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杜故事
作者:易本烺易本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意大利风光
狄更斯一生中就写过两部游记,即《游美札记》和本书《意大利风光》。 一八四四年,狄更斯从辛苦的小说写作中抽身出来,带领家人赴法国和意大利旅游度假,本来打算休息几个月时间,实际上在意大利待了将近一年。他们游览了意大利那些最著名的景点:热那亚、罗马、那不勒斯(当时维苏威火山仍在闷燃)、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他的游记当中,狄更斯描绘了一个具有巨大反差的国度:宏伟的建筑与城市的凋敝,在古代的遗迹旁边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令他大感兴趣的是意大利那丰富多彩的街市生活,尤其是罗马狂欢节上的着装、易装以及勃勃生机。 意大利之行也是狄更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一环,他在意大利写下了圣诞故事之二、中篇小说《古教堂的钟声》,而且从《双城记》《小杜丽》等长篇名著中也可以明显看出他从法国-意大利之行中获得的素材。《意大利风光》这部游记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作家思想与创作的有用材料,颇值得一读。
双重家庭
《双重家庭》原题名《贞洁的女人》。一八三〇年在玛门、德洛奈-瓦莱版《私人生活场景》两卷集第二卷中首次发表。一八三五、一八三七年分别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和《社会研究》,曾易名《双户人家》。一八四二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定名为《双重家庭》,属“私人生活场景”。篇末的写作日期,最初为“一八三〇年二月—三月”,后改为“一八三〇年二月—一八四二年一月”。一个虔诚、盲目的女信徒,毁灭了自己的幸福,也毁灭了丈夫的幸福;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也毁灭了别人的家庭。——《双重家庭》尖锐地抨击了狂热的宗教信仰。巴尔扎克自称在宗教与王权这两种“永恒的真理”的照耀下写作,但他并不是虔信宗教,而是主张用宗教来淳化风俗、遏制情欲和医治社会的弊端,至于扼杀人类感情的假虔诚则一向是他嘲讽批判的对象。这个中篇犀利地指出宗教狂热实质上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它非但不能给人类造福,反而会酿成人间的悲剧;同时也指出婚姻的不慎,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而在婚外寻得的幸福又是多么短暂和脆弱。
柳边纪略
又名《全辽备考》。地理杂志。清杨宾(1650—1740、9)撰,五卷。宾字可师,号大瓢,一号山阴耕夫,浙江山阴人。著有《金石源流》、《晞发堂稿》。柳边,即清代柳条边。指清初为防止内地人入山采参而设置的,由开原至今吉林市北的一道柳条篱笆。康熙初,杨宾父坐罪被放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是书所记为其前往省视其父时的一路见闻。书成于康熙后期。约五十五万字。冠有自序。正文记述柳边内外形势、山川、官制、驿站、物产、风俗等。为现存最早的记述清代吉林、辽宁广大地区地理山川、物产风俗的私人著述。首叙柳边起止,二十一边门位置,次叙由京至宁古塔二千八百七十八里,四十六站及区间里数。书中所记宁古塔所统三十六个民族部落名称及所处区域,记宁古塔东北、鞑靼海岸八个部族入贡情况以及与宁古塔的政治、经济联系等,均为研究东北史地重要资料。对鞑靼海产海豹皮、黑龙江大发哈(大马哈)鱼、席百北大鹿等东北特产,各族人婚姻、待客、宗教活动等习俗都有较详记载。卷末附七十五首诗,以时间为顺序,多为抒怀之作。地理记载有疏失,如不知黄龙府曾设于开原,呼叆江(今叆河)为鸭绿江等。有《昭代丛书》本、《辽海丛书》本和《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等本。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密教仪轨经典。唐般若译。三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金刚界道场法及其供养、持念、护摩诸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四分戒本约义
律学著述。清顺治三年(1646)元贤撰。四卷。所释《四分比丘戒本》为作者参考耶舍译本及怀素集本而确定。本书注释简要。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简称《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佛典注疏。宋元丰二年(1079)净源述。一卷。依据澄观的《华严经疏》和《演义钞》,解释法藏的《华严还源观》,以便“补其遍善之功,成其具美之绩”。书中对《华严还源观》所讲的诸种观法及相关的名词、概念和命题等均作了解释,并进一步沟通《大乘起信论》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