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年谱
作者:赵子栎
一卷。宋赵子栎(?~1137)撰。赵子栎字梦授,天水(今属甘肃)人。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元琇六年(1091)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杜工部年谱》又作《杜工部草堂诗年谱》,是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所编的年谱。宋人为杜甫编纂年谱甚多,先后有吕大防、蔡兴宗、鲁訔、计敏夫、黄鹤、 吕若、鲍彪、梁权道、吴仁杰、徐宅等人著作问世。是谱考杜甫生于开元元年癸丑 (713),卒于大历六年辛亥之冬(771),而古今多数学者已考订杜甫生于睿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大历五年(770)。本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有南宋刊本 (现存北京),以后有元刊本 (现存上海),《四库全书》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杜工部集》附录。
赵子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为历史而战
本书是由吕西安·费弗尔从1906到1952年间写的部分文章和演讲稿汇编而成的文集,阐述了他关于历史学研究的整体观点和杰出洞见。在前33篇文章中,他对史学性质、历史认识论、方法论、跨学科研究等都提出了新的想法,颇具创新意义;后11篇文章则忆述了30年间,11位不同领域的杰出知识分子的生平,借此强调了对历史进行跨学科研究(地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回忆录。全书共分6卷,自1948年至1954年陆续出版,由卡塞尔和伦敦有限公司出版。该书记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1945年9月这一历史时期中的重大国际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进程,并着重回顾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军事活动。该书还回顾有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和其个人保存的纪录等档案材料。该书后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该书1974年由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后在中国出版发行。
经济发展理论
美国熊彼特著,于1912年出版。作者善于从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在本书中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于存在着以“创新”为主要职能的企业家而实现的。“创新”就是将以前从没有出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的组合。科学进步虽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但是企业家是实现其经济作用的关键力量。至于人口、欲求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动都是引起生产扩张的外在因素。经济发展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形式的变动。”像生物界的进化一样,经济发展“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作者除了强调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之外,还讨论了私营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和桥梁作用。不同的社会中,企业家的职能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对象上,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来消除经济的“静态平衡循环”,从而使经济向前发展。本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动态进化过程,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存在着消亡的可能性,社会进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明道先生文集
诗文集,宋程颢撰。五卷64题,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与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因长期在洛阳讲学,故其学说称为“洛学”。初步建立了以“天理”“理”为本体的理学体系,将“理”视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为学以“识仁”为主,著有《识仁篇》《定性书》。他和弟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后人将两人的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卷一 铭诗 卷二 奏、疏、表 卷三 书、记、祭文、行状 卷四 墓志铭 卷五 杂文。
止山集
诗文别集。明丘云霄(号止山)著。二十卷。本集又析为《南行集》四卷、《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山中集》十卷。前三集均为诗集。《南行集》卷首有嘉靖十三年(1534)丰熙序,卷一为《建安稿》,卷二为《延津稿》,卷三、卷四为《晋安稿》。《东游集》二卷均为《括苍稿》。《北观集》卷首有嘉靖二十六年黎节序,卷一为《楚稿》、《越稿》、《吴稿》,卷二为《宋稿》、《鲁稿》、《齐稿》,卷三、卷四为《燕稿》。《山中集》卷首有嘉靖二十六年冯承芳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为赋,卷六至卷一○为文。有旧抄本,《四库全书》据以录入。
道德真经集解
宋董思靖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辑王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刘骥、陈景元诸家注,屡引《庄子》,并间出己见,附以音释,订以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