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六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网山集
宋代诗文别集。八卷。宋林亦之(1136—1185)撰。林亦之,字学可,号月渔,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亦之是林光朝之弟子。光朝讲学于红泉,去世后,学者请亦之继其席。赵汝愚统管福建时,曾向朝廷推荐亦之,未及用而卒。景定间,赠迪功郎,学者称“网山先生”。刘克庄序称,“至于网山论著,句句字字,足以明周公之志,得少陵之体。其律诗高妙者,绝类唐人。”推之的确如此。所著《网山集》八卷,其中诗二卷、文六卷。有 《四库全书》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东原录
一卷,北宋龚鼎臣撰。龚博通经史百家之说,精心考证,一有心得,随笔录之,以成此书。此书多考论文字训诂,兼及杂事。许多考论,颇有见地。如解《易》之“鼎金铉”即《仪礼》之鼎扃;解《礼记》“升中于天”为《左传》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之中;解《太玄》“如玉加莹”句,据唐类书证李轨注为误本;解《后汉书》注引《潜夫论》“化国之日”句,为章怀太子避高宗讳;解马融“轶越三家”句,为指三王;又引《说苑》子桑伯子事,证王肃注之漏;引《汉书·地理志》有煮枣,证颜师古注之漏;引王弼解子弓为朱张字,证杨倞《荀子注》之误;引殷仲堪《天圣论》解仁宗年号,证拆字为二人圣之非;引《汲冢记》证汤墓在河东,证刘向说之非等,都颇有见地。所记杂事,如太宗赐进士诗;太祖批答赵普论王仁赡札;太祖幸绫锦院警戒梁周翰事;《郑氏诗谱》别有全本,欧阳修所得乃残帙;文彦博家庙不作七间,乃用唐杜岐公家旧式等等,对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艺海珠尘》本、《四库全书》本、《函海》本、《十万卷楼丛书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宋人小说》本等。
前八品仙经
也称《太上吕祖开天皇极证真阖辟洞妙仙经》,共二卷。据《八品仙经原序》言,此经大概是吕喦著。八品包括:太极化育品、五行端孝品、诚悌导引品、正忠示教品、信实达道品、保精固命品、气合伭元品、神化无为品。《前八品经小序》载:一、二品授于广陵,三、四品授于金陵,五品授于毘音皮陵,六、七品授于信州,八品授于临江。又认为《八品》主于道而辅以儒释,体用颇合乎《中庸》,其指归无异于《楞严》、《圆觉》。由浅而深,由外而内,由显而微。由五行而万物,由伦常日用而身心性命,无所不该,无所不晰,高不可揆,深不可原,阐之而彰三光,舒之而弥六合,随之而不见其后,迎之而不见其前。游方之内者,玩绎而有得于此,则将忠君孝亲、遵礼法、去凶暴、笃于自修,以养其名;游方之外者,玩绎而有得于此,则将息虑绝欲、炼精气,勤吐纳、专于内守,以养其神。此之谓不虚生,此之谓长生,此之谓无生。《八品仙经自序》载:仙经著于五陵,大旨宗贯三家,汇音毁归万理,谕教忠孝,勤勉德功,无不襄益王化,协赞天工,自身而家,自家而国。斯之推,由博而简,由显而密;斯之用,诣于神化之极,不越夫格致诚正为归。
西游真诠
小说评点本。清陈士斌评点。 一百回。有回评和眉批。卷首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尤侗《西游真诠序》,称评者用“三教圣 人之书”“解《西游记》”,揭示其基本精神。间有 评语指出小说“粗看极其荒唐,细味实在至理” (第六十九回评)、“借以喻古来世情之变幻” (第十回评)等,涉及到神魔小说的创作方法。 也注意到小说刻画人物时“八戒有八戒的声 口,行者有行者的身分,摩神写意,无不精妙” (第二十五回评),并认识到《西游记》“笔墨游 戏”,“趣而且妙”的特点。有清乾隆庚子 (1780)刊本等。
黄遵宪诗集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
唐才子传
唐及五代诗人传记汇编。10卷。元代辛文房著。本书卷首有写于元年宗大德八年(1304)的引言,即应编成于此时。全书以10卷的篇幅论列了398位唐(包括五代)诗人,其中有专传的为278人,附见的为120人。为一代诗人作列传,在此书问世之前未曾有过,因此,无论从开创意义而言,或是从其资料丰富、涉及面广博而言,本书都是研究唐诗最主要的典籍之一。到清初,本书在国内已无传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重编为8卷,但仅存有287位诗人的传记。本书自元代问世以来,曾传入邻国,日本尚保存有其元利10卷本,清光绪年间由杨守敬访得日本流传的10卷原本,影印行世,国内才又得见本书的全貌。自1987年5月至1990年9月,中华书局陆续分4册出版了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的原文校勘由孙映逵完成,全书的校笺工作分由20余位学者分工撰写。校笺主要包括:考证原书资料出处,纠正史实讹误,补辑原书未备的重要资料。校笺一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好评,不但提供了该书的通行本,也成为唐诗人生平资料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