闽海纪略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怎样学习古文
如果你在求学、写作过程中一直未得名师点拨,不妨读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讲学习古文的好书。它既具有学术性,又通俗易懂。 本书从“找问题”、“比较”、“辨流别”等读书方法出发,对春秋三传、《史记》、《汉书》等古代经典著作,以及唐宋八大家、清代桐城派等所创作的作品的特色、风格、得失都作了见微知著式的分析。读者可通过作者耐心细致的讲解,体会到古代经典著作的价值,了解不同名家的渊源流派,以此学习读书,提高写作水平。 文中对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古代大文豪作品风格的介绍颇具导读性质,应是青年学子案头必备之书。
古今印制
一卷,清孙光祖撰。孙光祖,字翼龙,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工书善写生,尤长于篆刻,作品为时所重。 此编据《篆学琐著》本校勘。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元间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内载十种内丹修炼诀图。有《秘传胎息诀图》、《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周天火候诀图》、《肘后飞金晶诀图》、《还丹诀图》、《炼形秘诀图》、《三田既济诀图》、《炼气成神朝元诀图》、《内观起火仙凡交换诀图》、《弃壳升仙入圣超凡诀图》。其图依内丹修炼程式排列,图后附诀文,指示内丹原理及修炼功法。
正一论
《正一论》,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出于南北朝天师道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首先论述「旨教斋法」与「灵宝斋仪」之关系。按旨教斋法源出三张,系早期天师道斋仪。南北朝时灵宝斋仪出现后。有人认为旨教斋法古拙凡朴,属「小乘」之法,非灵宝道士所宜修行。本篇作者则为旨教斋法辩护,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旨教斋是为适应早期民情而设。后因风俗人情变化,故有灵宝斋法问世,二者皆起教化民众之作用,可以兼行,而不必非此而是彼。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作者认为「至理绝言」,「至德不形」,此说虽不错,但至理与至德又须依赖言、形来表现,有言、形则有善恶。作者否认人之生死吉凶皆由命定之说,而肯定圣人立教,可以迁善伐恶,化恶伏善。
明制女官考
清黄百家撰。黄百家,明末大家黄宗羲之子。所书一卷,排列明初女官的诸局职守等情况。明代女官在宫中为皇帝服务,但与妃嫔不同。洪武五年 (1372) 制订六局品秩,二十二年授宫官勅,形成一套完整的宫廷女官制度。其六尚局为: ①尚官局,对各局出纳文书册籍签署印章,需到宫外征办的,则为其请旨。②尚仪局,掌管宫内礼仪起居。③尚服局,负责供应服用采章等。④尚食局,掌管皇帝膳食。⑤尚寝局,掌管皇帝晏寝。⑥尚功局,掌管女红的工作。六局之外另有宫正司,负责纠察宫闱戒令、谪罚之事。是书除记述六局职守外,还介绍了女官的品秩,人数、下属司,有的并列具体要求。比如尚食局,介绍有执掌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 (掌割烹煎和之事。有司膳、典膳、掌膳、女史各四人),司醖 [执掌(略) 分工 (略) 人数(略)],司药 [执掌 (略) 分工(略) 人数 (略)] 司 [执掌 (略) 分工 (略)人数 (略),并规定“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这些记载简明、具体,与卷末说明: “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于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见受职者,家给与禄。”使人们对明初女官制度有了粗略了解。尤其是永乐以后,除尚宝数司之外,女官职掌尽归宦官,是书提供的这些资料就更具历史价值。清虫天子辑的 《香艳丛书》收有此书。为宣统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另 《檀几丛书·余集》也收有此书。
妙法莲华经释文
妙法莲华经释文,三卷,日本中算撰。编号二一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