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诗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浑州须城人。元丰年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书分一百卷,收录了从不那么可靠的陶唐直到五代时的作品。分十二类:①郊庙歌辞,祭祀用。祭天地、太庙、明堂、藉田、社稷。②燕射歌辞,宴会用。③鼓吹曲辞,使用短箫铙鼓的军乐。④横吹曲辞,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⑤相和歌辞,是丝竹相和的汉代街陌讴谣;⑥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都是古调及曹操、曹丕、曹睿所作。⑦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朝飨,杂舞用于宴会。⑧琴曲歌辞,有五曲、九引、十二操。⑨杂曲歌辞,内容不一,兼收并载,故称杂曲。⑩近代曲辞,也是杂曲,因产生于隋唐时代,故称近代。(11)杂歌谣辞,是徒歌、谣、谶、谚语。(12)新乐府辞。是唐代新歌,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在排列上,先列古辞,后附文人拟作。于每类作品之前,写有总序,叙述源流;在每种曲辞之中也加上了题解。《四库全书总目》评:“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是最完备的乐府诗集,保存了极丰富的乐府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 郊庙歌辞一
- 卷二 郊庙歌辞二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 卷四 郊庙歌辞四
- 卷五 郊庙歌辞五
- 卷六 郊庙歌辞六
- 卷七 郊庙歌辞七
- 卷八 郊庙歌辞八
- 卷九 郊庙歌辞九
- 卷十 郊庙歌辞十
- 卷十一 郊庙歌辞十一
- 卷十二 郊庙歌辞十二
- 卷十三 燕射歌辞一
- 卷十四 燕射歌辞二
- 卷十五 燕射歌辞三
- 卷十六 鼓吹曲辞一
- 卷十七 鼓吹曲辞二
- 卷十八 鼓吹曲辞三
- 卷十九 鼓吹曲辞四
- 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
- 卷二十一 横吹曲辞一
- 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
- 卷二十三 横吹曲辞三
- 卷二十四 横吹曲辞四
- 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
- 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
- 卷二十七 相和歌辞二
- 卷二十八 相和歌辞三
- 卷二十九 相和歌辞四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 卷四十 相和歌辞十五
- 卷四十一 相和歌辞十六
- 卷四十二 相和歌辞十七
-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
- 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
- 卷四十五 清商曲辞二
- 卷四十六 清商曲辞三
- 卷四十七 清商曲辞四
- 卷四十八 清商曲辞五
- 卷四十九 清商曲辞六
- 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
- 卷五十一 清商曲辞八
- 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
- 卷五十三 舞曲歌辞二
- 卷五十四 舞曲歌辞三
- 卷五十五 舞曲歌辞四
- 卷五十六 舞曲歌辞五
- 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
- 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
- 卷五十九 琴曲歌辞三
- 卷六十 琴曲歌辞四
- 卷六十一 杂曲歌辞一
- 卷六十二 杂曲歌辞二
- 卷六十三 杂曲歌辞三
- 卷六十四 杂曲歌辞四
- 卷六十五 杂曲歌辞五
- 卷六十六 杂曲歌辞六
- 卷六十七 杂曲歌辞七
- 卷六十八 杂曲歌辞八
- 卷六十九 杂曲歌辞九
- 卷七十 杂曲歌辞十
- 卷七十一 杂曲歌辞十一
- 卷七十二 杂曲歌辞十二
- 卷七十三 杂曲歌辞十三
- 卷七十四 杂曲歌辞十四
- 卷七十五 杂曲歌辞十五
- 卷七十六 杂曲歌辞十六
- 卷七十七 杂曲歌辞十七
- 卷七十八 杂曲歌辞十八
- 卷七十九 近代曲辞一
- 卷八十 近代曲辞二
- 卷八十一 近代曲辞三
- 卷八十二 近代曲辞四
- 卷八十三 杂歌谣辞一
- 卷八十四 杂歌谣辞二
- 卷八十五 杂歌谣辞三
- 卷八十六 杂歌谣辞四
- 卷八十七 杂歌谣辞五
- 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
- 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
- 卷九十 新乐府辞一
- 卷九十一 新乐府辞二
- 卷九十二 新乐府辞三
- 卷九十三 新乐府辞四
- 卷九十四 新乐府辞五
- 卷九十五 新乐府辞六
- 卷九十六 新乐府辞七
- 卷九十七 新乐府辞八
- 卷九十八 新乐府辞九
- 卷九十九 新乐府辞十
- 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郭茂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柏拉图的<智者>
《柏拉图的<智者>》是海德格尔于1924—1925年冬季学期在马堡大学所举行的讲座课的内容。全书共81节,由“预备思考”(Vorbetrachtung, §1-3)、“引导部分”(Einleitender Teil, §4-26)、“过渡”(Überleitung, §27-32)、“主要部分”(Hauptteil, §33-81)这样几个大部分构成。 在“引导部分”中(共23节),海德格尔主要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第十卷(6-7章),《形而上学》第一卷(1-2章);“主体部分”(共49节)则是对柏拉图《智者篇》的详细研读。 海德格尔之所以花那么大的篇幅来阐释亚里士多德,那是因为他基于解释学原则,把亚里士多德视为理解柏拉图的起点(Ausgang),通达柏拉图的唯一门径;该书中的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思想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对柏拉图晚期对话《智者篇》的解读,更是清晰地展露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双重主题“是”(Sein)与“真”(Wahrheit)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同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Sein und Zeit之间的内在关联。无论是在时间上(Sein und Zeit虽首次发表于1927年春,但其实际完成时间为1926年4月左右),还是在内容上,该书都可视为Sein und Zeit的序曲,这对于理解Sein und Zeit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殷夫选集
殷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浙江象山人。现代诗人。本选集收诗歌35首诗,选自鲁迅所保存的殷夫的 《孩儿塔》手稿(全部共65首);小说和速写4篇。
英云梦传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三生姻缘》、《英云三生梦传》,八卷十六回。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 “扫花头陀剩斋氏评”,题署说明作者为苏州人, 字松云,号九容楼主人,姓名与生平待考。卷首有剩斋氏《弁言》,《弁言》写于癸卯之秋,今存版本标明刊刻年月的最早的是嘉庆十年,此前癸卯年有康熙二年、雍正元年和乾隆四十八年,从书的内容和文笔看,不会是康熙年间的作品, 《小说字汇》又未载,可能性最大的是写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书叙唐德宗年间,苏州府秀才王云,游虎丘遇一美女,一见钟情。后去杭州进香,又见此女,拾得其所遗诗帕,知其为吴氏女梦云。寻访中误入福云庵,遇美尼慧空欲以终身相托,王云仅与之结为姐弟。乃托名云章入吴府为记室,欲与梦云通意,未遂。出赴乡试,途中遇盗。盗首曾受王云之惠,善待之。得识其义女英娘,二人私订终身。
大黑天神法
大黑天神法,一卷,唐神恺记,日本佚名题记,快瑜题记,智好题记,快道题记。
法华经授手卷首
法华经授手卷首,一卷,清智祥撰并序,余云祚序,金简序,熊震序,廖联翼序,凡例大意,宏传序注。
法澜澄禅师语录
清原澄说,清杲编。二卷。卷上收,住荆州天王禅寺、当阳度门禅寺语录。卷下收住荆州菩提场、报恩禅寺语录、机缘、入室、偈颂、佛事、塔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