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作者:佚名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清实录光绪朝实录)595卷。陈宝琛、世续等修纂。1986—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实录》中包括该实录。清代实录是一种编年体的史籍,资料来源于内阁和皇史宬的各种档案,以及各衙门的则例和禀牍奏疏,尤为重要的是皇帝的文集和御笔。有清一代实录,虽然卷帙不等,但体例不变,记载的主要类别是相同的。领衔修纂德宗实录的陈宝琛,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为溥仪的师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在已修成的清代12朝实录中,德宗朝的份量最大,共有597卷,是在清亡后1927年修成的。从卷437至卷492,共有57卷记载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三年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及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情况,其中记载义和团事变颇详。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北宋末上谷总管霍伯玉撰述,其子霍济之刊行,书成于南宋宝祐丁巳年(125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及卷末有序跋,谓霍伯玉从其岳父处得金丹图,后又遇武当山赤脚陈真人授以丹诀,遂合之而撰此书。其子霍济之继承父志,编次刊行。书中有《归根图》、《金丹药物直指图》,据称此图经林灵素鉴定,即陈抟之心书。又有《口诀直指》、《金丹大道指述颂》十二首。图书及口诀颂诗皆叙内丹之道,重点论述药物、火候。其说以人身先天铅汞为仙药之本,使二物交媾合和而归于中,并采天地戊己之气以补自身之不足,然后「便可下手进功,此之谓火候」。火候即人身中五行与天地相会还元之生气,聚散于中道。其丹法应属南宗。

神仙感遇传

神仙感遇传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十卷”,今存只有五卷,说明缺佚很多。《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二卷收载此书所述四十四条,可与此本相参阅。现存宋《云笈七签》 (节选)本、明 《道藏》本、《道藏举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道教三字经

道教三字经

《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为普及道教知识、训导后学,应邹率一道长(原二仙庵监院,曾任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的恳请,于1937年著成的道教知识普及性读物。该书言语简洁,三字一句,以道教历史发展顺序为线索,详尽叙述了道教的产生、发展以及教理、教义、教派等内容,包含了不少道教的典故与义理。《道教三字经》原有石印本,但已十分少见,现有两种版本:一是由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卿希泰、郭武教授整理注释的《〈道教三字经〉注解》,二是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张振国先生注解的《道教源流三字经》。

云林集

云林集

六卷。《附录》一卷。元贡奎(1269—1329)撰。奎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集贤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所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明永乐年间征入秘府,家无副本,绝而不传。唯《云林小稿》尚存。弘治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诸书所载奎诗及遗文二篇,即今本。有《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宣城贡氏刊本。另有明弘治三年 (1490) 天台范吉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题为 《贡文靖公云林诗集》。

云蕉馆纪谈

云蕉馆纪谈

明鲁人孔迩撰。一卷。共十九条,述陈友谅事约据其半,又数条述明玉珍、明升事,多为它书未载;亦及明初史事。当著于明洪武以后。有《稗乘》本、《丛书集成》本。

山晖禅师语录

山晖禅师语录

清完壁说,宗上编。十二卷。卷一,住平越府龙门护国禅院语录——上堂。卷二,住平越府兴庆万寿禅寺语录——上堂。卷三,住瓮安县圣恩禅院语录——上堂。卷四,住黄平州高兴长松禅院语录——上堂、住扬州府高邮州福海禅院语录——上堂。卷五,小参。卷六,晚参。卷七,机缘、入室机缘。卷八、法语。卷九、杂偈。卷十,杂偈。卷十一至十二,尺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