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作者:黄宗羲
《宋元学案》,共100卷,最早为明末清初黄宗羲整理。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宗羲完成《明儒学案》后续修此书,仅成17卷并序而卒,其子黄百家续作,又成8卷,后由弟子全祖望、杨开沅、顾諟等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年(1747年—1755年)补述,全祖望于逝世前一年完成,未刊刻而卒,后来底稿归鄞县卢氏抱经堂的门人卢镐(月船)保管,残本归宿愿蒋氏。宗羲六世孙黄征、七世孙黄直垕又补充为86卷,道光年间流入浙江学政陈少宗手。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受督学何凌汉委托,整认讹钟,始成《宋元学案补遗》100卷,共补遗约有七、八百条。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序云:“余与五桥广辑《宋元学案》之遗,凡得四十有二卷……五桥笃信好学,家有醉经阁,经史子集四部各归其伍,宋元儒文集不下百数十家,藉是以详校《学案》,无待旁借,即《补遗》之辑,亦是阁有以成也。”稿成之后存于屠用锡家中。《宋元学案》共分87个学案和2个学略(《荆公新学略》、《苏氏蜀学略》),以及2个党案(《元祐党案》﹑《庆元党案》),全书以安定、泰山两学案开篇,至卷九五以萧同诸学案为殿,共记宋元学者超过2000人,其中以司马光为首的《涑水学案》、邵雍的《百源学案》、周敦颐的《濂溪学案》、程颢的《明道学案》、程颐的《伊川学案》、张载的《横渠学案》、朱熹的《晦翁学
章节列表
升序↑- 第000卷 卷首 宋元儒學案序錄
- 第001卷 卷一 安定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02卷 卷二 泰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03卷 卷三 高平學案(全氏補本)
- 第004卷 卷四 廬陵學案(全氏補本)
- 第005卷 卷五 古靈四先生學案(全氏補本)
- 第006卷 卷六 士劉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07卷 卷七 涑水學案(上)
- 第008卷 卷八 涑水學案(下)
- 第009卷 卷九 百源學案(上)
- 第010卷 卷十 百源學案(下)
- 第011卷 卷十一 濂溪學案(上)
- 第012卷 卷十二 濂溪學案(下)
- 第013卷 卷十三 明道學案(上)
- 第014卷 卷十四 明道學案(下)
- 第015卷 卷十五 伊川學案(上)
- 第016卷 卷十六 伊川學案(下)
- 第017卷 卷十七 橫渠學案(上)
- 第018卷 卷十八 橫渠學案(下)
- 第019卷 卷十九 范呂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20卷 卷二十 元城學案(全氏補本)
- 第021卷 卷二十一 華陽學案(全氏補本)
- 第022卷卷二十二 景迂學案(全氏補本)
- 第023卷 卷二十三 滎陽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24卷 卷二十四 上蔡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25卷 卷二十五 龜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26卷 卷二十六 廌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27卷 卷二十七 和靖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28卷 卷二十八 兼山學案(全氏補本)
- 第029卷 卷二十九 震澤學案(全氏補本)
- 第030卷 卷三十 劉李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31卷 卷三十一 呂范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32卷 卷三十二 周許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33卷 卷三十三 王張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34卷 卷三十四 武夷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35卷 卷三十五 陳鄒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36卷 卷三十六 紫微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37卷 卷三十七 漢上學案(全氏補本)
- 第038卷 卷三十八 默堂學案(全氏補本)
- 第039卷 卷三十九 豫章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40卷 卷四十 橫浦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41卷 卷四十一 衡麓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42卷 卷四十二 五峰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43卷 卷四十三 劉胡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44卷 卷四十四 趙張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45卷 卷四十五 范許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46卷 卷四十六 玉山學案(全氏補本)
- 第047卷 卷四十七 艾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48卷 卷四十八 晦翁學案(上)
- 第049卷 卷四十九 晦翁學案(下)
- 第050卷 卷五十 南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51卷 卷五十一 東萊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52卷 卷五十二 艮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53卷 卷五十三 止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54卷 卷五十四 水心學案(上)
- 第055卷 卷五十五 水心學案(下)
- 第056卷 卷五十六 龍川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57卷 卷五十七 梭山復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58卷 卷五十八 象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59卷 卷五十九 清江學案(全氏補本)
- 第060卷 卷六十 說齋學案(全氏補本)
- 第061卷 卷六十一 徐陳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62卷 卷六十二 西山蔡氏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63卷 卷六十三 勉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64卷 卷六十四 潛庵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65卷 卷六十五 木鐘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66卷 卷六十六 南湖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说明:此文的页码有缺,点击连接查看。
- 第068卷 卷六十八 北溪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69卷 卷六十九 滄洲諸儒學案(上)
- 第070卷 卷七十 滄洲諸儒學案(下)
- 第071卷 卷七十一 嶽麓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2卷 卷七十二 二江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73卷 卷七十三 麗澤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4卷 卷七十四 慈湖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5卷 卷七十五 絜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6卷 卷七十六 廣平定川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7卷 卷七十七 槐堂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78卷 卷七十八 張祝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79卷 卷七十九 丘劉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80卷 卷八十 鶴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81卷 卷八十一 西山真氏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82卷 卷八十二 北山四先生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83卷 卷八十三 雙峰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84卷 卷八十四 存齋晦靜息庵學案(全氏補本)
- 第085卷 卷八十五 深寧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86卷 卷八十六 東發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87卷 卷八十七 靜清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88卷 卷八十八 巽齋學案(全氏補本)
- 第089卷 卷八十九 介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90卷 卷九十 魯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91卷 卷九十一 靜修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92卷 卷九十二 草廬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 第093卷 卷九十三 靜明寶峰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 第094卷 卷九十四 師山學案(全氏補本)
- 第095卷 卷九十五 蕭同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 第096卷 卷九十六 元祐黨案(附《紹興學禁》)
- 第097卷 卷九十七 慶元黨案(附晚宋詆詈諸儒者)
- 第098卷 卷九十八 荊公新學略(全氏補本)
- 第099卷 卷九十九 蘇氏蜀學略(全氏補本)
- 第100卷 卷一百 屏山鳴道集說略(全氏補本)
猜你喜欢的书
语文影及其他
语文影及其他,收文18篇,前有作者自序。是朱自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个集子,未及印行,几个月后,他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建国初期,“朱自清全集编委会”曾将书名改为《语文影》,准备收入全集,但终于未能印行。1985年10月,交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仍用作者原来拟定的《语文影及其他》。分为“语文影”和“人生的一角”两辑。朱自清先生在这部杂文集里,主要谈论了日常用语的运用和日常伦理规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先生用流畅风趣的文笔,勾勒出这些生活现象所体现出的普通百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读之令人会心一笑。
古今考
《古今考》宋魏了翁撰。了翁有《周易要义》,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即汉纪随文辨理,作《古今考》。《古今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然惟有二十馀页,摘《汉书·高帝纪》中名物称谓字义音释,略为辨论,与序相应。自东坡《胡麻赋》以下,皆杂记他事,注曰以下杂识诸条附。考方回所补《了翁古今考》,仍以原书为第一卷,无此诸条。知为后人以篇页寥寥,不盈卷轴,窜入他文以足之。陈继儒《秘笈》所载,大抵此类也。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本篇仅列举依次向十方天尊、圣真神仙归礼忏谢之文,不载具体仪式节次。
燕丹子译注
小说。佚名撰,清孙星衍校集。原书三篇,今分上下卷。星衍为清代经学家, 曾官山东督粮道。 书前有孙氏 《燕丹子序》,谓此书三篇,世无传本,惟见于《永乐大典》。此四库馆臣从大典中辑出,入《四库全书》小说类存目。星衍得抄本,复采唐宋传注听引佚文,重加刊刻,复唐宋志三卷之旧。《燕丹子》之著录,始自《隋书·经籍志》。刘向《七略》云“丹, 燕王熹之太子。”故不可以《汉书艺文志》不载而疑其后出。艺文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杂家有《荆轲论》五篇。疑此书为古之爱士者或其门客纪录遗事,报其知遇者。《旧唐书》以为燕太子丹自撰,极不可信。“其书长于叙事,娴于辞令,审是先秦古书。亦略与左氏、国策相似,学在纵横小说两家之间。且多古字古义。”书中有许多传奇色彩,如秦王谓乌白头,马生角始许太子归,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即生角,及秦王乞听琴事。《国策》、《史记》取其某些古字,而削此类传奇情节,足证此书作在史迁、刘向之前。宋时多有其本, 自明中叶后亡佚。故晚明诸丛书俱未收录。有冯翼《问经堂丛书》本,《百子全书》本。
鬼土日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天翼著。初载于1930年南京《幼稚周刊》。上海正午书局1931年7月出版单行本。小说以寓言的形式描写韩士谦游历地狱的见闻,以影射、讽刺现实生活中的黑暗。鬼土世界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和政治活动。神经衰弱患者在那里被称为现代人,因此,颓废派文学家司马吸毒从5岁起就立志做一个病态的现代人,为此,他停止运动,拒绝洗澡睡觉,不断酗酒吸毒。鬼土世界等级森严,居住高层的是执政者、实业家、绅士、学者等上流人,居住低层的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等下流人。下流人不准随便进入高层,而有些败落的上流人宁可自杀也不愿沦为下流人。鬼土世界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自然科学家易正心致力于研究上流人和下流人大脑的构造差异,因而获得年度人类学奖金。学者们还热衷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不断有别出心裁的理论产生出来。鬼土世界举行大选,韩士谦也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因害怕受到政治迫害而仓惶逃归阳世。作品曾援引鬼土游历者在日记前说,鬼土这个滑稽、矛盾、畸型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我们阳世社会的缩影;“这两个社会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点明了作品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荒诞的和不合理的现象的影射和讽刺。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时必尝征郡国名家之谱,使上之中书,故温乃得见而序之耳。自尔以来,谱学特盛、林宝尝萃之以着「元和姓纂」;今谱中有「古仕籍考」一篇,记载简当、而引据又多秘籍,殊非后人所能;则宝与蕴二人者或居其一欤!宋、明迄今,修辑日繁,顾卷帙虽多,而名篇转少;试覆而校之,除「仕籍考」、「世系表」而外,其足资考证者,仅有「林氏世纪源流」及明林志「晋安世谱校正序」二篇。而所谓「世纪源流」者,既阙撰人名氏,又琐碎不成片段;于是林志一篇,乃益为凤毛麟角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