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寄简

作者:连士升
海滨寄简

《海滨寄简》是新加坡华文文学先驱连士升晚年书信体散文集,收录作者1950至1970年代致亲友的百余封长信。这些跨越二十载的鸿雁传书,既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絮语,更凝结着一位文化学者对东西文明的深邃思考。 全书以"海滨"为精神坐标,将南洋特有的湿热季风化作文字的温度。作者与友人探讨《浮生六记》的闲适美学,却在椰影婆娑间品出不同于江南烟雨的南洋况味;论及《论语》中的"仁者乐山",笔锋忽转至马六甲海峡的潮汐涨落。这种将中华文化基因嫁接于南洋水土的独特视角,使传统经典在赤道阳光下焕发新生。

猜你喜欢的书

查第格

查第格

中篇小说。伏尔泰著。作于1747年。主人公查第格是古代巴比伦的居民,他力求明哲保身、与人为善,但每做一件好事,得到的却是一场灾难。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同王后阿斯黛丹结婚,并被臣民拥戴为国王,得到美满的结局。作者通过查第格的不幸遭遇,形象地勾画了当时政治黑暗、人情险恶、人人都不得自由、不得安宁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在封建专制黑暗统治下的窒息感;也通过主人公的治国政绩,企图说明改变现实的最可靠途径就是开明君主政治。是作者哲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医闾集

医闾集

明代诗文别集。贺钦(字克恭)著。贺钦子贺士谘所编。先有嘉靖九年(1530)阴成文的刻本,卷内题“后学兵部主事海盐郑晓参定,后学兵部主事常郡唐顺之重校”。集前有嘉靖八年李承勋序。凡9卷。前3卷为言行录,4至7卷为存稿,皆杂文,第8卷为奏稿,第9卷为诗稿。其集之所以称《医闾》,因钦常读书于医闾山,自号医闾山人,故以名集。继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齐宗道刻本。《四库全书》著录即以此刻本为底本。另有明抄本行世。《四库全书》馆臣评其集说:“钦之学出于陈献章,然献章之学主静悟,钦之学则期以反身实践,能补苴其师之所编。尝言为学不在求之高远,在主静以收放心而已。故集中所录言行,皆平易质朴,非高谈性命者可比。而所上诸奏疏,亦无不通达治理,确然可见诸施行。在讲学诸人之中,独为笃实而纯正。文章虽多信笔挥洒,不甚修词,而仁义之言,蔼然可见,固不必以工拙论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1)可见其诗文的文学价值并不高。

五代名画补遗

五代名画补遗

绘画品评著作。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五代名画记》。北宋刘道醇撰。1卷。道醇,开封人,尝著《圣朝名画评》。卷首有嘉祐四年(1059)陈洵直序,谓宋初胡峤曾著《广梁朝名画目》,收录五代画家,始自尹继昭,终于刘永,共43人。道醇因其书,捃拾阙遗,叙而编之,故名“补遗”。胡书已佚。此书收录凡24人,分7门:人物10人,山水2人,走兽2人,花竹翎毛4人,屋木2人,塑作3人,雕木1人。门内又以神、妙、能三品分列之。因是书乃补胡书所不载者,故五代54年间仅得此数。书中于画家生平逸事、画艺作品等均有记叙,所述画家间竞技尤具故事性,如跋异作画“败于张将军,取捷李罗汉”一事,颇为生动。《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录有宋刊本。现有明翻宋本、《王氏书画苑》本等。今人于安澜辑入《画品丛书》,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校点出版。

福建省例

福建省例

《福建省例》为清代福建的地方行政法规汇编,由福建省布政司陆续整理、编印,颁行各属作为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的基本依据,现存版本大约刊行于同治末年(约1873-1874)。中国古代法律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地方立法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补充和辅助国家法律实施的作用。地方立法的具体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法制建设水平。

珠江名花小传

珠江名花小传

名流和者数十辈。玉珊生制《珠江纪事》序,余又为记,以传其事云。 

禅宗大意

禅宗大意

正果法师著,本书为正果法师在中国佛学院、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处多次讲授禅学的讲稿。法师认为,在菩提达摩之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其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同时,禅宗与法相唯识也有密切的关系,达摩所传禅法并不轻视经典,楞伽师所学历然有据。法师考证,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禅的教法,是用公案来推动和弘传的。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后,历代祖师承继了传法付衣的真传。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差别,南宗惠能以下有五家七派之分,五祖旁出尊宿之血脉与正传是一统的。后世“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就是对两宗参禅方法差异的评论。法师始终坚信,参禅是学佛人修行办道的正行正道,见性是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是参禅的入门方便。禅定一行,最为神妙。修禅之法,以结跏趺坐为要道。修禅之人,须植诸善根,领会三玄三要心法,心性无染,方可悟道而成为“见性成佛”的无位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