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通俗演义
作者:蔡东藩
《清史演义》共有一百回,起于满清之源起,终于宣统帝逊位,凡294年。满清入关后,成为继蒙古人之后的第二个外来政权,中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近代中国版图大致确定。当西方世界因工业革命下而瞬息万变之时,而处于停滞状态的清帝国终究未能逃避现实。帝国疆域中,百姓们因着种种原因,不断对着帝国挑起战争的开端,而帝国外缘则遭受西方世界不时的觊觎。一场不名誉的鸦片战争,将中国史拉到近代史范畴之中。接着的半个世纪,清帝国处于内忧外患而不知所措。由鸦片战争而太平天国,加以捻、回之变乱,元气丧失殆尽,后虽有洋务、维新等变法改革实行,却因守旧派势力的阻挠而告终。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导致八国联军的入侵,庚子赔款后清帝国己无力再振。武昌一役,不仅结束了清帝国的国脉,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
章节列表
升序↑- 自序
- 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
- 第二回 丧二祖誓师复仇 合九部因骄致败
- 第三回 祭天坛雄主告七恨 战辽阳庸帅覆全军
- 第四回 熊廷弼守辽树绩 王化贞弃塞入关
- 第五回 猛参政用炮击敌 慈喇嘛偕使传书
- 第六回 下朝鲜贝勒旋师 守甯远抚军奏捷
- 第七回 为敌作伥满主入边 因间信谗明帝中计
- 第八回 明守将献城卖友 清太宗获玺称尊
- 第九回 朝鲜主称臣乞降 卢督师忠君殉节
- 第十回 失辎重全军败溃 迷美色大帅投诚
- 第十一回 清太宗宾天传幼主 多尔衮奉命略中原
- 第十二回 失爱姬乞援外族 追流贼忍死双亲
- 第十三回 闯王西走合浦还珠 清帝东来神京定鼎
- 第十四回 抗清廷丹忱报国 屠扬州碧血流芳
- 第十五回 弃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遗臣死义
-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
-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粤西存残局 殉偏疆岩下表双忠
- 第十八回 创新仪太后联婚 报宿怨中宫易位
- 第十九回 李定国竭忠扈驾 郑成功仗义兴师
- 第二十回 日暮途穷寄身异域 水流花谢撒手尘寰
- 第二十一回 弑故主悍师徼功 除大憝冲人定计
- 第二十二回 蓄逆谋滇中生变 撤藩镇朝右用兵
- 第二十三回 驰伪檄四方响应 失勇将三桂回军
- 第二十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
- 第二十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诛 集军威破城歼叛孽
- 第二十六回 台湾岛战败降清室 尼布楚订约屈俄臣
-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
- 第二十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
- 第二十九回 闻寇警发兵平藏卫 苦苛政倡乱据台湾
- 第三十回 畅春园圣祖宾天 乾清宫世宗立嗣
- 第三十一回 平青海驱除叛酋 颁朱谕惨戮同胞
- 第三十二回 兔死狗烹功臣骄戮 鸿罹鱼网族姓株连
- 第三十三回 畏虎将准部乞修和 望龙髯苗疆留遗恨
- 第三十四回 分八路进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华龄
- 第三十五回 征金川两帅受严刑 降蛮酋二公膺懋赏
- 第三十六回 御驾南巡名园驻蹕 王师西讨叛酋遭擒
- 第三十七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
- 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
- 第三十九回 傅经略暂平南服 阿将军再定金川
- 第四十回 平海岛一将含冤 定外藩两邦慑服
- 第四十一回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 白莲教倡乱酿兵灾
- 第四十二回 误军机屡易统帅 平妖妇独著芳名
- 第四十三回 抚贼寨首领遭擒 整朝纲权相伏法
- 第四十四回 布德扬威连番下诏 擒渠献馘逐载报功
- 第四十五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
- 第四十六回 两军门复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乱闹皇城
- 第四十七回 闻警回銮下诏罪己 护丧嗣统边报惊心
- 第四十八回 愚庆祥败死回疆 智杨芳诱擒首逆
- 第四十九回 征浩罕王师再出 剿叛傜钦使报功
- 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
- 第五十一回 林制军慷慨视师 琦中堂昏庸误国
- 第五十二回 关提督粤中殉难 奕将军城下乞盟
- 第五十三回 效尸谏宰相轻生 失重镇将帅殉节
- 第五十四回 弈统帅因间致败 陈军门中炮归仁
- 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
- 第五十六回 怡制军巧结台湾狱 徐总督力捍广州城
-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
- 第五十八回 钦使迭亡太平建国 悍徒狡脱都统丧躯
- 第五十九回 骆中丞固守长沙城 钱东平献取江南策
- 第六十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
- 第六十一回 创水师衡阳发轫 发援卒岳州鏖兵
- 第六十二回 湘军屡捷水陆扬威 畿辅复安林李授首
- 第六十三回 那拉氏初次承恩 圆明园四春争宠
- 第六十四回 罗先生临阵伤躯 沈夫人佐夫抗敌
- 第六十五回 瓜镇丧师向营失陷 韦杨毙命洪酋中衰
- 第六十六回 智统领出奇制胜 愚制军轻敌遭擒
- 第六十七回 四国耀威津门胁约 两江喋血战地埋魂
- 第六十八回 战皖北诸将立功 退丹阳大营又溃
- 第六十九回 开外衅失律丧师 缔和约偿款割地
- 第七十回 闻国丧长悲国士 护慈驾转忤慈颜
- 第七十一回 罪辅臣连番下诏 剿剧寇数路进兵
- 第七十二回 曾国荃力却援军 李鸿章借用洋将
-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
- 第七十四回 僧亲王中计丧躯 曾大帅设谋制敌
- 第七十五回 溃河防捻徒分窜 毙敌首降将升官
- 第七十六回 山东圈剿悍酋成擒 河北解严渠魁自尽
- 第七十七回 戮权阉丁抚守法 办教案曾侯遭讥
- 第七十八回 大婚礼成坤闱正位 撤帘议决乾德当阳
- 第七十九回 因欢成病忽报弥留 以弟继兄旁延统绪
- 第八十回 吴侍御尸谏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约
- 第八十一回 朝日生嫌酿成交涉 中法开衅大起战争
-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
- 第八十三回 移款筑园撤帘就养 周龄介寿闻战惊心
- 第八十四回 叶志超败走辽东 丁汝昌丧师黄海
- 第八十五回 失律求和马关订约 市恩索谢虎视争雄
- 第八十六回 争党见新旧暗哄 行新政母子生嫌
- 第八十七回 慈禧后三次临朝 维新党六人毕命
- 第八十八回 立储君震惊匕鬯 信邪术扰乱京津
- 第八十九回 袒匪殃民联军入境 见危授命志士成仁
- 第九十回 传谏草抗节留名 避联军蒙尘出走
- 第九十一回 悔罪乞和两宫返跸 撤戍违约二国鏖兵
- 第九十二回 居大内闻耗哭遗臣 处局外严旨守中立
- 第九十三回 争密约侍郎就道 返钦使宪政萌芽
- 第九十四回 倚翠偎红二难竞爽 剖心刎颈两地招魂
- 第九十五回 遘奇变醇王摄政 继友志队长亡躯
- 第九十六回 二显官被谴回籍 众党员流血埋冤
- 第九十七回 争铁路蜀士遭囚 兴义师鄂军驰檄
- 第九十八回 革命军云兴应义举 摄政王庙誓布信条
- 第九十九回 易总理重组内阁 夺汉阳复失南京
- 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
猜你喜欢的书
德伯家的苔丝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于1981年创作了《德伯家的苔丝》一书,又译《苔丝》。小说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纯洁,美丽的乡下姑娘。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农场主德伯家当了佣人,被德伯诱奸。对此,人们竟认为是苔丝本人的过错,她甚至在父母那里也得不到同情和帮助。不久,苔丝在牛奶场当了挤奶工,她结识了不愿意当牧师,来到乡下务农的青年克莱,他们相爱了。新婚之夜,克莱准备向苔丝坦白自己一段不检点的经历,以求苔丝宽谅,而苔丝却抢先向克莱讲叙了自己不幸的过去,不料,一向“开明”的克莱竟愤然离去。痛苦、孤独的苔丝拼命地工作,企盼着克莱的回心转意。以后,苔丝的父亲去世了,一家人无处存身,德伯乘人之危,用金钱和花言巧语诱逼苔丝与其同居。心存悔疚的克莱回来了,而苔丝却陷入了绝望,最后她愤而杀死了德伯,与克莱聚到了一起。在一个安静的黎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作者在该书的副标题中称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表达了作者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并由此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抨击了法律的不公正。作品在艺术上情景交融,刻画细腻,风格独到。哈代还著有《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还乡》等小说。晚年著有史诗剧《列王》。20世纪以来,哈代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法国等国还将《苔丝》改编搬上银幕。
群仙要语纂集
群仙要语纂集,元末明初道士董漌醇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节录部分道书中有关修炼之理论,重加纂集成编。所录道书有《日用诀》、《关尹子》、谭峭《化书》、吴筠《玄纲论》、张继先《大道歌》、《心说》、王嚞《论打坐》、《坐忘铭》、曹仙姑《大道歌》,王玠《还真集》、白玉蟾《玄关显秘论》、马钰《丹阳真人直言》等。全篇大旨以论述静心守一,养气全神,识心见性。归根覆命等理论为主。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原不署撰人。观其词旨,似为金元全真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十度诵经以荐度亡灵幽魂之科仪。每度诵经前后,皆须依次启告十方天尊、宣符、疏关、送圣,祈请诸天尊圣真超度所荐亡灵幽魂脱离阴府,上登乐乡,「福被见存,庆流后裔」。
卜筮正宗
《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易学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著作,对后世占卜影响深远。书中系统地总结、发展、完善了六爻占卜法,著者于书中驳斥了泥于神煞、古法、定例的谬误,强调六爻占卜术应该以“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神活变”,从而使六爻占卜法在千余年过程中的种种迷误澄清,使得理论更加精深,更加完备。真正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
秋海棠
长篇小说。秦瘦鸥著。写 于1941年。同年2月开始连载于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和《春秋》上。1942年7月由上海金城图书公司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文学的优秀名篇。作品问世后,曾先后改篇为话剧、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小说以作者在二十年代亲历亲闻的许多京剧、昆剧等著名艺人的悲惨遭遇为素材,运用现实主义的彩笔,经过作者新颖别致的艺术构思,以及细腻心理描写和大众化的人物语言,迭宕迂回、引人入胜地描写了著名老艺人秋海棠在北洋军阀时代血泪斑斑的悲剧生涯:秋海棠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为生活所迫,便将十二岁的他送入梨园玉振班学戏。由于秋海棠牢记母亲的谆谆嘱咐:“只要你的戏唱好,娘就有饭吃!”所以凭借他的聪明伶俐、勤学苦练和那“一张怪清秀的脸庞”,终于成为名噪全国的男扮女装的红旦角。后来,他在天津唱戏时,认识了军阀袁宝藩的三姨太太罗湘绮。而罗原是一个女大学生,袁虽利用权势霸占了她,但湘绮却始终认为“他有本领骗到我的身子,却不能骗到我的心”, “而且也不是他的小老婆,只是给他幽禁起来的一个囚犯!”所以,他俩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都愿意“做—个永久的朋友”。后来,他俩生下了—个女儿梅宝,但不久事情败露了,秋海棠遭到了军阀袁宝藩毁容,被迫隐居乡下,后因打仗和坐吃山空,不得不带着亲生女儿梅宝,一路卖唱,受尽了欺凌和折磨,逃难到上海。后来,正当梅宝和罗湘绮母女时隔十几年又相认后,同乘汽车去找秋海棠时,他已悲愤地从“楼上摔下来死了。”对于小说的思想意义,早在作者1942年7月7日所写的《<秋海棠>前言》中,就有过明确的解释:“虽然有不少太太小姐们在读完《秋海棠》以后,认为结局太惨了,可是我这一部小说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产物,不能让它离开现实太远。因为人生本是一幕大悲剧,惨痛的遭遇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史上都有,而骨肉团圆,珠还合浦等一类的喜事,却只能偶然在春梦中做到”。作品透过秋海棠“这一个”艺术典型的人生悲剧,展示了反动军阀的残酷,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反映了旧中国艺人们的惨痛命运。
欧阳修词集
北宋著名诗文大家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上亦有极高地位,且风格与其诗文大异其趣,他的《六一词》与晚唐五代词风一脉相承,对后世词人有一定影响。本书备搜欧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六一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