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通俗演义
作者:蔡东藩章节列表
升序↑- 自序
-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觉异征 得艳凤枭雄偿夙愿
- 第二回 报亲恩欢迎朱母 探妻病惨别张妃
- 第三回 登大宝朱梁篡位 明正义全昱进规
-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
-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
- 第六回 刘知俊降岐挫汴将 周德威援赵破梁军
- 第七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
- 第八回 父子聚麀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
- 第九回 失燕土伪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专政柄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
-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
-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
-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监军谏阻称尊
- 第十四回 助赵将发兵围镇州 嗣唐统登坛即帝位
- 第十五回 王彦章丧师失律 梁末帝陨首覆宗
- 第十六回 灭梁朝因骄思逸 册刘后以妾为妻
- 第十七回 房帏溺爱牝鸡司晨 酒色亡家牵羊待命
- 第十八回 得后教椎击郭招讨 遘兵乱劫逼李令公
- 第十九回 郭从谦突门弑主 李嗣源据国登基
-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
-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宠 唐明宗焚香祝天
- 第二十二回 攻三镇悍帅生谋 失两川权臣碎首
- 第二十三回 杀董璋乱兵卖主 宠从荣骄子弄兵
- 第二十四回 毙秦王夫妻同受刃 号蜀帝父子迭称雄
- 第二十五回 讨凤翔军帅溃归 入洛阳藩王篡位
-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
-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语启戎 援石郎番兵破敌
-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册立晋高祖 述律后笑骂赵大王
-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
-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
- 第三十一回 讨叛镇行宫遣将 纳叔母嗣主乱伦
- 第三十二回 悍弟杀兄僭承汉祚 逆臣弑主大乱闽都
-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脱围 迫父降杨光远伏法
- 第三十四回 战阳城辽兵败溃 失建州闽主覆亡
-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师李达守危城 中辽计杜威设孤寨
- 第三十六回 张彦泽倒戈入汴 石重贵举国降辽
-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
- 第三十八回 闻乱惊心辽主遄返 乘丧夺位燕王受拘
-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与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晋太后绝命 幸邺都汉高祖亲征
-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
-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谈兵 勇刘词从容破敌
-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汉家军
- 第四十四回 弟兄构衅湖上操戈 将相积嫌席间用武
-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
-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
- 第四十七回 废刘宗嗣主被幽 易汉祚新皇传诏
- 第四十八回 陷长沙马希萼称王 攻晋州刘承钧折将
-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马氏亡国 征东鲁周主督师
-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
-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终留遗嘱 高平县敌忾奏奇勋
- 第五十二回 丧猛将英主班师 筑坚城良臣破虏
-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
-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
- 第五十五回 唐孙晟奉使效忠 李景达丧师奔命
- 第五十六回 督租课严夫人归里 尽臣节唐司空就刑
-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妇尽忠
-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阖城殉节 淮南纳土奉表投诚
-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
-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
猜你喜欢的书
单身女子公寓
服部和子在下午四点左右离开公司。这天是星期六,所以比平时提早一个钟头半就下班。尽管提早下班,和子并不特别高兴,因为既没有约会的人,也没有想要看的东西。提早下班反而让她感到忧郁。她任职的公司是机械商行,她在那里打了十年字,年龄是三十二岁。这个年纪与年轻男性交往已提不起劲了,而在一个地方待了十年的她,对男性同事也早就失去了吸引力。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公营的独身宿舍式公寓,在搬入这里以前,曾换过好几处公寓。两年前才达到居住者资格的收入而提出申请,很幸运地在去年抽到签,终于如愿以偿。
苏辙诗文选集
精选苏辙诗文,苏辙学问文章,深受其父、兄影响,一生作诗二千首,散文一千篇,而以散文的文学成就较高,散文中又以书、记、传、序、论、策和杂说为代表。风格沉静简洁,文理自然,“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嫋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茅坤语),在苏轼去世之后,苏辙便成为文坛泰斗。苏辙诗歌的风格清淡朴实,一如其人。本书详加校勘,逐篇撰写校记,并加新式标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用之书。
新仪象法要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于宋绍圣元年至三年(1094—1096)著成,共三卷,内容为“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该书卷首有《进仪象状》,介绍了建台的缘起、经过和特点。上卷描述了一座复杂而完善的浑仪,不仅附有仪器全图,还画出了每一重要部件。中卷描述了一座天球仪(即浑象),并附有多幅星图,从而保存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天象观测的成果。成为我国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下卷描述了天球仪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的动力由装有特种擒纵器的水轮提供,使天球和机轮保持不停的转动。据统计,全书所绘各类工程详图六十多种,描绘了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各图均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地解释了“水运仪象台”的总体和各部结构,为我们保存了仪器的全部制作方法,也显示了宋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此外,其结构图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 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经过屡次战争的摧残,早已破损不堪,不能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部详细的设计说明书,这台复杂的天文仪器才有重新复制的可能,宋代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得以传世。所以《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天文仪器著作。
遂昌杂录
元代文言轶事小说。元末郑元祐撰。焦竑《国史经籍志》入子部小说类,题《遂昌山樵杂录》,作二卷。 《千顷堂书目》题作《遂昌山人杂录》。 《四库全书总目》等题本名,作一卷。常见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书中多记宋末轶事及元代名臣高士言行,间及风俗、地理、名胜、古迹、诗词之类。纪实为主,也杂以传说故事。如杭西北全真小庵士人罗蓬头,非痴非狂,能预卜未来,故称为罗盖仙,又许昌冯梦弼渡河遇马绊怪等,均写得简明生动,富有个性。谈岳坟一条,公开提出岳飞一案,罪魁乃是高宗。其中说:“高宗昏孱,竟毙王(指岳飞)于权奸之手。论者乃谓余讥贬高宗太甚。夫宋有国时,固当为其君讳而归罪于秦桧,宋□(疑为“亡”字)矣,高宗忘父兄之深仇,彼秦桧者复何恨!”《四库全书总目》亦认为是“诛心之论”。又宛丘公赵祐救一被俘的宋代官员之事,亦从侧面反映了元兵对宋官员俘虏的酷虐:“一累囚,两足冻垂堕,呻吟饥冻马足间”。赵祐因其曾是秀才,便以两匹马买下他来作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樗庵类稿
二卷。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历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廉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薄,迁潞州同知,至洪武十年(1377)乃致仕。著有《樗庵类稿》。据《千顷堂书目》载《樗庵类稿》二卷。其书从《永乐大典》裒辑得古体诗五十首,近体诗一百四十六首,并原序三篇,仍编为二卷,计所遗亦无几。是集皆其在无所作。程以文《序》称《行役小稿》二卷,豫章邓文著所编,共一百五十余篇。其时郑潜方为监察御史。贡师泰《序》称集其歌诗为二卷,题曰《行役稿》、《揽辔稿》。其时郑潜为福建廉访副使。揭汯《序》始称为《樗庵类稿》,不言卷数。据其所言,乃成于元末郑潜在福建为官时。初为《行役稿》二卷。终乃合为一编,改题曰《樗庵类稿》。盖数经增损而后勤为定本,则其成集亦不苟。郑潜虽起家掾吏,而天资绝异。其诗词意轩爽,有玉山朗朗之致。视元末纤秾之格,特为俊逸。入明以后,名位不昌,距纂修《永乐大典》之时年代又近,而书局诸人顾特编录其遗稿,追配古人。知当时必有以取之,非徒然之举。有《永乐大典》本。
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金刚手菩萨,为愚众生类。请问诸秘密名义?佛为说之,及略说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