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纪事本末[四库本]

作者: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四库本]

纪事本末体中国宋代史专著。陈邦瞻撰。最早刻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是为原刻本。后有淮南巡抚黄吉士的合刻本,明末有江苏太仓张溥的论正本以及清代的江西书局本、广雅书局重刻本等10余种版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本,为目前通行版本。记载始自《太祖代周》,至《文谢之死》,凡立109目,记述了宋代300余年的历史,共约60万字。它把大量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按历史事件来写。书中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广泛,还记载了金和蒙古早期的历史情况。明冯琦曾撰《宋史纪事本末》未成,遗稿为刘日梧所得。沈越曾编内容、体例与冯书相仿的《事记》,书稿为徐申所有。刘、徐商请陈邦瞻合编二书。陈遂以冯、沈之稿为基础,据《宋史》、《东都事略》、 《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着手编撰。一年余而成。除各国大事外,经济、文化、天文、历法及农民起义等也均有专章记载。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猜你喜欢的书

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

经过若干年的星际争霸,川陀已席卷银河半壁江山,只剩富甲天下的萨克能与之抗衡。萨克的经济命脉是其殖民星弗罗伦纳的特产——蓟荋,这种稀有植物为萨克嫌取了全银河的财富,川陀对此觊觎已久。愚可,一个曾遭心灵改造的白痴,突然宣称整个弗罗伦纳的末日即将来临,银河其他世界亦将遭到同样的命运。他脑中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接二连三的凶杀案,是否与这个天大的秘密有关于为了挽救整个银河,两大强权破例携手合作,在既联合又斗争的行动中,究竟哪一方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军事理论书。旧题明刘基撰。十卷。基字伯温,号青田,世称青田先生,浙江青田人。据张文才《百战奇法浅说》考证,是书原名《百战奇法》,明代即已著录, 但不注撰人, 清代前期书目亦皆著录《百战奇法》十卷, 亦未载明其作者和成书时代。至清咸丰三年 (1853年) 麟桂刊 《水陆战守攻略秘书七种》时始更名 《百战奇略》, 并署明朝刘伯温作,但在“题词”中指出: “此书题刘伯温作,盖亦托名。”麟桂刊本系据澼絖道人 《七种》,再次“用活字版印之”。考澼絖道人, 不知何人,但其所刊《水陆战守攻略方术秘书七种》(只见抄本) 中所涉有清初之事, 故证将《百战奇法》改为 《百战奇略》并署“明诚意伯刘基著”者为康、乾时人。明代刊 《百战奇法》有题宋人刊者, 考书中所引战例, 均属五代以前之史实, 宋代未见一例,故断《百战奇法》为北宋人的作品,署刘基作, 实属清人之伪托。《百战奇略》有1985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韩金坡等译注本、1987年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姚炜译注本。

增订伪药条辨

增订伪药条辨

《增订伪药条辨》是曹炳章在郑肖岩《伪药条辨》的基础上增补编写的一部集大成的鉴药专著。郑肖岩于1901年著成《伪药条辨》一卷,收载药物110种。曹炳章(1877~1956年),字赤电,浙江鄞县人,出身于商贾家庭,通晓中医中药。1913年在绍兴发起创设“和济药局”,倡导药品改良。先后出任神州医药总会绍兴分会评议,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热心发展中医事业,主编《中国医学大成》,著述亦多。于1927年夏在闽县(今福州市)编写成《增订伪药条辨》,《增订伪药条辨》分为四卷,凝集了两位医学家的智慧与经验,书中共载药110种,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木、石、虫介、兽8部。《增订伪药条辨》于1928年由绍兴“和济药局”刊印,在国内广泛流传,对药品的鉴别、采集、炮制等进行切合实际的论述,为鉴别药物的真伪优劣提供宝贵的经验。对于提高医药人员鉴别药物能力,丰富药物知识,有着较大影响。

人·兽·鬼

人·兽·鬼

短篇小说集,1946年第一次出版。中国作家钱钟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有《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篇小说。《上帝的梦》写上帝创造了人,但后来因某些原因而加害于人类,想要人类彻底臣服于他。但人类意志坚定,宁可饿死也不屈服于上帝,上帝惊诧。文章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又有虚幻的意味。《猫》以一只黑猫为线索,用一种近乎描写状物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引人深思的人物,标志着钱钟书的文章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一些的境界,手法更娴熟,描写更精辟。《灵感》写一名蹩脚作家生前写了大量的枯燥呆板的文章,把其中的人物写得死板呆滞,结果因文章中的人物向阎罗控告而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直落入地府。其间一个个人物相继控诉,这也是文章很精彩的一部分,最后以一个极尽幽默的方式“判决”了作家,但在投胎时又引发了令人惊奇的事,令人啼笑皆非。

浩然斋词话

浩然斋词话

词话。南宋周密(1232—1308后)撰。一卷。密有《齐东野语》已著录。周密著述颇多,有《浩然斋雅谈》一书,已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上卷为考证经史与评论文章,中卷为诗话,下卷为词话。《词话丛编》辑其下卷,题为《浩然斋词话》。此集即《雅谈》之下卷,录词话二十六则,多为他书所不载。其中有记录创作轶闻者,亦有考辨词语渊源者。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一卷,吴支谦译。差摩竭释种长者子问:何行疾得成佛?佛答以二种之四事,此行法能生佛果,故名生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