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楼集
作者:程钜夫
元代诗文别集。30卷。程钜夫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至正六年(1346)欧阳玄序,明洪武年间彭从吉序,至正十四年李好文序,《元史》本传,程世京(程钜夫诸孙)撰《雪楼年谱》。据诸序,可知今存30卷本《雪楼集》的编刊过程是:程钜夫去世后,由其子程大本辑录诗文,编为45卷文集,请揭傒斯校正,并缮写收藏于家。至正四年,由程世京执至京师,请欧阳玄、李好文写了序。至正十八年由海路携《雪楼集》南抵于福建,并由程世京、揭汯重编为30卷。至元二十三年刻于建阳,仅成前10卷,书肆就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全帙始获刊行。今存《雪楼集》30卷就源于洪武刊本。卷1—9均为《玉堂类稿》,所收主要为应制之作及朝廷典册,卷10为《奏议存稿》,卷11—13为记,卷14—15为序、引,卷16—22为碑铭,卷23为铭、箴、赞、说等,卷24为题跋,卷25为题跋、杂著,第26—30为诗,诗未按体裁类编,卷30最后是词。卷30附有1则识语,说明刊刻过程,并提到奉礼部勘合,取《雪楼集》“以补书府之阙”。卷末为附录,收有揭傒斯撰《程公行状》、危素撰《程公神道碑铭》、吴澂撰《晋锡堂记》、欧阳玄等人撰《程公小像赞》等一组有关资料。程钜夫的文章比较拘谨,那是因为受到题材及作者身份的限
章节列表
升序↑程钜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皇朝经世文五编
《皇朝经世文五编》三十二卷,署名求是斋,生平不详
紫岩易传
南宋张浚撰。十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九卷解说经传,末一卷为《读易杂说》。《四库全书提要》云:“其曾孙献之《跋》云:‘忠献公潜心于《易》,尝为之传,前后两著稿,亲题其第二稿云:此本改正处极多,绍兴戊寅四月六日,某书始为定本矣。献之尝缮录之,附以《读易杂说》,通为十卷,藏之于家。’据此,则《杂说》一卷似献之所续附。然考献之是《跋》在嘉定庚辰,而朱子作浚《行状》已称有《易解》及《杂说》共十卷,则献之特缮录而已,未尝编次也。其书立言醇粹,凡说阴阳动静皆适于义理之正。末一卷即所谓《杂说》,胡一桂议其专主刘牧。今观所论河图,信然。朱子不取牧说,而作浚《行状》但称‘尤深于《易》、《春秋》、《论》、《孟》’,不言其《易》出于牧,殆讳之欤?”
大金吊伐录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天会三年(1125)四月再举伐宋,五年(1127)灭北宋立伪楚,直至宋高宗南渡期间金所有国书、誓诏、册表、文状、指挥牒檄之类,均按年月排比,具录原文,首尾连贯。后附有降封宋徽宗、宋钦宗为昏德公、重昏侯和辽天祚帝为海滨三的诏书及他们的上表。保存了当时不少原始资料。所录与《三朝北盟会编》详略互见。可互校对缺讹,补充正史之不足。是研究金史和宋金关系史的重要史料。今通行本系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墨海金壶》本、《四部丛刊三编》本、《国学文库》本等,各互有出入,可相互参照。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二卷,明大佑集,德海音释,德祥跋,允中跋。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
须达经
全一卷。南朝齐时求那毗地译于永明十年至建武二年(492~495)。又称须达长者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佛陀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宣说布施之法,谓布施不在于施物轻重,而系以信乐施、随时施、自手施、往而施与、知有行果报而行施与等五事为如法布施之关键。又布施金银尚不及持戒、皈依三宝、行慈心布施等之殊胜,而更殊胜者,则为观一切诸法之无常、苦、空、无我。本经之同本异译有长者施报经、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中阿含卷三十九须达哆经、增一阿含第二十七品之第三、第四、第五等三经、增支部9.20 Vela^ma 经等。其中以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最为简要,其余四本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