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白斋稿

作者:陈基
夷白斋稿

元代诗文别集。35卷,外集1卷。陈基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善本主要是数种明清抄本,另有明弘治八年(1495)张习刻本,题为《夷白集》12卷,不全。“夷白斋”是陈基宅邸中书斋之名。本集为陈基的朋友戴良所编。卷1为赋、乐府、卷2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卷3—4为五言古诗,卷5为七言古诗,卷6为杂言古诗、五言律诗,卷7—10为七言律诗,卷11为长律、联句、五七言绝句、骚,卷12为颂、铭、箴、赞、杂著,卷13—22为序,卷23—31为记,卷32为题跋,卷33为碑、墓志铭、墓表,卷34为传,卷35为祭文。在目录之后,有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戴良序。序中说,《夷白斋稿》收陈基诗文454篇,“良既访之先生,尽得其稿而编次之”。《夷白斋稿外集》也署“金华戴良编”,未分卷,一般著录为1卷,也有个别版本析为2卷,收陈基诗文100余篇。本集未见元刊本传世,但戴良原编的旧貌仍存。

陈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阿拉伯菲利克斯

阿拉伯菲利克斯

1761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六个人乘船离开了哥本哈根。一个植物学家,一个语言学家,一个天文学家,一个医生,一个艺术家,还有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侍仆,组成了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更不彼此信任的小团体。他们属于那个既是启蒙也伴随殖民的时代,属于这期间涌现的大批远征考察队中的一支,且是第一次涉足鲜为当时欧洲人所知的“角落”,但他们与大英帝国和法国无关,而萌发于一块弹丸之地——丹麦。这支远征队的目的地是也门,即阿拉伯菲利克斯——传闻中的“阿拉伯福地”,也是《圣经》中的圣地。因着性情、专业、阶级、民族等差异,探险队在种种纷争中一路前行,抵达了土耳其和埃及,之后便消失在严酷的沙漠中。距出发将近7年之后,唯一的幸存者历经险阻回到丹麦,却发现这场远征早已被故国抛诸脑后,他们在远征途中寄回的学术成果也已几乎无人问津。这些成果都颇具首创性,本可更快推动学术发展,但彼时彼地,新的政治格局、新的经济与文化气象正在形成……

倪文僖集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撰。倪谦,字克让。上元 (今江苏南京) 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 (1449) 出使朝鲜。景泰元年 (1450) 归国。后预修 《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年 (1459)主北闱试,被斥有弊,谪戍开平。成化元年 (1465)复入史局。寻授南礼部侍郎,以言官劾而致仕。不久复职,进尚书。卒后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著有 《朝鲜纪事》。据李东阳序称,倪谦著有《玉堂稿》一百卷、《上谷稿》八卷、《归田稿》四十二卷、《南宫稿》二十卷。又有奉使朝鲜之作为 《辽海编》,别行于世。此本凡三十二卷。其中赋辞、琴搡、古今体诗、诗余十一卷,颂、赞、表、笺、箴、铭一卷,文二十卷。盖倪谦所自编,于生平著作,仅为六分之一。“三杨”台阁之体,至弘、正之间极弊盛,几乎万喙一音。倪谦当明盛之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虽体近 “三杨”而无末流之失。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亦彬彬然自成一家。其诗虽多为题画之作,但善于铺陈,劲健拔俗,尤以七古为最佳。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另有 《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题为 《倪文僖公集》 (三十卷、补遗一卷)。

大统历志

大统历志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 “大统历”。施行达三百六十四年之久。崇祯朝徐光启推衍西方天文学方法,始有新法与旧法之分,时有纷争。梅氏此书,专就 “大统历”得失之源流加以解说,分法原、立成、推步三部分。法原包括勾股测量、弧矢割圆、黄赤道差、黄赤道内外、白道交周、日月五星平立定三差、里差漏刻七章;立成包括太阳盈缩、太阳迟疾、昼夜刻分、五星盈缩四章;推步包括气朔、日躔、月离、中食、交食、五星六章。法原用以取数,即实测;立成用以纪数,即实测所得数据;推步用以纪法。是书将郭守敬制历之原理、步算方法一一加以阐明。除 “四库”收录外,别无刊本。

电术奇谈

电术奇谈

二十四回。署“日本菊池幽芳原著”,“东莞方庆周译述”,“我佛山人(即吴沃尧)衍义”,“知新主人(即周桂笙)评点”。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至三十一年六月《新小说》第八至十八号,标“写情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1923年3月又由世界书局出版。本书是根据日本小说原著改写而成。卷末我佛山入《附记》云:“此书原译,仅得六回,且是文言。兹剖为二十四回,改用俗话,冀免翻译痕迹。”“凡人名皆改为中国习见之人名字眼,地名皆借用中国地名。”“书中间有议论谐谑等,均为衍义者插入,为原译所无。”可见作者实际上进行了再创作。书叙英国技师喜仲达在印度采矿,与高兰酋长之女林凤美相爱,但是由于阶级、种族、宗教的不同,难图婚姻。仲达返英,凤美一往情深,相随远渡重洋。船抵韶安,凤美暂寓客栈,仲达只身前往伦敦,欲向大牧师求取结婚允许状。临别凤美以珠宝一箱赠仲达,中有镂花金镯一副。仲达寓友人医学士苏士马家。士马素习催眠术,自炫其能,误用电将仲达击毙。士马弃尸于河,囊卷仲达珠宝钱钞,潜逃于法。凤美久等仲达不归,追寻至伦敦,托侦探甄敏达访查,杳然无踪。凤美抑郁独居,几为奸人所骗,轻生投河,幸被报贩钝三所救。钝三面目歪斜丑陋,但对凤美忠恳肫挚。凤美易名李赛玉,侧身梨园,名噪一时,法国戏院以重金聘至巴黎演出。苏士马一见销魂,以镂花金镯相馈。凤美大惊,原来正是自己当日赠与仲达之故物。士马谋财害命之迹败露,自杀。钝三触电,忽然恢复本相,原来他就是喜仲达,当日并未死,只是声貌改变,迷失本性,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本书熔言情小说与侦探小说于一炉。情节诡奇,扑朔迷离,有草蛇灰线、匣剑帷灯之妙;叙情处,秧冶绵密,开近代通俗娱乐小说之先河。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由广西向湖南进军途中,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的文告。以宗教语言,斥责清朝统治者为“阎罗妖”、“魔鬼”,“专迷惑缠捉”人民,是“人民仇敌”;号召清军弃暗投明,“速即反戈替天诛妖”;并呼唤人民投入推翻清朝的斗争。当年编入《颁行诏书》刊行。现据法国东方语言学校图书馆藏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刻本,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等书。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一卷,刘宋功德直玄畅共译。一向出生菩萨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