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宋书
作者:沈约章节列表
升序↑- 《宋书》简介
- 武帝本纪
- 少帝本纪
- 文帝本纪
- 孝武帝本纪
- 前废帝本纪
- 明帝本纪
- 后废帝本纪
- 顺帝本纪
- 傅亮传
- 刘穆之传
- 谢晦传
- 檀韶传
- 刘粹传
- 赵伦之传
- 张邵传
- 刘怀肃传
- 孟怀玉传
- 毛修之传
- 孙处传
- 蒯恩传
- 胡藩传
- 垣护之传
-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
- 庾悦传
- 王诞传
- 谢方明传
- 江夷传
- 孔季恭传
- 沈昙庆传
- 徐广传
- 孔琳之传
- 蔡廓传
- 张畅传
- 何偃传
- 江智渊传
- 范泰传
- 荀伯子传
- 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传
-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传
- 羊欣传
- 王微传
- 王华传
- 殷景仁传
- 裴松之传
- 何承天传
- 吉翰传
- 杜骥传
- 王敬弘传
- 谢灵运传
- 彭城王刘义康传
- 范晔传
- 袁淑传
- 徐湛之传
- 颜延之传
- 臧质传
- 沈攸之传
- 王僧达传
- 朱修之传
- 王玄谟传
- 刘延孙传
- 庐江王刘祎传
- 武昌王刘浑传
- 豫章王刘子尚传
- 松滋侯刘子房传
- 永嘉王刘子仁传
- 刘秀之传
- 顾琛传
- 顾觊之传
- 周朗传
- 宗越传
- 邓琬传
- 袁磠传
- 殷孝祖传
- 殷琰传
- 薛安都传
- 崔道固传
- 袁粲传
- 邵陵殇王刘友传
- 始建王刘禧传
- 郭世道传
- 吴逵传
- 孙法宗传
- 王镇之传
- 杜慧度传
- 徐豁传
- 戴颙传
- 陶潜传
- 沈道虔传
- 朱百年传
- 王素传
- 恩幸传
- 戴法兴传
- 李道儿传
- 王道隆传
- 索虏传
- 鲜卑吐谷浑传
- 西南夷师子国传
- 天竺迦毗黎国传
- 百济国传
- 倭国传
- 胡大且渠蒙逊传
- 刘邵传
- 刘浚传
- 自序
猜你喜欢的书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著。此书有见于顾炎武《石经考》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而纠讹补缺所著。上卷标十五目:①延熹石经;②书碑姓氏;③书丹不止蔡邕;④三字一字;⑤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⑥魏文帝《典论》;⑦汉魏碑目;⑧《隋书、经籍志》正误;⑨鸿都学非太学;⑩魏太武无刻石经事;(11)顾考脱落北齐二条;(12)《唐书·艺文志》载“石经”与《隋志》不同;(13)唐石台《孝经》;(14)唐石经;(15)张参《五经文字》。下卷标目为三:①蜀石经;②宋开封石经;③宋高宗御书石经。书前列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人的序,对其书多高度评价;又引何休《公羊传注》证汉石经为一字石经;引孔颖达《左传疏》称魏石经为三字石经;引《魏略》、《隋志》、《晋书》证邯郸淳有功于石经;引《魏书·崔浩传》和《高允传》证魏太武时未尝无立经事,与杭世骏书相发明。但书中亦偶有疏漏,可与顾炎武、万斯同之书相参证。今存《四库全书》。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二十八则,清代俞蛟撰。俞氏为乾隆、嘉庆年间山阴人,多年“辗转为幕”,“奔走四方”,见闻颇广。其所闻所见,辄留意于笔端,总名之曰《梦厂杂著》。《乡曲枝辞》即其中的一种。该书笔法与《聊斋》近似,但内容大多信实(个别篇章杂有因果报应之事),其中《某侍御》、《狱卒纵囚记》等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据民国石印本整理。
佛学入门
佛陀教育基金会編著,本《佛学入门》的内容取自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所編著之《佛学入门手册》与《太虚大师丛书》及净空大师《认识佛教》中之部份内容,加上李炳南菩萨所編著之《佛学十四讲》及方伦菩萨所编之《佛学教本》中之部份资料,再加以重新整编、打字排版,经邱淑真居士细心的校对,字体清晰,容易明了,希望能帮助初学者学习佛法。敬此谢忱。 本书的内容,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勉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用功修行的纲领。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佛法的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第四十二章是介绍与本书有关之简易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以上的分类,希望能协助初学佛者认识佛教,正确的入佛法之门,更盼一切有情,同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
贤劫经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
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二十八勤授长者会异译
寂志果经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相当于巴利文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为长阿含第二十七经沙门果经之异译。系佛陀应阿阇世王之请问,而详述沙门之日常生活及现生所受殊胜之果报;因而令阿阇世王忏悔弑父之罪且归依佛。由本经亦可知佛陀时代印度人之思想生活,以及当时印度六师外道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