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黄省曾
  • 姓名:黄省曾
  • 别名:字勉之,号五岳山人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490
  • 逝世日期:1540
  • 民族族群:

黄省曾(1490~1540)明代诗文作家。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年青时喜爱购书,知识较为渊博。其乡前辈王鏊、杨循吉,皆为之延誉。嘉靖十年(1531)举于乡。后累次参加会试,皆落第,但其交游日广。曾从王守仁、湛若水学。李梦阳以诗雄于河雒,他北面称弟子。李梦阳就医京口,他往候后拜授其全集以归。著述甚丰,有《五岳山人集》38卷、《骚苑》3卷、《养鱼经》、《稻品》等6种、《西洋朝贡典录》3卷,编纂有《名家诗法》8卷。他描写景观,时有雅思,如《游清凉山》:“旧刹欢新陟,凉台得暖攀。殿悬秋蔼树,江吐夕阳山。法食供游馔,林杯悦旅颜。无劳支遁马,碧草步人还。”时人评其诗作“凡象外难摹之景,必铸以新范”。虽不免有些过誉,却道出他的艺术追求。他的抒怀之作,亦有类似特点。在其写景抒怀的诗歌中,时见佳句,象《越江渡》:“江碧天光定,林红春色流”。《答人》:“黄鹄将心换,丹砂夺鬓迴”。《遣兴》:“浮云不寄览,芳草自为年”。《夜思》:“梦积俱缘想,愁来若解寻”。《客中》:“遇柳为离树,逢楼是别城”,恰如其侄黄河水所说,有些“神诣”之处。他亦善文。文学六朝,多偶对之辞,词采也较为华美。

猜你喜欢的书

百家姓考略

百家姓考略

《百家姓考略》是清代学者王相所作的考证《百家姓》的著作

中国通史(第六卷)

中国通史(第六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下)》本书上册分为甲、乙、丙三编,甲编序说叙述了有关隋唐时期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研究概况;乙编概括而系统地论述了隋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勾划了隋唐历史发展的主线;丙编典志对隋唐时期重要的典章制度,如赋税、户籍、田制、兵制、官制、科举制度、刑律、婚姻礼俗等都作了精到的专题论述。本书下册主要是隋唐时期的人物传记和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诸科发展概况论述。本书收录了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人物以及著名的经济家、史学家、文学家、佛学家、科学家、画家、书法家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多方位地生动地展示了隋唐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景祐新修法宝录

景祐新修法宝录

凡二十一卷。北宋吕夷简等奉敕撰。略称景祐法宝录、景祐宝录。本书为续大中祥符法宝录之作,编次大中祥符五年(1012)以后至景祐四年(1037),凡二十五年间所译出之佛典,并集录其奏章、愿颁、序引等。内容计有圣宋翻宣继联前式录上(卷一)、随译年代区别藏乘录中(卷二至卷十九)、复准八例排经入藏录下(卷二十)及总录(卷二十一)本书原已失佚,仅留其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于山西省赵城县广胜寺所藏之金藏中发现其残本,后收录于宋藏遗珍下集第十二函出版。宋藏遗珍本缺二十一卷中之卷三、五、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等七卷,并残缺卷八、卷十两卷。其后,南京支那内学院抄出宋藏遗珍本之要文,另由本书之总录、大中祥符法宝录、天圣释教总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等补入原缺部分,题为‘景祐法宝录略出’,于民国二十三年刊行。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刘宋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译,七言偈,种种劝诫,令修学正法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一卷,唐不空译。说释迦化现千头千臂金毗罗童子之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