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祐四年登科录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展现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的和永久的面向,而宗教社会学则试图解释人们身边这一现实存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地位举世公认!“如果要简洁地以一名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韦伯这句话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世界各大宗教的特色,也是他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多年的心血结晶。相对于韦伯其他针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具体研究,本书偏重理论的构架,带有提纲挈领的性质。换言之,本书可谓韦伯整体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凝缩本。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沙利文著。美国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53年出版。由沙利文的同事及学生等整理沙利文1946—1947年在华盛顿精神病学院讲授的系列课程而成。共22章。主要讨论人际关系、人格发展以及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是心理学、精神病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至今仍然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世界主宰
科幻小说,别利亚耶夫作。青年科学家施蒂纳因清贫而无法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便改行到银行做事。他很快讨得老板欢心,从而得以接着进行他的思想遥感传递研究。不久,他的老板神秘地死于车祸,施蒂纳设计夺得遗产后在金融界大显神威,很快就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政府大为恐慌,派出军队企图制服施蒂纳。但施蒂纳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妄图独霸世界的科学狂人,他借助“思想发射机”奴役人的灵魂、感情和意志,独自一人打败了整个国家,甚至外国干涉对其也无济于事。就在全世界都惶恐不安、无可奈何之际,施蒂纳突然失踪。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著。北京晨报社1923年9月初版。为作者第一本散文集,收入文艺批评、杂感、小品等各类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自己的园地》18篇,写于1922年1月至10月,多为阐述文艺主张及研究诗歌、神话、传说、谜语等文体的短论,亦有评介《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王尔德童话》等外国童话的小文;另外,《沉沦》批驳道学家对郁达夫小说《沉沦》的攻击,肯定它“是一件艺术的作品”,《情诗》赞扬了汪静之等“湖畔诗人”真挚的爱情的吟唱。阿英评曰:“《自己的园地》一辑,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同时也横扫了当时文坛上的反动势力的‘学衡派’批评家的封建思想。《沉沦》、《情诗》二评,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可说是很重要的文献。”第二辑《绿洲十五篇》写于1923年1月至7月,是论及文艺与道德、儿童文学与科学小品等的随笔,也有一些评介中外文学名著的短文。第三辑《杂文二十篇》除杂谈文艺批评、地方文艺、儿童文学及评介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短论外,还包括三篇怀念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散文、几封致友人的书信和一组自述传性质的小品,末篇《寻路的人》代跋。虽则这本散文集多收文艺评论,但当时颇有人将它当作纯散文来读,认为“这本小品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东西。飘逸的语句,缜密的文思,很可开语体论文作家的先河。”(汤钟瑶《读了〈自己的园地〉》)郭沫若也撰文赞扬这些美文文字的清丽优雅,思想的明晰透彻,同时针对作者的文艺批评观提出过不同的见解。
叶氏录验方
方书。3卷。南宋叶大廉撰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此书汇集叶氏先世所传及平时常用效验方。分为诸风、伤寒、气、补益、痼冷、积热、痰饮、咳嗽、泄痢、妇人、小儿、杂病、眼目、咽喉口齿、疮肿伤折、汤方、香谱、备急方凡17门,录灵宝丹、万金丹、万金散、梦仙备成丹、透骨散、心安丹等580方。方多为丸散剂。每方记传方人及主治、药物、分量、制法、用法等。所收治伤寒神捷解肌汤、补心气七宝丹,皆有佳效。本书于南宋时,“江淮间人,多信用之”。现存日本文政六年(1823年)皮纸抄本。
守护大千国土经
梵名A^rya -maha^-sahasra-pramardini^ 。凡三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时,毗耶离城为诸鬼神所恼乱,灾难竞起,国土人民仰面号哭乞请加护,佛乃以神力集会一切诸鬼神及天龙等,演说神咒以调伏之。佛复至毗耶离城,示现大明王身,演说守护大千国土大明王解脱法门,并说大明王陀罗尼,依其功力使此城尽离灾难。是后,佛更说持诵陀罗尼之方法及功德,大梵王亦说护诸童子法,以终本经。此中,护诸童子法与菩提流支所译之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之旨趣相同。本经为五部守护经(梵pan~ca-raks!a^ )之一,流传于尼波罗(今之尼泊尔)地方。本经有西藏、西夏语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