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集

作者:胡炳文
云峰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胡炳文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胡炳文诗文集原为20卷,原本毁于元末战乱之中。明成化年间,后裔胡用光、胡濬等掇拾散佚,重编为《云峰集》14卷,刊行不久,板片又被毁于市火。胡濬之子胡琏复加搜求,又重编为《云峰集》10卷刊行,10卷本流传较广,有数种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所收《云峰集》也是10卷本。卷首有明正德二年(1507)林瀚序,正德三年汪循序,弘治元年(1488)陈音序,储巏序,弘治二年汪舜民序,胡炳文遗像及自赞等内容。卷1为书、论,卷2为记,卷3为序,卷4为题跋、字说,卷5为碑、墓志、传,卷6为上梁文、启,卷7为箴、铭、赋,卷8为诗、词,卷9为附录上,卷10为附录下。两卷附录收入了有关胡炳文的碑传书简等资料。卷末有明正德二年何歆跋,正德三年胡濬后序。胡文炳是理学家,他的文章平正醇雅,无宋人语录习气;他的诗颇入击壤集一派,但有些篇章仍然不失雅韵。

胡炳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清惠集

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 (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 (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 “苕溪五隐。”累官至工部尚书,谥号清惠。著有《刘清惠集》。本集为刘麟曾孙所编,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湖州知府陈幼学刊刻行世。共十二卷,包括诗二卷,奏疏、杂文九卷,附录一卷,附录也算入卷帙内;集前有朱凤翔序。序称“其文出入秦、汉,诗则骎骎韦、杜”,似有过誉之嫌;而称“其标格高入云霄,胸中无一毫芥蒂,故所发皆盎然天趣,读之足消鄙吝,”则较为实际。王世祯 《艺苑卮言》评其诗说:“刘元瑞诗,如闽人强作齐语,多不辨”。陈田 《明诗纪事》说,其 “所著兴趣天然,颇似击壤一派。”今观其集,其诗的确有些情趣,但精警不足,有的诗味甚少。刘麟的诗文集尚有抄本传世;一为明抄本,题名为《刘清惠集》,不分卷,十行,二十字,绿格; 一为清抄本,题名为《坦上翁集》 (亦不分卷)。

嘉定镇江志

嘉定镇江志

南宋地方志。宁宗嘉定六年(1213),知镇江府事史弥坚修,卢宪撰。原书30卷,今存22卷。镇江府治今江苏镇江。卷首为《郡县表》。分卷叙地理、风俗、攻守形势、田土、赋税、宫室、僧寺、道观、学校、古迹、公廨、刺守、宰贰、人物、祥异、杂录等内容。该志成书之后,其后历代目录书都较少著录该志。《嘉定镇江志》原本三十卷,现仅存二十二卷,附卷首一卷。

上清经真丹秘诀

上清经真丹秘诀

经名:上清经真丹秘诀。未着撰人。似出朴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乃南宋人所集。述地仙丹药之名号、治症、修炼次第及服食方法。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它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又有此名。 张恨水所著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在此诗歌的基础上改写的爱情小说,叙述出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

绘芳录

绘芳录

又名《红闺春梦》。章回小说。近代西泠野樵著。八十回。据书首光绪四年(1878)浙江始宁竹秋氏自序,知西泠野樵为竹秋氏别号,然真实姓名不可考。书叙祝柏青、陈小儒、王兰、江汉槎、云从龙、冯宝诸人,皆为名士,柏青与名妓慧珠相爱情深,但考中探花、授职编修直至擢官侍读,其父终不允柏青娶慧珠。慧珠悲而礼佛念经,立志修行,不久病殁,柏青极为哀伤。而小儒、王兰、汉槎、从龙由科举入仕,身居要职,均娶旧交名妓为妾。冯宝得柏青之助,为小黛赎身。后小儒、王兰、汉槎辞官回金陵,筑绘芳园以居,携妻妾名伶赏花吟诗,共享欢乐,且令人为园中男女一一画像。后柏青、冯宝亦辞官,从龙虽未离职,亦时往金陵与众人欢会。诸名士子嗣皆光宗耀祖,富贵累世。小说属“狭邪”一类,然与常见的以狎妓为题材之作相比,实有显著不同,不仅写名士与名妓相恋,更写重臣娶妓退隐林下的风流生活。语言流畅,艳而不亵,但头绪纷乱,缺乏剪裁。有光绪四年申报馆初版石印本、光绪二十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民国间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近有199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排印本。

至正直记

至正直记

元代笔记。4卷。孔克齐撰。又称《静斋至正直记》或《静斋类稿》。撰成于至正年间,故名。四卷,有《粤雅堂丛书》本。 《学海类编》本作五卷,题作《静斋直记》。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庄敏、顾新校点本。其内容相当庞杂,“凡所见闻,可以感发人心者;或里巷方言,可为后世之戒者;一事一物,可为传闻多识之助者,随所记而笔之,以备观省,未暇定为次第也。”(《至正直记》自序)本书记述了不少有关当时政治、经济、习俗等等。此书是作者元末避兵四明时所作。书中记载了许多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还有书画、文物收藏和有关诗词本事等内容,多为作者所见所闻,其中不乏怪诞不经、因果报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