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传奇
作者:佚名章节列表
升序↑- 板桥三娘子
- 补江总白猿传
- 曾季衡
- 车中女子
- 陈鸾凤
- 陈义郎
- 楚儿
- 崔护
- 崔慎思
- 崔书生
- 崔思兢
- 崔炜
- 崔玄微
- 崔张自称侠
- 邓厂
- 邓甲
- 定婚店
- 东城老父传
- 东阳夜怪录
- 窦乂
- 杜牧
- 杜子春
- 樊夫人
- 飞烟传
- 封陟
- 冯俊
- 冯燕传
- 负情侬传
- 高昱
- 古镜记
- 古岳渎经
- 郭纯
- 郭元振
- 何婆
- 红线
- 红线传
- 华州参军
- 画琵琶
- 霍小玉传
- 吉顼
- 嘉兴绳技
- 贾人妻
- 江叟
- 蒋武
- 金刚仙
- 京都儒士
- 昆仑奴
- 兰亭始未记
- 离魂记
- 李黄
- 李回
- 李勣
- 李俊
- 李謩
- 李庆远
- 李使君
- 李娃传
- 李卫公靖
- 李睍
- 李章武传
- 廉广
- 灵应传
- 刘崇龟
- 柳氏传
- 柳毅传
- 卢涵
- 庐江冯媪传
- 骆宾王
- 闾丘子
- 绿翘
- 马待封
- 马拯
- 卖䭔媪
- 妙女传
- 冥音录
- 南柯太守传
- 尼妙寂
- 聂隐娘
- 宁茵
- 裴谌
- 裴航
- 破镜重圆
- 齐推女
- 虬髯客传
- 却要
- 人虎传
- 任氏传
- 三梦记
- 僧侠
- 杀妻者
- 上清传
- 申屠澄
- 宋之愻
- 苏无名
- 孙恪
- 唐宝记
- 陶尹二君
- 田膨郎
- 田氏子
- 王积薪
- 王居贞
- 王生
- 王燧
- 王维
- 王之涣
- 王知古
- 韦皋
- 韦自东
- 维扬十友
- 温京兆
- 文萧
- 翁彦枢
- 无双传
- 吴保安
- 吴堪
- 吴全素
- 武瞾传
- 峡口道士
- 湘中怨解
- 萧旷
- 谢小娥传
- 秀师言记
- 许老翁
- 许栖岩
- 宣慈寺门子
- 薛昌绪
- 薛伟
- 薛昭
- 阎玄一
- 颜浚
- 阳城
- 杨娼传
- 杨叟
- 杨太真外传
- 杨虞卿
- 姚坤
- 姚氏三子
- 叶静能
- 叶限
- 义侠
- 莺莺传
- 元柳二公
- 苑抽
- 张藏用
- 张老
- 张利涉
- 张无颇
- 张住住
- 张鷟
- 长恨歌传
- 赵存
- 赵合
- 枕中记
- 郑德璘
- 中山狼传
- 周邯
- 周秦行纪
猜你喜欢的书
权书
1卷。苏洵撰。北宋兵学著作。《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权书序》)。该书十篇可分为前后两组。分心术、法制、强弱、攻守、用间、孙武、子贡、六国、高帝、项籍10篇,是军事理论书,也包含政论、史论。作者论述了将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指挥军队、分析敌情、措置强弱、进攻防守,也论及与军事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简略而精当。此书在《嘉祐集》卷二、卷三。《宋史·艺文志》将《嘉祐集》归入集部。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四种著录《上清三元玉简三元布经》 1卷。秋月观暎《三元思想の形成》指出本经盖《真诰》所引《三元布经》,属三元思想形成前之经。述上元检天大录、下元检地玉 文和中元检仙真书,皆有符箓。述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三元隐朝内仙上法,教人服、埋、焚符并存神诵咒。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大明春》等。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日本发现。内容为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文字却比吴承恩《西游记》简单得多,全书不过十二万字。前七卷与吴本前十五回近似,后三卷,与杨致和《西游记传》卷二第三回以后的情节基本一致。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西游记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研究特别是《西游记》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资料。
也是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加督都同知衔,守卫宫禁。永历帝流亡入缅甸,邓凯侍从左右。南明亡后,清廷以邓凯隶满洲镶黄旗,不受,旋入昆明普照寺为僧。邓凯还着有《滇缅日记》、《滇缅纪闻》、《遗忠录》、《求野录》等书,《也是录》自题曰《自非逸史》,专记永历帝流亡入缅事。起于永历十二年(1658年)永帝入缅启程,迄于康熙元年(1662年)缅王献俘,永历被杀。书中所记均为邓凯亲历之事,记永历帝被俘遇害事甚详。全书简明扼要,用纲目体,前有冥鸿子无益氏序。全祖望称其“质无虚语”,“但其责李定国似太苛”。而今本《也是录》于李定国军中事记载甚略,与全祖望之言不合。傅以礼认为,《求野录》于李定国事颇详,或本为一书,因辗转传抄,致互有详略,后人遂另标名目,岐而为二。《也是录》有《明季野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北京图书馆藏本《明季野史四种》传抄本、海盐朱氏旧藏《明季稗乘四种》抄本、吴江柳氏《明季野史杂抄》本、南京图书馆藏《三异词录》旧抄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已畦琐语
一卷, 清葉燮撰。治民有一定之法程则人知所遵而奸吏猾胥不敢上下其手同一事也赏则均赏罚则均罚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惩也乃有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者可不深思其故乎
如来兴显经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祖所译之如来兴显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