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文韵府

作者:张英
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于康熙十三年(1674)开始编纂,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完成,耗时三十七年。是一部分韵编排的辞书。由张英等奉命编纂。“佩文”是清帝书斋名。该书分韵隶事。分韵隶事始于唐颜真卿的《韵镜源》,但该书已失传。元时作者颇多,而流传下来的有阴幼遇的《韵府群玉》,凌稚隆的《五车瑞韵》。《佩文韵府》以这两书书作为蓝本,作了较大的增补。《正集》及《拾遗》共二百十二卷。收入一万零二百五十七字,分一百零六韵,注明音训。词语按最下一字分韵排列,注明出处,不作解释。所引资料十分丰富。但引文错误较多。它主要是供在科举制度下作诗文辞赋时修饰词藻、采选典故之用。是韵文写作的参考书,作为韵书来讲,影响较为深远。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雨航杂录

雨航杂录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产而闲涉杂事。《四库全书》谓隆庆之间,士大夫好为高论,故语录说部往往滉漾自恣,不轨于正。时可独持论笃实,言多中理。其盛赞屈原、庄子、司马子长及相如之赋,李杜之诗,韩苏之序记“驰骋纵逸,天宇不能限其思,雄矣哉!”可谓知人赏才者。而云“宋儒之于文也,嗜易而乐浅,于论人也,喜核而务深,于奏事也,粗翘拂篴,贵直而少讽,所以去古愈远而不能经天下。”亦能一语中的。论养生:“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皆有所得。书后有汤显祖跋语,评价甚高。谓其有“殊绝秀卓,伟厉之资,无所不学,而学必深”等五大优点,故其文“极古今之变化,见天地之大全。”盖此集以汤氏跋文,附不朽云。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编首载元始天尊演说生死因缘,谓十方世界各有天堂净国,若有男女众人常礼十方应号天尊,即可现世获福,死后往生天堂乐土。其次各卷分别列举十方世界天堂乐国名称及其天尊、真人之名号,命众人依次归礼忏悔。又广说众生谤道毁经、不忠不孝、杀盗淫欲等种种罪恶报应,宣称众生之罪惟有忏悔,始可荡除。若为祖宗、父母或自身施舍资财,请师礼忏,则能去灾解冤,拔度先亡,利益见在。

梅花岭遗事

梅花岭遗事

黎士宏氏记史忠烈公可法殉扬州事,又《江南野录》、《南都纪略》等书,俱言史公遗骸葬梅花岭。己酉秋,予游广陵,曾寻其阡址,无所得。同游方君,方君从兄芷{移},俱赅博多闻,因为予述梅花岭掌故。史公身后,尚有伤心事,情节曲折哀艳。新朝监谤令严,时人类深讳不敢道。

粤游见闻

粤游见闻

清代禁毁古籍,一卷, 详述明王朝最后的时光,清兵屠金华督师阁部朱大典杀清贼数万逾月城破,督师阁部朱大典举家自焚殉国。

大集须弥藏经

大集须弥藏经

二卷,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声闻品第一,功德天女请问禅波罗密。佛为说出入息念。次得入四禅,入三三昧,满菩提分。若国土中有此福田,得十可爱乐法。得十殊胜利益。菩萨禅品第二,复说菩萨不堕二乘定聚。如实观察,得一切法无语言空三昧。犹如地藏菩萨,自在出入。利益众生。灭非时风雨品第三,功德天为地藏述其往昔誓愿,及述过去因陀罗幢相王佛所,授作世水宅心陀罗尼。复求地藏起悲愍心,地藏令其请佛演说水风摩尼宫陀罗尼。说已,大地震动。地藏亦说磨刀大陀罗尼。陀罗尼品第四,佛告须弥藏龙仙菩萨,令调恶龙。龙仙说咒,善住龙王广叹袈娑功德。若有国王恼乱服袈娑者,则致荒乱。此非龙过,然亦立誓说咒。次诸龙王亦各立誓,复说四咒。干闼婆仙亦说一咒。地藏复说幢杖大陀罗尼,无尽意复说幢盖摩尼愿眼大陀罗尼。文殊亦说能惧尸利子利奴大陀罗尼。观世音亦为弥勒说船华功德大陀罗尼。帝释问佛,何因何缘,诸龙损坏世间资财?佛答,贪力,瞋力,二种因缘。功德天以一斛器,盛诸种子,奉观世音。观音说咒加护,令其教化众生。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佛典注疏。唐昙旷著。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的注疏。本书认为修道必须“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正文前有作者自序,对研究法相宗的传承、智周的生平及著作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