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李攀龙
  • 姓名:李攀龙
  • 别名:字于鳞,号沧溟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历城(山东济南)人
  • 出生日期:1514年5月12日
  • 逝世日期:1570年9月18日
  • 民族族群: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明代诗文作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山东济南)人。9岁而孤,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他勤奋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已而益厌训诂学,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未几以病归里。自构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间。为人孤傲,不合者辄戒门人终不见之。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2年后迁为学政,再迁为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哀伤过度,不久亦卒。著有《沧溟集》30卷,编有《古今诗删》。


其诗作主要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有的表现自己宦海浮沉里的哀怨和牢骚:“天涯谁借穷交泪,海内空传拙宦名。”(《冬日登楼》)“夙昔黄金收骏马,高台空在有谁怜。”(《宣武门眺望》)有的表现其向往隐居、孤芳自赏的傲气:“多病恰堪成卧隐,浊醪真足抵穷愁”。(《九日登楼》)“只今海内无同调,高忱从君老物华。”(《和余德甫江上杂咏》)这些诗尚有真情。间或其诗也能反映现实,如《广阳山道中》忧旱问饥、感时伤世:“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赵州道中》面对潦水、感慨万端:“潦水阴相积,蒹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属艰难。”尽管题材狭窄,但还能表现出一位头脑较为清醒的封建官吏的识见。


在他创作的诸体诗歌中,七律和七绝为优。其七律以声调著称,意境雄浑,词采俊亮。他还较注意七律章法,在大开大阖中,尚能不忽略一些必要的精细描写。如《使君重过山楼分赋得空字》起句突兀,气势磅礴;结句诘问,含意深远。中间插入景观描绘。三者层次分明,又浑成一体。其七律构思、用词多见雷同,计矫然认为:“于鳞七言律多至三百余首,只一格调,数见不鲜。”(《龙性堂诗话》)品评虽苛,不为无据。其七绝有不少风调自然之作,如《和聂仪部明妃曲》,沈德潜认为其诗“不著议论,而一切著议论者皆在其下”(《明诗别裁集》)。


他是后七子的首领,但持论比谢榛、王世贞更为偏狭。他只推崇汉魏古诗,盛唐律诗,认为文章要“视古修辞”,“宁失诸理”也在所不计。他编选的《古今诗删》唐后即接明代,宋元诗一首不选,以明其论诗宗旨。其文学主张有片面性,给诗文创作留下不良影响。他的乐府诗,“止规字句而遗其神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他的散文时有故意佶屈其词、涂饰其字的现象,过于求古,反而赘牙戟口。

李攀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定庵类稿

定庵类稿

诗文别集。南宋人卫博撰。四卷。博生平里籍未详。约高宗绍兴十年前后在世。工文,尝参戎幕,奉使至金,未行而止。乾道四年(1168)以枢密院编修官致仕。此编收诗三十七首,奏札、表、启、书、序、记、铭、杂文等一百六十余首。卫氏以表奏四六擅长,故每为当时显贵所罗致,“所作大都工稳流丽,有汪藻、孙觌之余风”,(《四库全书总目》)。诗亦清新,《春日书怀》云:“人世逢春能几回,区区从使寸心灰。故园花柳应依旧,万里归思独上来。”惜流传不广,影响甚微。有《四库全书》本。

辟疫神方

辟疫神方

朝鲜王朝医学家许浚于 1613 年奉国王之命编撰的医书,收录了唐朝麻疹的治疗就诊情况。1613 年,叶草向国王报告,一种名为 “唐红瘟疫 ”的瘟疫正在夺去许多人的生命,他想根除这种瘟疫。“不幸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医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不能动用我们的双手,百姓死于此病,实在可怜,所以我向国王建议,让内务府大臣写一本医治的书,把各种经过试验的药方编成一本书,让人印刷再版。"叶诏在《光海君日記》中写道。赵王让何君等人迅速编纂了这本书。这一年的秋冬季,爆发了一场瘟疫,世人称之为麻疹,沙门氏菌病也时断时续地流行,据说从这时起,没有一年是不间断的,肃门城外堆满了死人的尸体。接受敕命后,何均与内科的医生们一起研究了疫病的原因和流行情况,并编写了一本关于瘟疫的诊治、预防方法和草药的书。这本书至今仍被中医用于预防和治疗猩红热。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元诗别集。1卷。黄庚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泰定四年(1327)自序。所收入诗篇是大致按体裁类编的,顺序是:古风、律诗、绝句。如果拿《月屋漫稿》与其他元人诗文集作比较,就会发现他与黄庚的另 一部诗集《月屋樵吟》、张观光的诗集《屏岩小稿》等书关系十分微妙。首先,它与《月屋樵吟》大同小异,《月屋樵吟》4卷是从近体到古体类编的,但如果把两书同类诗相比较,就会发现不但诗题基本一致,连在本类的顺序也是一样的,两书所收诗互有一些出入,总的看来,《月屋樵吟》比《月屋漫稿》存诗略多,但它们无疑是黄庚的同一诗集。其次,只要认真对照就会发现《月屋漫稿》与《屏岩小稿》内容完全一样,不但所收入的诗相同,编排顺序也并无二致。可以肯定,所谓张观光的《屏岩小稿》是1部伪书,全据《月屋漫稿》伪题而成。《四库全书总目》虽指出《月屋漫稿》中的《枕易》诗又见于《屏岩小稿》,但只认为是个别现象(诗篇目互见是古人诗集中较常见的),又误将《屏岩小稿》同时收入别集类。

秘钞问答

秘钞问答

秘钞问答,22卷,日本赖瑜撰,《大正藏》第79卷No.2536

大庄严法门经

大庄严法门经

二卷,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八千菩萨俱。文殊化现殊胜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令得顺忍。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上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

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