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庐精舍藏稿
作者:胡直
诗文集。明胡直(1517—1585)撰。三十卷,续稿十一卷。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罗洪先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他公开接受佛教“三界唯心”之观点,反对程朱“穷理致知”之学说。有《胡子衡齐》。是集为其门人郭子章所刻。直家泰和,西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亦不千里,故取“衡庐”名其书屋,亦因以名集。约万历间成书,三十八万二千余字。卷首有子章之原序与《衡庐精舍藏稿》及续稿目录。正文含赋一卷,古乐府一卷,古近体诗五卷,序、记等十九卷,杂著四卷,续稿含诗、赋一卷,文十卷,收其诗赋《双松赋》,《枯鱼过河泣》、《昭君怨》、《嘲梦四绝》,文《太极图说辨后语》、《游峨嵋山记》、《念庵先生行状》等作品。大抵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部分诗文颇含哲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笃实近理”,然亦指摘其部分文章“疾恶太严, 嬉笑怒骂”,“言之过欤”。有《四库全书》本。
章节列表
升序↑胡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潏水集
宋代诗文别集。李复撰。李复号“潏水先生”,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40卷。钱端礼于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所作的《书〈潏水集〉后》谓“其孙龟年、龟朋出遗集四十卷”,钱端礼原欲刊行,但不久奉祠而归,竟未如愿。直到淳熙十年(1183)十月,其孙钱象祖才在上饶郡任所刊行其书。本集原本散佚无存,以至后世谈论宋文者,竟不知其名氏。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始由《永乐大典》中辑其佚作,重编为16卷。其前8卷辑入奏疏、表、启、书牍、记、赋、辞、序、跋、说、铭、墓志铭及杂著等各体文章;后8卷为诗。卷末附钱端礼、钱象祖跋语及徐衡仲题诗。钱象祖跋称“其文章尔雅,其议论醇正”,而徐衡仲题诗也说:“潏水先生道可宗,清诗华藻亦云工。欲知派别从何出,具载邦君大集中。”试观其集中,文如《华阴遇雨记》、《竹声赋》等,描写景物绘声绘色、穷形尽相,而且意境幽深。其诗多酬唱应和及记游之作,但如《过方山峄》等诗,绘景写情亦颇有新意。
马王堆医书
指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1973年,在湖南长沙郊区的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医书,共14种。这些医学著作都是书写在丝帛或竹简上的,所以称为帛书或简书。原书都没有书名,也没有序言、后跋或作者名字,因此把它们统称为马王堆医书,或马王堆汉墓医书。这些书的成书年代,根据研究,有早有晚,但最晚的也是在秦末,即公元前三世纪初以前。这十四部书的书名经专家研究、分析和鉴定,分别给起了名字叫做《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导引方》、《胎产书》、《却谷食气》、《阴阳脉死候》、《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其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写本,共十四种。《导引图》是帛书上绘有彩色人形的运动姿势图,以各种各样的锻炼姿式进行活动,共44幅彩图。这种活动古代称为导引。《却谷食气》是叙述气功锻炼方法以达到长寿祛病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载有一些方剂,都是强壮身体、补益虚损的方子。《胎产书》则是有关胎产、十月养胎以及古代埋胎胞的方法。其他《十问》等三种,都是叙述古代房中术的内容。 这些医书所涉内容多样,文字比较朴素简炼,都是我国医学早期的著作,是《黄帝内经》著成以前的基础著作,说明后来的《内经》是在总结其前人的大量同类著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太素上清致帝君五神气法》述存思左目、右目、左手、右手和肺部五童子及身中三部二十四神。《太上七元九辰经洞房八解门玉字》述存思北斗九星之神。《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内篇》述存思北斗九星之神以解罪出过。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
托名许逊释。当与《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同时,出自元后。其目录与《经法》共。述宇宙本源、天人相副及《经法》要旨、体例。
杨柳青青
《杨柳青青》以北京海淀姑娘杨桂枝与青年军官赵自强及官家子弟甘积之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一出悲喜剧。歌颂了下层军官和普通民众的忠贞爱国,鞭挞了某些中上层军官和士大夫的自私虚伪,误国欺民。
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
《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是诺那呼图克图祖师于民国22年(1933年)11月,嘱南京弟子请王理成(王净圆)居士来京,由祖师口译、王居士笔受所翻译之《莲花生大士经传》,前后计四个月而成。这是在汉地首次翻译的莲华生大士传记。《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是由圆觉宗教传第十一代祖师移喜措嘉佛母(一心抄嘉金刚)所实录之莲师伏藏法要,而由八大伏藏大师之一的邬金林巴(乌简灵巴菩萨),在十四世纪时于莲师所授记的修行圣地“雅龙玻璃岩洞”所取出流通之伏藏教法。由于邬金林巴的《莲花生大师本生传》全文篇幅较长,或许是因初次对汉地介绍莲华生大士,故诺那祖师在口译时,对内容作了选择与摘要。因此,最早的书名是“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撮要”。王理成居士当时笔受时,白话文尚未普遍,因此现在看起来文字显得有些文言。在《莲华生大士应化史略》第十五章〈大师垂训示后之概略〉中,记载了莲师对藏王、后妃及臣民、弟子的殊胜开示。诺那祖师的口译采用了摘要、意译的方式,译文亦流露出祖师对于莲师所开示法要之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