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集

作者:李攀龙
沧溟集

明代诗文别集。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著。初刻于隆庆间。凡30卷,其中诗14卷,文16卷。附录志传表诔之文为1卷。集前有隆庆六年(1572)张佳胤序,末有张履道后序。以后多次翻刻,有万历三年(1575)胡来贡刻本,万历二十八年(1600)吴用光刻本,万历三十四年(1606)陈升刻本等,皆为30卷本。《四库全书》收录本也是30卷本。此外,还有32卷本、31卷本。万历二年(1574)徐中行刻本,凡32卷,明自新斋余泰垣刻本,与徐刻本卷帙相同。万历二十六年对隆庆刻本的重修本,题《沧溟先生集》,凡31卷,附录1卷,附录补遗1卷。其实,这30卷本、32卷本、31卷本内容大致相同,并无多少差异。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四库馆臣曾评其集说:“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前七子以李梦阳为冠,何景明附翼之。后七子以攀龙为冠,王世贞应和之。后攀龙先逝,而世贞名位日昌,声气日广,著述日富,坛坫遂跻攀龙上。然尊北地,排长沙,续前七子之焰者,攀龙实首倡也。殷士儋作攀龙墓志,称文自西汉以来,诗自天宝以下,若为其毫素污者,辄不忍为。故所作一字一句,摹拟古人,骤然读之,斑驳陆离,如见秦汉间人,高华伟丽,如见开元、天宝间人也。至万历间,公安袁宏道兄弟始以赝古诋之。天启中,临川艾南英排之尤力。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

李攀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罗杰疑案

罗杰疑案

罗杰疑案 (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罗杰·亚克洛伊命案、迷雾、谜情记、阿克罗德谋杀案)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侦探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罗杰疑案》讲的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罗杰被“我”和他的管家帕克发现死在他的书房中。因为“我”对罗杰比较了解以及“我”的不在现场的证明,“我”成了波洛的助手。随着案件的剥茧抽丝,嫌疑人的逐渐排除,最后结局出人意料。

刘基集

刘基集

诗文集,刘基所著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犁眉公集》,本各自为书,成化六年(1470)戴用、张僖等始将以上诸书并刘基之孙刘廌所辑《翊运录》合编为《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翊运录》所收为关于刘基的诏旨、制敕等,基于当时的尊君观念,被编为第一卷。嘉靖三十五年(1556)樊献科等重编《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将《覆瓿集》、《犁眉公集》中的诗文按体裁重编,将全书合并为十八卷。隆庆六年(1572),何镗等以樊献科本为底本,编为《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保存了诗文按体裁编次的特点,卷数则仍恢复为二十卷。其第一卷出于《翊运录》,卷二至卷四出于《郁离子》,卷五至卷十七为《覆瓿集》、《犁眉公集》的诗文,卷十八为《写情集》中的词,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春秋明经》。另有卷首一卷,收各本序引、刘基像赞、行状及神道碑铭。书中有些口语体资料,非常接近现代汉语。如卷一《诚意伯次子ト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今据《四部丛刊》影印隆庆本《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整理。以明初本《覆瓿集》、《犁眉公集》、成化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钱谦益《列朝诗集》等参校。底本漏收之作,辑为第二十一卷。

琴诀

琴诀

古代乐学著作。唐薛易简著。七篇。已佚。今仅存概要。认为琴的演奏,具有观察社会风气与审美教育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志和培养勇敢的意志。指出“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又强调演奏的“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之外,更强调内在情感之美。反对“以杂音悦乐为贵”的世俗审美观念。要求弹琴方法,必须“简静”,做到“简要轻稳”。反映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规范。宋朱长文《琴史》卷四掇其大要。明蒋克诚《琴书大全》卷十《弹琴》保存其中一段。《中国古代乐论选辑》据上述存录收录。

孟子

孟子

文集。战国孟轲及其弟子撰。十四卷。轲字子舆,战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后人子思门人。历游诸国,曾任齐宣王客卿。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孟子》所录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思想学说、个性修养。基本思想是继孔子,排杨、墨,主张力行仁政,恢复井田,省刑薄赋,停止攻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严君子小人之分、劳心劳力之别。从人性善出发,重视主观精神作用。多以对话形式论辩明理,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为长篇巨制。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常以排比句法增强逻辑推理色彩,雄辩有力。惯用比喻,形象鲜明。善设机关,引人人彀,步步紧逼,波澜壮阔。赵注释句,保存汉人旧说。疏解释赵注。朱熹以为疏为邵武士人作,《四库全书总目》亦疑非出孙爽之手,有《十三经注疏》本。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均可参考。

般若心经三注

般若心经三注

般若心经三注,一卷,唐慧忠著,宋道楷述,怀深述,日本师静序。

四教仪集注科

四教仪集注科

四教仪集注科,一卷,元蒙润排定,甲七套存目,会入本套四教仪彙补辅宏记。(按已出序科,今改附录天台四教仪集注,惟存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