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山人集
作者:黄省曾
三十八卷。明黄省曾 (1490—1540)撰。黄省曾,字勉之,吴县 (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尝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拜李梦阳为师,学习写作诗文。以任达跅弛终其身。著有 《五岳山人集》、《西详朝贡典录》。是集凡三十八卷。诗赋十八卷,杂文二十卷。前有王世贞序,称其“古今体诗都出自六六、三唐,于他文亦推许甚至。”又说:“勉之诗如假山,虽尔华整,大费人力”。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诗品太庸俗,沙砾盈前,无金可采”。今观其集,两家之说均欠公允。其诗状物写景,时有雅思,如《游清凉山》:“旧刹欢新陟,凉台得暖攀。殿悬秋蔼树,江吐夕阳山。法食供游馔,林杯悦旅颜。无劳支遁马,碧草步人还。”即写得清新雅致,颇有新意。其抒怀之诗,也时见佳句。省曾亦善文。其文宗六朝,多对偶之句,辞采也较华美。除此本外,另有嘉靖年间刻本,凡三十八卷,存世。
章节列表
升序↑- 五岳山人集卷第一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
- 五岳山人集卷第四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五
- 五岳山人集卷第六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七
- 五岳山人集卷第八
- 五岳山人集卷第九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一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二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三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四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五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六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七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八
- 五岳山人集卷第十九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一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二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三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四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五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六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七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八
- 五岳山人集卷第二十九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一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二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三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四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五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六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七
- 五岳山人集卷第三十八
猜你喜欢的书
仙传外科集验方
仙传外科集验方,明初赵宜真编撰。焦竑《国史经籍志》着录作十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卷首有洪武戊午年(1378)赵宜真及吴有壬序文,谓此书原为杨清叟所述,后辗转授予赵宜真,赵临终时嘱其门徒刊印行世。全书分为十三品类,分别论述救治各种内外科疾病及杂症之方,尤以论治外科痈疽疗疮等病为主。书中所收药方四百余首,除传统验方外,亦广采民间验方,为一部有临床实用价值之外科专著。此书编者原阳子赵宜真,为元末明初净明道第四代宗师。书末附录《力到行方便文》,劝人广行济危救难,布施戒杀等善事。可见此书之编辑刊行,表明净明道注重行善济世。
彭祖摄生养性论
彭祖摄生养性论,撰人不详。其部分内容见于《抱朴子内篇》,似为六朝或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篇言摄生之道,谓柔弱忧畏者神强,鼓怒骋志者气强:「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人之思虑言行,衣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不可过极,极则伤生。是故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及极,寒而后衣,热而后解,不甚饥,不过食,不甚劳,不过逸,冬不极温,夏不极凉……一切皆得中不偏,则可保五脏魂魄不受损伤。
扁鹊心书
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 (附 “神方” 1卷),据窦氏自序称,他初学医时曾博览方书,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的著述,后遇“关中老医”,认为窦氏所学并非岐黄正派,经指点后,遂以《内经》为医学正传,后撰写此书,托名为扁鹊所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内容,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戒用寒凉之剂;卷中、卷下列述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疠风、水肿、消渴、厥证、黄疸、肠痈、肠痔、膏肓病等等
铁眉三巴掌禅师语录
铁眉三巴掌禅师语录,一卷,明铁眉号三巴掌说,性养、性亮录,附文安之巴掌歌。南岳下第二十九世,嗣聚云真。三巴掌,俗姓李,自号三巴掌,赵州柏乡(今属河北省)人。三巴掌自幼聪明,好学不辍。初闻佛号,自觉归佛愿往。少年出家后,钻研佛法尤勤,昼思夜往,颇就疑难求师闻道、自闭独出个人见解。后就平生研习所得,以语录体将其整理成书。书中详载精言妙语,自有独到之处。通过语录之书,大体可了解三巴掌治学精神和所学之长。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甲申刊本。
唯心集
唯心集,一卷,清乘戒著并序。
大乘二十颂论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略明第一义无生,随转而无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