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文

- 姓名:胡炳文
- 别名:字仲虎,号云峰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徽州婺源(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250
- 逝世日期:1333
- 民族族群:
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安徽)人。吴澄曾荐之于朝,不就。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调兰溪州学正,未赴。年八十四卒,集贤院札谥文通先生。他以《易》名家。尤潜心朱熹之学,作《四书通》。他在《答陈栎书》中说:“我辈居文公乡,熟文公书,自是本分中事。”其诗论坚持理学家的传统观点,在《草堂学稿序》中说:“纵迫曹、刘,何补于格致诚正。纵迫谢、鲍,何补于修齐治平。”持论偏颇。他的散文平正醇雅,无宋人语录方言皆入笔墨的习气,有时也略加藻饰,如《送文公五世孙序》、《与吴草庐书》、《环绿亭记》。诗近《击壤》一派,但如《北寺昏钟》、《濠观亭》、《拜岳鄂王墓》等诗则富于情韵,时露性灵。明汪循后序说《拜岳鄂王墓》流露了作者“平生不可告人”之“大节”,其实就是故国之思,尾联“坟畔休留桧,行人欲斧之”,为一篇警策,与后人咏岳飞诗“吾到墓前愧姓秦”异曲同工。他有时在诗中颠倒词序,故作兀句,如“小亭红瞰碧波心”之类,似黄庭坚诗的句法。集中存词三首。著有《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四书通》二十六卷、《纯正蒙求》三卷、《云峰集》十卷。生平事迹见《云峰胡先生行状》(正德刊本《云峰文集》卷九)、汪幼凤《胡云峰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一)、《元史》卷一八九、《(弘治)徽州府志》卷七、《南畿志》卷五五、《元儒考略》卷二、《宋元学案》卷八九、《新元史》卷二三四。
猜你喜欢的书
犯人
《犯人》精选10位日本文学大师的11则推理小说,包括太宰治《犯人》、芥川龙之介《丛林中》《报恩记》、佐藤春夫《娘》、久米正雄《嫌疑》、谷崎润一郎《路上》、泉镜花《外科室》、冈本绮堂《白发鬼》、夏目漱石《古琴幻音》、幸田露伴《蹊跷》、森鸥外《高濑舟》。 太宰治的名篇《犯人 》中,当犯罪意识涌起的那一瞬间,就已走入囚牢;谷崎润一郎的《路上》,开创了推理作品中的概率杀人手法;芥川龙之介的《丛林中》,由黑泽明改编为电影《罗生门》;森鸥外的《高濑舟》中,在驶向罪恶之岛的高濑舟上,人们探究着何为犯罪真相…… 他们以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演绎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些作品因此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大师创作生涯中极为罕见又十分重要的名篇。这些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将日本推理小说推上了新的高峰。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要略》注本。22卷。元赵良仁(以德)衍义,清周扬俊(禹载)补注。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周氏于《金匮》注本中,尤服膺于赵氏《金匮要略衍义》,赞誉其书“理明学博,意周虑审”。但因未见刊本传世,而周氏所见之传本,又有遗编、缺注等情况,遂予补注。注文较为详明,立论多采喻嘉言之学术见解予以融会,并结合《内经》等典籍多所阐论发挥。由于此书以赵书为蓝本,另增周注,故名“二注”。周氏亦以原《金匮》整理本23~25卷,“俱有方无论”,故遵赵氏原编而未予注释。其学术指导思想,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 “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此论反映了周氏此编具有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种清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
五行大义
隋朝阴阳学家肖吉的著作。《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艺文志》都在五行类著录5卷。《四库全书总目》附录《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称此书“博采经纬,搜穷简牒,略谈大义”。此书共分5卷24篇40段,卷1有释名、辩体性、论数;卷2有论相生、论配干支、论相杂、论德、论合、论扶抑、论相克、论刑、论善、论冲破;卷三有论杂配;卷四有论律吕、论七政、论八卦八风、论性情、论治政;卷五有论诸神、论五帝、论诸官、论诸人、论禽虫。此书重点宣扬五行本原论,认为五行是“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把阴阳五行与象数和龟筮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以象数、占筮为依据的神秘思想体系,在政治上为隋朝统治者服务。
语林
又名《裴启语林》、《裴子语林》。笔记。轶事小说集。十卷。东晋裴启撰于隆和年间(362—363)。记述汉魏以降至东晋帝王将相及士大夫的言谈轶事。《世说新语》多有采录。晋尚玄谈,《语林》一出,风行一时。后因所载谢安言语不实,为安诋毁,渐告消佚,亡于隋。后世有辑本多种,鲁迅《古小说钩沉》综收众本,最为完备。《语林》所录,多为片断,文不成篇,然足以揭示社会名流生活、精神面貌。如《捉刀人》、《佯眠藏诈》道出曹操残忍、诡诈之态。又《王子猷雪夜访戴》,短小精悍,中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句,读来脍炙人口。《王敦与世儒议下都》、《羊稚舒冬月酿酒》、《陆士衡与潘安仁》等篇则寓意较深。
酒侠神医
《酒侠神医》1950年7月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全文五万字。为民国作家还珠楼主所著武侠小说。全书共四章。
丛林公论
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关释儒之随笔论集,凡七十余项,一万余言。禅籍志卷下谓本书之内容研究精密,识见高明,论点公允,且其序文亦堪称绝唱,唯书中所举先儒文词之得失,颇有不当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