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漈遺稿卷一

題夾漈草堂b4u中华典藏网

斯堂本幽泉怪石、長松修竹、榛橡所業會,與時風夜月、輕煙浮雲、飛禽走獸、樵薪所往來之地。溪西遺民於其間爲堂三間,覆茅以居焉。[1]斯人也,其斯之流也。顧其人,家不富亦不貧,不貴達亦無病,與爾屬相周旋也。b4u中华典藏网

堂後青松百尺長,堂前流水日湯湯。b4u中华典藏网

西窗盡是農桑[2]域,北牖無非花[3]葛鄉。b4u中华典藏网

罷去精神渾冉冉,看來几案尚穰穰。b4u中华典藏网

不知此物何時了,待看臨流自在狂。b4u中华典藏网

堂後施[4]柴堂上燒,柴門終日似無聊。b4u中华典藏网

蓼蟲不解知辛苦,松鶴何能慰寂寥。b4u中华典藏网

述作還驚心力盡,吟哦早覺鬢毛彫。b4u中华典藏网

布衣蔬食隨天性,休訝巢由不見堯。b4u中华典藏网

題南山書堂b4u中华典藏网

一泓澄沏照人間,明月團團落古灣。 不向奔流隨浪擊,獨持高潔伴雲閒。 禪房夜靜留清鑑,閬苑仙歸墜碧環。 每到軒前心轉逸,了無纖翳可相關。b4u中华典藏网

穀城山松隱巖b4u中华典藏网

青嶂迴環畫屏倚,晴窗倒入春湖水。b4u中华典藏网

村村叢樹綠於藍,列列行人去如蟻。b4u中华典藏网

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隴麥相縱橫。b4u中华典藏网

黃昏倦客忘歸去,孤月亭亭雲外生。b4u中华典藏网

送芹齋b4u中华典藏网

千載清風去不留,何人能伴赤松遊。 乞骸直到骸歸日,告老須臨老盡頭。 元亮園田何處有,向平昏嫁幾時休。 湖州別駕發深省,掛却朝冠便自由。b4u中华典藏网

題溪東草堂b4u中华典藏网

春融天氣露[5]微微,藥草葱芽脈脈肥。b4u中华典藏网

植竹舊竿從茂謝,栽桃新樹忽芳菲。b4u中华典藏网

天寒堂上燃柴火,日暖溪東解蝨衣。b4u中华典藏网

興動便携樽到嶺,[6]人生真性莫教違。b4u中华典藏网

湘妃怨b4u中华典藏网

黃埃游輦轂,翳日冷旌旗。b4u中华典藏网

龍去攀髯遠,鸞孤對影微。b4u中华典藏网

魂沉江縹渺,淚染竹依稀。b4u中华典藏网

枯樹空千載,寒松已十圍。b4u中华典藏网

蘆花深月色,燐火劇螢飛。b4u中华典藏网

橫笛瀟湘暮,哀猿何處歸。b4u中华典藏网

昭君怨b4u中华典藏网

長謝椒房草,終為薄命身。b4u中华典藏网

那教蘭蕙質,翻與雪霜親。b4u中华典藏网

臉膩勻脂淺,粧殘促恨顰。b4u中华典藏网

故知關北夜,無分漢南春。b4u中华典藏网

紅淚殘胡月,輕衣半洛塵。b4u中华典藏网

琵琶淒切語,愁殺路傍人。b4u中华典藏网

輓通判黃子方b4u中华典藏网

歌成薤露悲,秋草正離離。b4u中华典藏网

昔異修文事,今同鬼伯司。b4u中华典藏网

盾衰雙日落,夷惠兩風遺。b4u中华典藏网

衰俗吾無恨,親曾識紫芝。b4u中华典藏网

昭君解b4u中华典藏网

巫山能雨亦能雲,宮麗三千杳不聞。b4u中华典藏网

延壽若為公道筆,後人誰識一昭君。b4u中华典藏网

靈龜潭b4u中华典藏网

泉心[7]漱玉開心孔,山色挼藍熨眼花。b4u中华典藏网

著手摩娑溪上石,他年來訪汝為家。b4u中华典藏网

北山巖b4u中华典藏网

西風曳曳片雲閒,一夜寒泉卧北山。b4u中华典藏网

倚杖巖頭秋獨望,稀疏烟壠是人間。b4u中华典藏网

東山採藥b4u中华典藏网

一掬金丹向晚風,山前草木盡龍宮。b4u中华典藏网

詩書便是神仙味,更笑行沖問藥籠。b4u中华典藏网

過桃花洞家留飲b4u中华典藏网

偶促沼渚過山家,灼灼[8]桃花噪暮鴉。b4u中华典藏网

是[9]處竹籬環草屋,人間[10]雞黍話桑麻。b4u中华典藏网

抱琴靜聽濤聲急,對酒閒觀月色奢。b4u中华典藏网

可笑南陽劉子驥,欲尋風土滯京華。b4u中华典藏网

薌林閒居b4u中华典藏网

薌林蒼翠甚,極目可□詩。b4u中华典藏网

梅子風前落,杏花雨後移。b4u中华典藏网

清溪[11]過半郭,孤月隱疏籬。b4u中华典藏网

寂寂雲山外,蕭然獨自知。b4u中华典藏网

薌林蒼翠甚,霽色繞吾廬。b4u中华典藏网

四面鳥聲寂,一庭月影疏。b4u中华典藏网

有山皆入坐,無日不安居。b4u中华典藏网

好向牆東卧,看人獻子虛。b4u中华典藏网

晨雨b4u中华典藏网

東方斜未徹,暝色淡初分。b4u中华典藏网

宿鳥林中噪,淒風葉上聞。b4u中华典藏网

鐘鳴催過雨,星落避行雲。b4u中华典藏网

獨立草堂內,涓涓羣動紛。b4u中华典藏网

夜雨b4u中华典藏网

夜雨瀟瀟至,天寒擁敝裘。b4u中华典藏网

空床聽幻響,獨詠解深憂。b4u中华典藏网

次第園蔬潤,參差漁火幽。b4u中华典藏网

長江風浪息,何日放舟遊。b4u中华典藏网

村雨b4u中华典藏网

荒村常寂寂,小雨自涓涓。b4u中华典藏网

寒氣侵人急,野花入目妍。b4u中华典藏网

看山頻當戶,聽鳥倍難眠。b4u中华典藏网

萬事蕭條盡,空餘日暮煙。b4u中华典藏网

澗雨b4u中华典藏网

飄飄雨色亂,終日悮聞聲。 釣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 輕香樹下滿,餘響谷中清。 為謝登臨者,枕流洗耳傾。b4u中华典藏网

滌愫b4u中华典藏网

枳棘何榛榛,猿狖不敢下。b4u中华典藏网

芳苓何燁燁,雹霜不敢灑。b4u中华典藏网

驊騮馳曲囏,舉足難寬假。b4u中华典藏网

所以古之人,犁鋤聊自把。b4u中华典藏网

天命既倒懸,將身費[12]椒糈。b4u中华典藏网

朝行畏日薄,暮行畏齟齬。b4u中华典藏网

娵娃雖見珍,衆嫭心未許。b4u中华典藏网

輾轉溷餔歠,敢俟慶雲舉。b4u中华典藏网

孤鳳落鷹巢,啼麟墜虎穴。b4u中华典藏网

未能脫蒙茸,安得出軒凸。b4u中华典藏网

迢遞空自倬,[13]耀靈久已滅。b4u中华典藏网

禔身入三門,黽勉成吾拙。b4u中华典藏网

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b4u中华典藏网

立義以為的,亦云善擬議。b4u中华典藏网

嗚呼彼鴻漸,進德亦猶水。b4u中华典藏网

我如駕其說,木舌暢所指。b4u中华典藏网

八荒有禮樂,塗民以耳目。b4u中华典藏网

五政不得加,七賦不能育。b4u中华典藏网

古今貴天常,最厭彼嬰犢。b4u中华典藏网

嗟哉生不辰,霑頂滋觳觫。b4u中华典藏网

潛天以不策,潛心以不手。b4u中华典藏网

天人既和同,飛潛均不朽。b4u中华典藏网

吾生既病勞,未敢輕俯首。b4u中华典藏网

久幽不改操,旦夕謀杯酒。b4u中华典藏网

岷峨自沉冥,丘壑難為後。b4u中华典藏网

德行尊顏閔,股肱卑蕭曹。b4u中华典藏网

明哲知寢伏,文章亦弁髦。b4u中华典藏网

縱彼攀龍鱗,何如棹小舠。b4u中华典藏网

人生一世間,慎勿輕自豪。b4u中华典藏网

賢者不飽食,何為仕與農。b4u中华典藏网

聖人不詭時,何為世所宗。b4u中华典藏网

顯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b4u中华典藏网

先秋而後春,俄頃自雍容。b4u中华典藏网

金革久不息,遐方徒憚[14]指。b4u中华典藏网

誰為民請命,皇天猶未喜。b4u中华典藏网

茂德自不綏,眷眷我梓里。b4u中华典藏网

傷哉古王道,樵夫亦冷齒。b4u中华典藏网

嗟余本固陋,湛身入花渚。b4u中华典藏网

未製芙蓉裳,已習離騷語。b4u中华典藏网

綽約雖多姿,涕零何如雨。b4u中华典藏网

季夏遭繁霜,天寒不可禦。b4u中华典藏网

家園示弟槱b4u中华典藏网

天下輕黃憲,居鄰孰戴良。b4u中华典藏网

暴田安足較,散絹未為狂。b4u中华典藏网

失劍羞余里,還牛讓古鄉。b4u中华典藏网

家風留不墜,少賤自翱翔。b4u中华典藏网

竹床讀史慣,土銼勿粘塵。b4u中华典藏网

灑掃王維德,澆鋤郭太仁。b4u中华典藏网

使才看著屐,有道驗時薪。b4u中华典藏网

小物汝知謹,同心作古人。b4u中华典藏网

每恨紈綺子,交遊半博徒。b4u中华典藏网

棄家尋有道,舍命事名儒。b4u中华典藏网

風雅非難及,今人貴與殊。b4u中华典藏网

夜深何所囑,囑汝似狂夫。b4u中华典藏网

讀書經百卷,見影豈須驚。b4u中华典藏网

中夜山精笑,寒燈草魅爭。b4u中华典藏网

脫冠神采足,擲樏眼光明。b4u中华典藏网

面壁吾常事,菴題天耐名。b4u中华典藏网

佻達憑豪族,疏狂自克家。b4u中华典藏网

看人呼狗竇,縱我泛漁槎。b4u中华典藏网

鑿穴安蜂豕,穿籬避管笳。b4u中华典藏网

如能癡勝黠,寒食賀騮驊。b4u中华典藏网

誰使余為墨,朝朝哭染絲。b4u中华典藏网

獵鷹才子累,殺虛古人癡。b4u中华典藏网

早信山宜面,休嫌谷可移。b4u中华典藏网

日光圖史滿,炳燭却驚遲。b4u中华典藏网

學儉誠佳事,慳名豈足居。b4u中华典藏网

寫多崇厚論,讀廢絕交書。b4u中华典藏网

結客饒傾產,破貧累賣車。b4u中华典藏网

前人家訓在,孫孔未全疏。b4u中华典藏网

隻身空後死,千卷未酬恩。b4u中华典藏网

不辱看來世,貪生託立言。b4u中华典藏网

無家稱馬糞,何史世龍門。b4u中华典藏网

負名今愁晚,中宵弔屈原。b4u中华典藏网

夏日題王右丞冬山書屋圖b4u中华典藏网

壁間颯颯松濤起,□□□□□氷冽。[15]b4u中华典藏网

呼燈始見王右丞,毫毛矜貴逞奇傑。b4u中华典藏网

揮灑冬山書屋圖,巖壑幽櫺坐高哲。b4u中华典藏网

數筆蕭瑟天貌寒,不盡枯枝不盡雪。b4u中华典藏网

高崕崛曲形淒肅,驅禽逐獸但松竹,b4u中华典藏网

傍有一水白於峰,千頃奔茫日難昱。b4u中华典藏网

絹外似覺風慘激,大江盡斷船相逐。b4u中华典藏网

室中之人淡如菊,長年手携一卷讀。b4u中华典藏网

窗外蒼虬恣飛瀑,欲奪造化齊冷燠。b4u中华典藏网

天下無幾焦孝然,當世寧更有梅福。b4u中华典藏网

苦吟抱膝此何人,乃肯蕭條立煉谷。b4u中华典藏网

古今書畫技總微,貴有嶔崎生眼目。b4u中华典藏网

我聞孫登居北山,隆冬披髮以自覆。b4u中华典藏网

又聞昔賢暑重裘,六月御車鄙王侯。b4u中华典藏网

二公氣岸皆千里,郎月白霜胸際浮。b4u中华典藏网

名士逆天天不怒,冬景能暖夏能秋。b4u中华典藏网

千載斯人不可致,我於畫間得其意。b4u中华典藏网

揆向高飆遠遠至,筆光墨汁俱吐棄。b4u中华典藏网

但懸此幅清吾心,千崖炎伏曦景熾,布褐推車我不避。b4u中华典藏网

弔采石渡頭將軍b4u中华典藏网

石頭城下何紛紛,將軍疋馬氣如雲。b4u中华典藏网

金鼓死兮弓矢休,勢失英雄不自由。b4u中华典藏网

風淅淅兮月沉沉,荻花滿崖江水深。b4u中华典藏网

千年江水留明月,一片將軍報國心。b4u中华典藏网

採茶行b4u中华典藏网

春山曉露洗新碧,宿鳥倦飛啼石壁。b4u中华典藏网

手携桃杖歌行役,鳥道紆迴愜所適。b4u中华典藏网

千樹朦朧半含白,峰巒高低如几席。b4u中华典藏网

我生偃蹇耽幽僻,撥草驅煙頻躡屐。b4u中华典藏网

采采前山慎所擇,紫芽嫩綠敢輕擲。b4u中华典藏网

龍團佳製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b4u中华典藏网

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後鄭宅。〈鄭宅為先別駕公所居。〉b4u中华典藏网

逢春吸露枝潤澤,大招二陸棲魂魄。b4u中华典藏网

秋水歌b4u中华典藏网

年年秋水崩江石,秋水年年連天碧。b4u中华典藏网

山中草木盡號呼,江外魚龍輕虛擲。b4u中华典藏网

既憐茅屋化飛蓬,又嘆蝦蟆共枕席。b4u中华典藏网

人生變化不可知,且聽秋風吹蘿薜。b4u中华典藏网

負耒歌b4u中华典藏网

煙冉冉兮雨紛紛,負耒耜兮出柴門。b4u中华典藏网

出柴門兮踏行雲。b4u中华典藏网

茫茫山色天未分,相率歌吟兮樂耕耘。b4u中华典藏网

插秧歌b4u中华典藏网

漠漠兮水田,嫋嫋兮輕煙。b4u中华典藏网

布穀啼兮人比肩,縱橫兮陌阡。b4u中华典藏网

餉饁歌b4u中华典藏网

提筐兮阡陌,花紅兮衣白,步遲遲兮心迫迫。b4u中华典藏网

行至止兮嗟于役,低聲相勞兮日其夕。b4u中华典藏网

漫興b4u中华典藏网

野鳥日啼戶外,涼風時入簾間。b4u中华典藏网

老夫夢後欹枕,稚子病中解顏。b4u中华典藏网

陋巷顏回早死,柴桑陶令長生。b4u中华典藏网

達觀千載兒戲,厭見一時利名。b4u中华典藏网

門前半畝禾苗,日午翠色可描。b4u中华典藏网

笑間耦耕沮溺,何勞蓑笠終朝。b4u中华典藏网

今古去來有數,乾坤闔闢無涯。b4u中华典藏网

人生行雲流水,處世運甕搬柴。b4u中华典藏网

初秋一雨新涼,子夜長吟未央。b4u中华典藏网

階下花枝冷艷,堂前佛火微茫。b4u中华典藏网

壺山八面蒼翠,蘭水一泓漣漪。b4u中华典藏网

容我放歌問渡,憑誰拄杖支頤。b4u中华典藏网

空山無人堅卧,冷竈有飯晚餐。b4u中华典藏网

安得原憲與語,雪霜不受天寒。b4u中华典藏网

花下閒傾濁酒,人前莫道清貧。b4u中华典藏网

殘生全無奢願,歲月徙倚竹筠。b4u中华典藏网

臨水時思下釣,閉門聊學吞羶。b4u中华典藏网

一身苦樂無定,萬事安危有天。b4u中华典藏网

鄰沽數盞微醉,坦腹北窗短眠。b4u中华典藏网

風送松濤聒耳,驚回夢蝶翩翩。b4u中华典藏网

福寧州藍溪寺前蒙井b4u中华典藏网

靜涵空碧色,瀉自翠微巔。b4u中华典藏网

品題當第一,不讓慧山泉。b4u中华典藏网

注释:b4u中华典藏网

1 乾隆《仙游縣志》卷六作「溪西民於日月井之上,爲堂三間,覆茅以居」。又見道光《福建通志》卷四一。b4u中华典藏网

2 清鮑廷博校清抄本(下稱鮑本)作「岐」。b4u中华典藏网

3 鮑本作「范」。b4u中华典藏网

4 鮑本作「拖」。b4u中华典藏网

5 鮑本作「落」。b4u中华典藏网

6 鮑本作「從山上去」。b4u中华典藏网

7 《函海》本作「聲」。b4u中华典藏网

8 鮑本作「爛漫」。b4u中华典藏网

9 鮑本作「處」。b4u中华典藏网

10 鮑本作「人」。b4u中华典藏网

11 鮑本作「通」。b4u中华典藏网

12 《函海》本作「賣」。b4u中华典藏网

13 鮑本作「悼」。b4u中华典藏网

14 《函海》本作「彈」。b4u中华典藏网

15 抄本詩首有「綿雲爍石石為折溪澗水絕怪毛中夜聽」十九字。b4u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