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榭山房集

作者:厉鹗
樊榭山房集

诗文别集。清厉鹗撰。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科,生平博冶群书,尤熟于宋事。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等。此集约十七万字。因所居取唐皮日休句题曰“樊榭山房”,即以名集。原集诗八卷,词二卷,续集诗八卷,北乐府一卷,小令一卷。鹗自编。文集八卷,为其门人汪沆编。另集外诗四卷,集外词五卷,集外曲二卷,为光绪间汪曾唯汇刻全集时编入。厉鄂以诗名世,编著《宋诗纪事》,影响甚远。其文富赡丰腴,章法严密,语言典雅。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的书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地下室人”的内心思想活动。该书描写一个虚构的、但作者认为他当时的社会不但可能,而且甚至必然存在的人物,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40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小说以悲观主义对抗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历史乐观主义,认为思想和感情经常处于矛盾状态。

麟原文集

麟原文集

元文别集。前集12卷,后集12卷,共24卷。王礼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刘定之序,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李祁序。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各12卷。前集卷1为碑,卷2为志,卷3为行状,卷4—5为序,卷6—7为记,卷8为表,卷9为传、赞,卷10为题跋,卷11为说,卷12为哀辞。后集卷1—4为序,卷5—7为记,卷8—9为铭,卷10为行状、祭文、书、启,卷11为说,卷12为杂著、词、题疏。卷末有孔公恂撰《王公墓志铭》。刘定之序称王礼作品“有掣碧海、弋苍旻之奇”,《四库全书总目》则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提法“与(王)礼文不甚似”。并指出:“(李)祁序称:其蔼然仁义之词,凛然忠愤之气,深切恳至,无不可人意者,斯得之矣。”总之,王礼的《麟原文集》所收入的作品是以义理见长,而不那么讲究文采与结构。本集传本较少,元明旧刻均未流传至今,善本仅有一二种清抄本行于世。

北泉草堂遗稿

北泉草堂遗稿

林士元撰,明代,诗文别集。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发现此书下卷。因书前奏表称道士臣荣,所以都误认为李荣是息斋道人,进而认为此书为息斋道人所著。白云斋《道藏目录详注》在《道德真经义解》下误抄为息斋李荣注,实乃错误。然《道德真经注》与《道德真经义解》之间存在异端有四:其一,《道德真经义解》分《道经》、《德经》共八十一章;而此书仅分《道经》、《德经》并无章次。其二,《道德真经义解》之旨在于: “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微”。认为《道德经》上、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极限,掌握它可以得道、治国、修身;而此书之旨阐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提倡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治。其三,《道德真经义解》认为“非常道,非常名,常者不变谓也”,又认为“谷神不死,神藏于体,犹山之藏谷,故曰谷神”。此书认为:“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非常名者,非常俗荣华之虚名也”,又认为 “谷空也”。其四,《道德真经义解》多散句,而此书似骈文,如此等等。说明此二书实非一人之作。《新唐书·艺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及唐末强思齐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对《道德真经注》都有记载和引用,因此学者认定此书为李荣著而于息斋道人《道德真经义解》无涉。后世学者认为此书阐述详实,对《道德经》的理解、解释均有独到之处。为唐以后研究《道德经》者引以为参考。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全一卷。北宋法贤译。属密教延命法之经典。略称延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佛在菩提道场时,应金刚手菩萨之请,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且金刚手、大梵天王、四天王等亦一一随喜宣说延寿之真言。又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善法方便陀罗尼经(译者佚名)、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译者佚名)、护命法门神咒经(唐代菩提流志译)等,亦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

大七宝陀罗尼经

大七宝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