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王集

作者:萧子良
竟陵王集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萧子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白金的女体塑像

白金的女体塑像

短篇小说。穆时英作。1934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描写一位男性医生见到女病人的裸体时的性心理;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二十回。不题撰人,首有觉道人序,觉道人或即作者。今存嘉庆九年(1804)刊合兴堂藏板本,作者殆亦乾嘉间人。书藏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书叙白花蛇修炼成精,奸污妇女,遭雷神击。转生为犬,复转生为妓,以应果报。旨在劝惩警悟。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于1926年7月至12月《小说月报》第17卷第7—12号。192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作品以混迹教育界、担任小学校长而又开杂货铺、放高利贷并兼衙门里的挂名巡击的恶棍老张为中心人物,围绕老张为了增加“身分”和“尝尝小老婆的风味”而逼迫债户李老者用侄女抵债,又逼迫债户龙树古将女儿卖给土财主孙八作妾,因而破坏了两对青年的爱情的情节,揭露了老张那“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和丑恶灵魂,也揭露了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落后、污浊、黑暗和罪恶,批判了旧社会。这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表现出他擅长描写城市中下层生活的特点,他的正义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显露出作者独特的幽默讽刺的风格。尽管作品还存在着某些描写太过或故意逗笑的缺点,但还是引起了文坛的重视。朱自清肯定它的“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并将它列入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现代讽刺小说之列(《<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周扬指出:它“以现实主义的笔力和幽默辛辣的特点震动了文坛,成为新文学长篇创作中最早出现的硕果之一。”(《怀念老舍同志》)

白华山人诗说

白华山人诗说

清代诗论著作。2卷。厉志著。书中论诗标举意气情韵,认为一切好诗,“其诗之胜之处,实其情之过人所致”。厉志以神气情意为统领,于学古与创新关系有独到精辟之见。主要从学诗角度表明诗学见解要不离“学古”一旨。如云:“凡人作诗须求与古会,勿急与今通。急与今通,必绝与古会,而今终亦不通。”他所谓“古”,指唐以前:“推思王及《古诗》第一,陶、阮、鲍、左次之,建安、六朝又次之,唯少陵能兼综其意与气,太白能兼综其情与韵。”

管子传

管子传

梁启超著。成书于宣统元年三月(1909),收录于《饮冰室合集》第7册。全书共分13章,近6万字。序论、时代背景、管仲简历,共5章,约7500字。其余8章论述其政治、经济、政务、军事、教育等思想、政策、活动。全书的重点,在于论述管仲的法治思想与经济政策,这两章约有3.7万字。梁启超在写《管子传》之前,写了《王荆公》,为王安石作传。他在《王荆公·自序》中说,他对王安石非常佩服,所以要为他写传。“欲考熙丰新法之真相,穷极其原因结果,鉴其利害得失,以为知来视往之资”。简单而言,就是要借鉴王安石变法革新之经验。在《管子传·自序》中,他说管仲、商鞅、王安石是中国古代之伟人,在西方同期历史上,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但是,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商君荆公,为世诟病,……管子亦毁誉参半”。所以他要在写《王荆公》之后,写《管子传》,并且“以发明管子政术为主”,“以法治主义及经济政策为两大纲领。”梁启超对管仲评价很高,他认为西方政治中讲的“国家思想”、“法治精神”、“地方制度”、“经济竞争”等,在西方也只是近二三百年的事,但在中国的春秋时代,管子就讲过这些东西。所以,他认为管子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家,而且“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梁启超在写法上,不时以当时流行的东西新学的名词术语、理论观点,对管仲的学说加以疏通证明,以便于理解管子的思想。梁启超在书中对管仲的思想,有许多精辟论述,至今对人仍有启发。《管子传》是研究《管子》与研究管仲其人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