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朝花夕拾

散文集。鲁迅著。原名《旧事重提》。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收有1926年在北京和厦门写的散文十篇,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鲁迅在编集时作了《小引》和《后记》各一篇。这些作品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童年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的片断写到从家乡到南京、到日本留学和回国教书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追随时代步伐,顽强奋进的革命精神,洋溢着对良师挚友的怀念,对黑暗世界的针砭和北洋军阀走狗文人的抨击。在艺术方法上,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记事为主,又有浓郁的抒情;既有逼真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既有形象,又有哲理;语言朴素自然且富有文采。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混元真录

太上混元真录

不题撰人。避唐讳,盖唐人所撰。楠山春树《太上混元真录 考》 (《吉冈博士还历记念道教研究论集》,国书刊行会,1977 年)认为本书撰于唐,不迟于法琳、道宣,几与尹文操同时。本 书鲜见其他传本。述老君自殷周以来历代降生的神话及传道与关尹之事。其思想以“太虚为上,存真为宝”。又曰:“伪道养形,真道养神。”其修炼则主“行气”与“存三一之法”,而排斥导引、辟谷之术。其中言及老子西游,开化西域、天竺之事,显然受《老子化胡经》的影响。收入《道藏》第604册。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简称《大丹隐书》。撰人不详,约出放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 《上清大有八素大丹隐书》1卷。《真诰》卷九引《大丹隐书》。《无 上秘要》卷31及敦煌遗经斯5382《无上秘要》残卷引《洞真大丹 隐书经》。本经盖出于六朝。述存思、服符、解结,与房中术结合。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第二部分,包括《巧对录》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鬼谷子

鬼谷子

署名鬼谷先生撰。全书共17篇,分上、中、下3卷。主要论述纵横捭阖之术,游说人主所必备的言谈技巧,以及“揣”“摩”“权”“谋”的策略。强调游说之术,贵在适时,重在知己知彼,旨在通过言语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其中关键在于主体与客体双边活动的和谐。认为,作为游说主体,除要重视自身的技巧、道德、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外,还须善于审时度势、审己度人,全面了解游说对象的才干、性格、好恶、修养、学识、品弟及其疑虑与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以期获得对方信任,使其倾听相赖,言听计从,达到预期目的。透过全书机巧、诡诈之辞,这部旷世奇书实际包含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思想。现存于世的有正统道藏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汉书·艺文志》无著录;《隋书》列为纵横家;《唐书》以为苏秦之书;《通志·艺文略》引皇甫谧注以为楚人著作。近人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断为伪书。

八十华严经白话文

八十华严经白话文

亦称《唐译华严》、《新译华严》。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是晋译《华严经》的异译本。证圣元年(695)三月十四日于东都洛阳大内大遍空寺开译,武则天亲临笔受,御制序文。后移至佛授记寺续译,圣历二年(699)十月八日译毕。该译本分七处九会三十八品,内容与晋译《华严经》基本相同,但更详备。在篇幅方面,该译本相当于梵本十万偈之前分四万偈,晋译《华严经》相当于前分之三万六千偈。该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与入藏本相比,其卷品开合、内容均同,文字偶有参差。

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又名《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药师经》、《药师琉璃光本愿拔除过罪经》、《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灌顶章句十二神王结愿咒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一卷。是《灌顶经》第十二卷之别出单本。谓佛应文殊师利之请,叙述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本愿及东方净土的情况,同时宣称持诵药师佛名号的种种功德。最后谓十二神王听法后,莫不一时舍鬼神形得受人身。本经作为《灌顶经》的一部分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多有别行单本。关于此经的内容与异本,可参见*《药师如来本愿经》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作为《灌顶经》中的一卷,历代大藏经均收,但不收别行单本。敦煌本可供校勘,并对此经及东方净土思想流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