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堂别集

作者: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

历史著作。明王世贞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州。太仓 (今江苏属县) 人。本书初刻于万历十八年 (1590),虽名为“别集”,但并不是王氏个人的诗文集,而是一部记载明代典故的史料汇编。与作者另著的《弇山堂正集》区别,故称别集。全书一百卷,有盛事、异典、奇事、史乘考误、帝系帝历帝统、表考六部分内容。其中皇明盛事述五卷 (1—5卷)、皇明异典述十卷 (6—15卷)、皇明奇事述四卷 (16—19卷),为笔记体史料,记朝章典故、君臣事迹、社会经济、人物轶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史乘考误十一卷 (20—30卷),前八卷考国史、野史之误,后三卷考家乘之误,这部分内容作者用力甚勤,考证精辟,为全书精彩之处。帝系帝历帝统六卷 (31—36卷),记述明代帝系及其宗藩。史表二十八卷(37—64) 分七十二目,所列上自功臣公侯伯,下至督抚守备,比清修《明史》 中的史表完备。诸考三十六卷 (65—100卷) 中有皇帝、巡幸的记载,备述洪武至万历时的重大军事活动; 有皇帝各种赏赐的数量、等级和被赏人的功绩; 有一些文不雅训、不登诏令的书檄文件; 有明初以后兵制变化和军队数目、马驼驴骡的数目; 有洪武七年 (1374) 至隆庆五年 (1571) 明王朝与国内边地民族及邻国的马匹交易情况。全书诸多方面的记述,不但有许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沙利文著。美国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53年出版。由沙利文的同事及学生等整理沙利文1946—1947年在华盛顿精神病学院讲授的系列课程而成。共22章。主要讨论人际关系、人格发展以及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是心理学、精神病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至今仍然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存粹医话

存粹医话

医案医话类陆晋笙。陆晋笙(字锦燧)等撰。成书于1919年。本书卷一、卷二名为《存粹社医报》,卷三更名为《存粹医话》。

三论元旨

三论元旨

三论元旨,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序文及书中内容看,作者似为晚唐五代时岩泉隐居之士。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道宗〉、〈虚妄〉、〈真源〉三章,论述修心契道,见性成真之旨。大抵以唐代道教重玄哲学为宗。谓大道自然无为。湛尔常存;道、心、性三者为一,「即心是道,心之与道,一性而然」。故修道之要在于修心见性,清静无为,遣滞破执,「无执之妨,则真常之性见」。修心契道之次第方法称作「三定四等」。一日安定,摄心归一;二曰灭定,灰心忘一;三曰泰定,悟心真一,谓之三定。修时由粗而细,由细而微,极微至妙,妙极合道,谓之四等。若能澄心静观,了达空惑,则真知真性自见,不为缘境所摄,「因有为而达无为,因有生而达无生」。无为自然,是为大道妙用。书中又论述修炁炼形之法与修神炼心之关系。谓神能运炁,炁能资神,修道者应神炁双修。「修神而不修炁者,灭度之法也。修炁而不修神者,延年之法也。兼而通修者,学仙之法也,夫修神以炼心为首,纳炁以导引为先;导引畅于太和,炼心通于众妙」,则真道成矣。

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刊于嘉庆六年(1801)。约六万字。上卷为补可扶弱,重可镇怯,轻可去实,宣可决壅,通可行滞,泄可去闭六类,讨论了四君子汤、导赤散等五十九方。下卷为滑可去著、涩可固脱、湿可润燥、燥可去湿、寒能胜热、热可制寒六类,论述了芍药汤、泻白散等。

大乘密严经疏

大乘密严经疏

大乘密严经疏,四卷,唐法藏撰,缺卷一。

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导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