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风月谈
作者:鲁迅
兴中书局1934年12月出版。收入1933年6月至11月写作的杂文64篇。《前记》说明文集题名的来由,即因《申报·自由谈》刊出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作者便借谈社会“风月”而寓写政治“风云”,展开广泛的社会、文化批评,深刻揭露文化“围剿”下形形色色的社会陋习与文坛怪象。《诗和豫言》、《晨凉散记》等,或取材于历史记载,或借用译文典故,影射喻写了对人民施行疯狂镇压的统治者日暮途穷的没落心理;《华德焚书异同论》、《后记》等,抨击法西斯主义者查禁进步报刊、封闭书店、逮捕作家、杀戮青年的种种暴行;《二丑艺术》、《帮闲法发隐》等,活画出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帮闲”们的无耻嘴脸;《吃“白相饭”》、《揩油》、《我谈“堕民”》等,批判了奴才无赖自甘堕落的恶习与小市民阶层愚昧落后的心态;《序的解放》、《登龙术拾遗》、《“商定”文豪》等,则嘲讽了投机无行的无聊文人。另有一组关于《庄子》与《文选》之争的文章,也表现了作者反对复古倒退、不断变革现实的斗争精神。集内作品多具有强烈的论战性和鲜明的形象性,由小见大,寓意深远,体现了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斗争的特色。
章节列表
升序↑- 前记
- “抄靶子”
- “吃白相饭”
- “感旧”以后(上)
- “感旧”以后(下)
- “滑稽”例解
- "揩油"
- “商定”文豪
- “推”的余谈
- “中国文坛的悲观”
- 帮闲法发隐
- 备考:《庄子》与《文选》(施蛰存)
- 别一个窃火者
- 备考:推荐者的立场(施蛰存)
- 查旧帐
- 备考:致黎烈文先生书(施蛰存)
- 晨凉漫记
- 吃教
- 冲
- 答“兼示”
- 打听印象
- 登龙术拾遗
- 电影的教训
- 二丑艺术
- 反刍
- 各种捐班
- 关于翻译(上)
- 关于翻译(下)
- 古书中寻活字汇
- 归厚
- 豪语的折扣
- 喝茶
- 华德保粹优劣论
- 华德焚书异同论
- 黄祸
- 禁用和自造
- 看变戏法
- 推
- 外国也有
- 为翻译辩护
- 文床秋梦
-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 我谈“堕民”
- 新秋杂识(一)
- 新秋杂识(二)
- 新秋杂识(三)
- 序的解放
- 野兽训练法
- 夜颂
- 由聋而哑
- 智识过剩
- 中国的奇想
- 中国文与中国人
- 重三感旧
- 男人的进化
- 踢
- 同意和解释
- 四库全书珍本
- 谈蝙蝠
- 诗和豫言
- 双十怀古
- 秋夜纪游
- 青年与老子
- 爬和撞
- 扑空
- 难得糊涂
- 偶成
- 礼
- 后记
猜你喜欢的书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Verfalleiner Fami-lie)。情节发生在1835~1876年,以大商人布登勃洛克一家从盛到衰,直到灭亡的过程为发展的基础。这个家庭是吕贝克城的望族,在前期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极高的社会声望。祖父老约翰代表着这个家族的黄金时代,小说开始时他从一个没落的富户手里买了一座豪华的住宅,亲友们纷纷祝贺他们乔迁之喜。布登勃洛克公司传到父亲手里,在和暴发户哈根斯特罗姆的竞争中遇到重重困难。小约翰苦心经营,总算保持住了家庭原有的财产。儿子托马斯当了公司主人以后,布登勃洛克家族和哈根斯特罗姆家族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托马斯一开始取得了某些胜利,在竞选参议员时击败了哈根斯特罗姆家族的赫尔曼。但这不过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回光返照,他们终遭惨败。祖父传下来的那座豪华的住宅终于转到哈根斯特罗姆家族手中。托马斯死后,布登勃洛克家族已名存实亡,经济上完全破产,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任何地位。最后一代人汉诺生来懦弱,根本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法则,小说以他的夭折结束。
落叶
散文集。徐志摩著。1926年6月北新书局出版。收《落叶》、《青年运动》、《话》、《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海滩上种花》等8篇散文。书前有《序》。书中8篇文章,其中有3篇是讲演稿。作者对于这第一本散文集,自谦地说:“我印这本书,多少不免踌躇。这样几篇杂凑的东西,值得留成书吗?”(《序》)作者认为,只有《落叶》一篇,多少有点分量,或许值得留存,其他几篇,“不是质地太杂,就是笔法太乱或是太松”。《落叶》中的散文,杂谈性的文字较多,充满着理想和激情。这些写于刚回国后的作品,表示了徐志摩的政治理想: 中国建成一个欧美式的社会。在《落叶》这篇讲演中,他说:“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人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这是政治性预言,这婴儿是指一次大的革命,他在盼望着一次法国式的大革命。徐志摩的理想终于幻灭了。《落叶》被称为徐志摩“浪漫期”的作品,在杂谈之中,充满了幻想和激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思想的驳杂和幼稚。他不是思想家,却脱口而出地议论政治和时事; 他不是学者,却常常借题发挥讲艺术,讲外国作家。徐志摩曾引用他的友人的话说:“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为诗人; 思想之杂,使他不能为文人。”徐志摩承认,说这“真的辣入骨髓的看透了我”。但是必须看到,《落叶》真实地反映了20年代初徐志摩的思想,那种杂谈式的散文,虽则驳杂,读来却亲切有味,诗人的激情,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时的徐志摩,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还不够理解,他那不能实现的、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还没有破灭,一股激情还是相当感人的。《落叶》曾多次再版,后被陆小曼编入《徐志摩全集》,迟至1983年10月才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
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
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撰人不详。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言学习《净明法》之弟子入道修行阶次及净明要旨。要求净明弟子至心行持忠孝、炼形、救度三事,不得邪淫谄曲,轻道慢法。又要求弟子置一小册,日录所为,自省欺心之事。书中列举受《净明法》音应遵行之十项守则。此书体例类似《灵宝净明黄素书》卷首之〈黄素书入道品〉。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
《洞真太上仓元上录》,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南北朝。《无上秘要》卷四十七已引此经。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论述修善要法。认为天地含育苍生,入禀自然元气而成,若修善积德,即能保其元气而长生,若作恶不悟,则失元气而死。又称修道之途分为上中下三阶,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各有经戒十二部,一曰自然玉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像、五曰谱录、六曰戒律、七曰威仪、八曰方法、九曰术数、十曰记传、十一曰赞颂、十二曰表奏。修道者应按阶修行,求善避恶,少私寡欲。若能精心修习三洞十二部经戒,坚持不变,即可上登三清。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
宋从义撰并序,赵时逢题记。玄义注三卷,文句注七卷,止观注四卷,内题天台三大部补注。前附箇条二卷。法华三大部补注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册。本书补注智顗之法华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及荆溪湛然注释三大部所作之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中所缺略者。前三卷内容系补注玄义及释签,列举‘释签云台岭’以下五百五十余项。第四卷至第十卷补注法华经、法华文句及法华文句记,列举‘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以下一千五百十余项。十一卷至十四卷补注摩诃止观及止观辅行传弘决,列举‘辅行云济行之教有宗信教堪辅行’以下八百五十余项。此外,同为法华三大部之注释书另有南宋法照撰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册,系援引经说及天台一家之祖释,而加以补释。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