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作者:沈约
中国古代纪传体南朝宋史。沈约撰。主要版本有宋元明三朝递修本、明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影印三朝本等,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是最好的本子。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时期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史学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宋时官至尚书度支郎,齐时任五兵尚书、国子祭酒等,梁时官至尚书令。齐永明五年(487)春奉命修撰《宋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爱等人所编国史,补充修订,于次年二月完成纪传70卷,后来又续成志30卷,全书最后定稿当在齐末梁初。传世著作还有文集9卷。本书共100卷,约140万字。包括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自永初元年(420)起,到升明三年(479)止,记载南朝宋一代60年的历史。本纪分述宋武帝至顺帝共8章的生平要事。列传所载人物多达400人以上,其中收录的许多奏议、书札和文章,是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重要资料。在类传中,新设了《恩幸传》,记述出身寒门得到皇帝信用而掌机要居高位的人物,反映了时代特点。志的篇幅约占全书一半,不仅记载南朝宋一代制度,于魏晋制度也极详细,可补《三国志》之缺。其中《律历志》收录的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州郡志》详细记载了南方地区
章节列表
升序↑列传
- 列传第一 后妃
- 列传第二 刘穆之 王弘
- 列传第三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 列传第四 谢晦
- 列传第五 王镇恶 檀韶 向靖 刘怀慎 刘粹
- 列传第六 赵伦之 到彦之阙 王懿 张邵
-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
- 列传第八 硃龄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傅弘之
- 列传第九 孙处 蒯恩 刘钟 虞丘进
-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
- 列传第十一 宗室
- 列传第十二 庾悦 王诞 谢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
-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
-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
-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
- 列传第十六 谢瞻 孔琳之
- 列传第十七 蔡廓 子兴宗
- 列传第十八 王惠 谢弘微 王球
- 列传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冲 淡 张暢 何偃 江智渊
- 列传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
- 列传第二十一 武三王
-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
-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沈演之
-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 列传第二十五 吉翰 刘道产 杜骥 申恬
-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
-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
- 列传第二十八 武二王
- 列传第二十九 刘湛 范晔
- 列传第三十 袁淑
-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
- 列传第三十二 文九王
-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
- 列传第三十四 臧质 鲁爽 沈攸之
- 列传第三十五 王僧达 颜竣
- 列传第三十六 硃修之 宗悫 王玄谟
- 列传第三十七 柳元景 颜师伯 沈庆之
- 列传第三十八 萧思话 刘延孙
- 列传第三十九 文五王
- 列传第四十 孝武十四王
- 列传第四十一 刘秀之 顾琛 顾觊之
- 列传第四十二 周朗 沈怀文
- 列传第四十三 宗越 吴喜 黄回
-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
-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
- 列传第四十六 殷孝祖 刘勔
-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
- 列传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
- 列传第四十九 袁粲
- 列传第五十 明四王
- 列传第五十一 孝义
-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
-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
-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
- 列传第五十六 鲜卑 吐谷浑
- 列传第五十七 夷蛮
-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
- 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
- 列传第六十 自序
猜你喜欢的书
蒙面女人
蒙面女人(《Poirot"s Early Cases》)又译作:《艺术舞会奇案——波洛探案精萃》。阿加莎·克里斯蒂在20世纪20、30年代发表过很多以波洛为主角的短篇小说,刊载于不同的杂志,其中有一些很长时间没有被编入选集,1974年出版的《蒙面女人》就补收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促织经
关于蟋蟀研究的专门著作。是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南宋贾似道作。贾氏《促织经》今已不传,现在见到的是明人周履靖的续增本。2卷。宋代养斗蟋蟀之风颇盛,贾氏为宋末权相,亦酷嗜此戏,史载其“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故集有关养斗蟋蟀之论撰为是编。全书共分7目。卷上为“论赋”,有促织论、蟋蟀论、捉促织法、收买秘诀、看法等15则;“论形”,有观促织形像、论头、论脸、论顶、论翅、论腿、论肉、论蝴蜂形、论蜘蛛形等28则。卷下为“论色”,有总论看法色样有五等、论真红色、论真青色、论真黄色等56则;“杂相”,有锦蓑衣、肉锄头、金束带等38则;“论养”,有养法12条、配合、禁忌、养胎、浴雌、喂养诀法等17则;“论斗”,有斗法8条、防敌、接力、审势、惜牙等18则;“论病”,有蛩有四病、治虫身热、医伤损方等8则。末附“总言”三首和“题促织”二首。是书为养斗蟋蟀最早的专著,所述收买、选择、辨别、饲养、咬斗、疗治诸事,极为详明赅博,故于了解古代蟋蟀斗戏颇有价值。有《夷门广牍》本及商务印书馆《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
医碥
综合性医书。七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是一部基础临床结合的医学门径书。卷一为基础理论部分,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补泻等概说;卷二~四分述内科杂病证治,其主论能综合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学说,对病证的分析,说理明白晓畅,颇多个人见解;卷五为四诊;卷六~七成方辑录。所选方剂切合临床实用。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医方全书》本。
赵子曰
长篇小说。老舍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写北京钟鼓楼后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荒废学业、颠三倒四的生活。主人公赵子曰爱慕虚荣,受人奉承便得意忘形,连考试名列末榜,也自我安慰,爱在通霄达旦的打麻将中流水般地输钱。他不务正业,在闹学潮中受人怂恿,绑打校长,被学校除名。但他并不醒悟,受尽不逞之徒的耍弄,继续糊涂混世。作品讽刺了为非作歹的恶少欧阳之风,赞扬了富有正义感的李景纯,尤其是对以赵子曰为代表的借解放自由而放浪的“新式人物”给予尖锐的嘲讽和针砭,表现了作者对虚荣、萎靡、混世市民文化心理的否定,反映了作者对民族自重自强意识的呼唤。由于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所限,书中对学生运动的描写不够真实。
善女人传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 《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书,收载了汉代至清代历朝历代以来的民间在家女信佛者,并将其虔心信佛,积善乐道,持戒行善之女信佛者,称之为“善女人”将此一一列传,载述其信佛教事迹。此书如与《居士传》一并来读,足以概观中华佛教史上,在家两众佛信徒的信仰情况及其不同时代的变化情况。对研究佛教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妇女史、思想史,为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史稿·艺文志)。
药师三昧行法
全一卷。明代僧受登纂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九册。本书系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之忏法书。旨在说明依药师如来之誓愿而离苦得乐之行法。内容包括:(一)定名,叙述药师三昧名称之缘由。(二)劝修,劝诫修习本三昧,则所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皆得顺遂。(三)方法,揭示供养药师如来之方法。(四)释疑,因当时西方往生之思想极为盛行,故作释疑,以肯定本书为致福消灾之要法及明心作佛之秘典。后世凡消灾延寿之法事,多礼拜此忏,即今所谓之‘药师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