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塘文集
作者:刘宰
宋代诗文别集。36卷。刘宰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所为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集中诗歌数量不多,以纵情山水,表达闲情逸致的作品为主,如《过剡溪》:“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又一湾。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但亦有感情深沉的悯世之作,如因嘉定二年(1209)大旱而作的《野犬行》:“野有犬,林有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本集的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十六年(1521)任佃刻、嘉靖八年(1529)王皋续刻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范仑等刻本。另有一种明代活字本刘宰文集,题为《漫塘刘先生文集》,但仅22卷,系赵葵所编。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师复文存
铁心编。一册。收录刘师复民国初年文章若干篇,主要内容为宣传无政府主义,兼及刘氏本人经历及无政府主义思想形成之过程。对了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及发展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广州革新书局1927年初版。
芦川归来集
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词三卷。宋张元幹撰。元幹诗虽在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已流行,但当时多以抄本传世。其集首次结集刊刻当在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元幹去世五十馀年之后,由其孙张钦臣主持,里人曾噩任编辑、校勘之责。全书凡十八卷,其中书启、古诗、律诗、赞序共十五卷,附《幽岩尊祖录》一卷,词二卷。元、明两代,张集流传不广。清初吴之振等编辑《宋诗钞》已云:“有《芦川归来集》十馀卷,得之书肆,废帙逸其大半,诗止六、七二卷。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编纂《四库全书》,其所收《芦川归来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得。馆臣所见张集系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抄本“但存五言律诗一卷、七言律诗一卷,而无古体及绝句,知非完善。……及考《永乐大典》所载,则所佚诸篇,厘然具在。今裒集成帙,与钞本互相勘校,删其重复,补其残缺,定为十卷”。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所排印之《芦川归来集》即据《四库全书》十卷本标校整理而成。另外《四库全书》存目中所列《别本芦川归来集》六卷,当系四库馆臣据以校十卷本之抄本。今人黄佩玉又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张诗九首,附于所著《张元幹研究》之中。
康德的知识学
《康德的知识学》是齐良骥未完成的遗著,齐良骥是著名的伊曼努尔·康德研究专家,倾毕生精力研究康德思想。该书只完成了原先构想中完整著作的感性、知性两编,共7章23节,但仍可独立成书,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该书是几十年研究康德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分析与证明,批判与另立学说,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据,同时不仅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研究,而更以康德哲学为根据,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很有价值,成为汉语康德研究中的经典。
倪焕之
长篇小说。叶绍钧著。载《教育杂志》1928年1—12期。以小学教师倪焕之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中国城乡生活面貌,反映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倪焕之是有理想有热情的进步青年,决心以教育救国。他中学毕业后即到乡村当了小学教师。不久,他和志同道合的新女性金佩璋结婚。倪焕之婚后初期生活很幸福,但其教育改革实验在封建势力阻挠下失败了,而金佩璋后来也变成一个旧式家庭妇女,这些都使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五四运动爆发后,倪焕之在革命者王乐山的指引下来到上海一女中任教,并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苦闷与失望之中,最后患病死去。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语言严谨纯朴,在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热情,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台案汇录戊集
本书分六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五集,称为「台案汇录戊集」。内容分三类:第一类海洋遭风事项,雍正与乾隆时期编入卷一、嘉庆时期编入卷二、道光时期编入卷三。第二类修造战船事项,乾隆时期编入卷四、嘉庆与道光时期编入卷五。第三类修造军装器械事项;统编入卷六(包括乾隆、嘉庆及道光时期)。书末附录有「正蓝旗汉军出演炮位数目清单」,内有「台湾铜炮」、「大台湾铜炮」及「小台湾铜炮」等名称并有「咸豊元年三月」字样,乃为咸豊年间所开列者。以上共计文案一百五十八案及附录清单一件,系由「明清史料」戊、己、庚三编选录编成。
象崖珽禅师语录
4卷, 清性珽说,益闻重刊。末附象崖珽禅师行状,象崖珽禅师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