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qK0中华典藏网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六qK0中华典藏网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qK0中华典藏网

仪礼【七】qK0中华典藏网

戴氏【德】丧服变除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一卷【通志略同】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马氏【融】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郑氏【玄】丧服谱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刘氏【表】後定丧服【隋志作丧礼】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按杜佑通典引刘表後定丧服文云父亡在祖後则不得为祖母三年以为妇人之服不可踰夫孙为祖服周父亡之後为祖母不得踰祖也又云既除丧有来吊者以缟冠深衣於墓受之毕事反吉又云君来吊臣主人待君到脱头絰贯左臂去杖出门迎门外再拜乃厌还先入门东壁向君让君於前听进即堂先哭乃止於庐外伏哭当先君止君起致辞子对而不言稽颡以答之qK0中华典藏网

蒋氏【琬】丧服要记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蜀志蒋琬字公琰零陵湘鄊人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命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卒谥曰恭qK0中华典藏网

王氏【肃】丧服要记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按王氏丧服要记孔氏正义杜氏通典多引之其鲁哀公葬父一篇散见羣书今会粹为一可以补永嘉薛氏孔子集语所未及文曰鲁哀公祖葬其父孔子问曰寜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後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贾於地故作桂树焉吾父生於宫殿死於枕席何用桂树为孔子问曰寜设三桃汤乎哀公曰不也桃者起於卫灵公有女乳母送新妇就夫家道闻夫死乳母欲将新妇返新妇曰女有三从今属於人死当卒哀因驾素车白马进到夫家治三桃汤以沐死者出东门北隅礼三终使死者不恨吾父无所恨何用三桃汤为孔子问曰寜设五谷囊乎哀公曰不也五谷囊者起伯夷叔齐让国不食周粟而饿于首阳之山恐魂之饥故作五谷囊吾父食味含哺而死何用此为孔子问曰寜设菰庐乎哀公曰不也菰庐起太伯太伯出奔闻古公崩还赴丧故作菰庐以障其尸吾父无太伯之罪何用此为孔子问曰寜设桐人乎哀公曰不也桐人起於齐人虞卿遇恶继母不得养父死不能葬知有过故作桐人吾父生得供养何用桐人为孔子问曰寜设魂衣乎哀公曰不也魂衣起苑荆於山之下道逢寒死友哀往迎其尸悯神之寒故作魂衣吾父生服锦绣死於衣被何用魂衣为郦善长谓孔子非璠璵送葬安用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於诬矣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射氏【慈】丧服变除图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五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陆德明曰慈字孝宗彭城人吴中书侍郎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慈吴齐王传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天子诸侯图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杜氏【预】丧服要集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袁氏【凖】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卫氏【瓘】丧服仪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刘氏【逵】丧服要记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逵晋侍中qK0中华典藏网

崔氏【游】丧服图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晋书崔游字子相上党人魏末察孝廉泰始初拜郎中年七十余犹敦学不倦撰丧服图行於世qK0中华典藏网

贺氏【循】丧服要纪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六卷【隋志旧唐志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谱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孔氏【伦】集注丧服经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陆德明曰集衆家注qK0中华典藏网

蔡氏【谟】丧服谱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旧唐志同】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环氏【济】丧服要略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孔氏【衍】凶礼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葛氏【洪】丧服变除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陈氏铨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刘氏【德明】丧服要问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六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裴氏【松之】集注丧服经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陆德明曰松之字士期河东人宋太中大夫西乡侯qK0中华典藏网

庾氏【蔚之】丧服要记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三十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宋员外郎散骑常侍庾蔚之撰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世要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费氏【沉】丧服集议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宋抚军司马费沉撰qK0中华典藏网

雷氏【次宗】畧注丧服经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释慧皎高僧传慧远讲丧服经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次宗後别着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因寄书嘲之曰昔与足下共於释和尚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称雷氏乎qK0中华典藏网

周氏【续之】丧服注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蔡氏【超宗】集注丧服经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刘氏【道拔】丧服经传注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陆德明曰彭城人宋海丰令qK0中华典藏网

张氏【耀】丧服要问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崔氏【凯】丧服难问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六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王氏【俭】丧服古今集记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三卷【旧唐志同】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图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原阙】qK0中华典藏网

【原阙】qK0中华典藏网

【原阙】qK0中华典藏网

田氏【僧绍】集解丧服经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司马氏【】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七録五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司马瓛齐散骑郎qK0中华典藏网

王氏逸丧服世行要记【旧唐书逸作逡之】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齐光禄大夫王逸撰qK0中华典藏网

楼氏【幼瑜】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幼瑜齐给事中qK0中华典藏网

刘氏【瓛】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沈氏【麟士】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袁氏【祈】丧服答要难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旧唐志同】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唐书赵成问袁祈答qK0中华典藏网

贺氏【游】丧服图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崔氏【逸】丧服图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裴氏【子野】丧服传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贺氏【瑒】丧服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何氏【胤】丧服治礼仪注【七录作士丧仪注】qK0中华典藏网

唐志九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何氏【佟之】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一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佟之梁尚书左丞qK0中华典藏网

皇氏【侃】丧服文句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答问目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十三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孔氏【智】丧服释疑qK0中华典藏网

七录二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谢氏【峤】丧服义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十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峤陈国子祭酒qK0中华典藏网

袁氏【宪】丧礼五服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七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隋书宪大将军qK0中华典藏网

王氏【隆伯】丧礼钞qK0中华典藏网

隋志三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张氏【冲】丧服义qK0中华典藏网

三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沈氏【文阿】丧服经传义疏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四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丧服发题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二卷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谢氏【徽】丧服要记注qK0中华典藏网

旧唐志五卷【注贺循书】qK0中华典藏网

qK0中华典藏网

按杜氏通典引丧服要记文云公子之二宗皆一代而已庶兄弟既亡之後各为一宗之祖也其下有徽注云母弟於妾子则贵於嗣子则贱与妾子同为庶故也既死之後皆成一宗之始祖即上所谓别子为祖也又要记下文云嫡继其正统者各自为大宗乃成百世不迁之宗也其下有徽注云贺公答庾元规云虽非诸侯别子始起是邦而为大夫者其後继之亦成百代不迁之宗郑玄亦云太祖谓别子始爵者也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愚谓是起是邦始受爵者又问别子有十人一族之中可有十大宗乎然贺答傅纯云别子为祖不限前後此为每公之子皆别也又要记云凡诸侯之嗣子继代为君君之羣弟不敢宗君君命其母弟为宗诸弟宗之亦谓之大宗死则为齐衰九月其下有徽注云母弟虽贵诸弟亦不敢服旣为宗主则齐衰九月其母小君也其妻齐衰三月如大宗也以母弟之贵故也又要记下文云若无母弟则命庶弟之大者为宗诸弟宗之亦如母弟则为之大功九月下有徽注云此大传之小宗也其母妻则无服女公子服宗亦与男同要记下文云此二宗者一代而已下有徽注云此二宗亦不得并故大传曰有大宗而庶小宗者有小宗而无大宗者公子之谓也qK0中华典藏网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六qK0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