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陈基
  • 姓名:陈基
  • 别名:字敬初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314
  • 逝世日期:1370
  • 民族族群:

陈基(1314-1370),元代文学家、诗人。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早年时受业于黄溍,随溍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起草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几乎获罪,因而避归,奉母入吴,教授诸生。南方义军纷起后,起行枢密院都事,转浙江行省郎中,以本职参张士信军事,自杭来吴,参张士诚太尉府军事,张士诚称王,他独自劝阻,几乎被杀。不久,超授内史,迁学士院学士,张氏军旅书檄多出其手,为张重要文士之一。张氏覆灭,他亦被俘,明太祖命他预修《元史》,书成,赐金而还。洪武三年(1370)卒于常熟寓所。其文章有法度,不失师传,继承宋文传统,平实流畅,景、理结合,因而深受戴良推重,认为即使片言半简,也可贵重(见《夷白斋稿序》)。他主要生活在元末动乱年代,忧时伤乱是他诗中的重要主题,既伤土地荒芜,民生凋敝,又痛恨农民起义军,称他们为“贼”、“寇”、“豺虎”,包括对朱元璋部“语多指斥”(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于“少壮不解武,衰老却从军”(《发吴门》),他内心是有矛盾的,有诗说:“折冲师旅非夙愿,奔走戎行真可惭”(《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因述诗寄谢》),为“闲岁涉戎旅,终年废丘壑”(《分省早集怀钱员外蔡都事汤管勾》)而感到遗憾。对元室的忠诚又使他对“官军”大唱赞歌,而诗中的“官军”主要是指张士诚部。其七律气势豪迈,五言古诗学汉、魏,有《古诗十九首》的风味,乐府诗明白如话而又情意深长。因其所居有夷白斋,故以此名其所作为《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生平事迹见尤义《陈基传》(《夷白斋稿》附录)、《(洪武)苏州府志》卷三八、《吴中人物志》卷一○、《姑苏志》卷五七、《(嘉靖)常熟县志》卷九、《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宋元学案》卷七○、《元诗选·初集》小传、《陈基传》(《曝书亭集》卷六二)、《明史》卷二八五。

陈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吴都文粹

吴都文粹

地方诗文总集。十卷,卷三至卷七为诗。宋郑虎臣编纂。郑虎臣字景兆,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会稽尉。南宋德祐初,自请监押奸臣贾似道,押至漳州木绵庵,椎杀之。郑虎臣为吴中巨富,热心当地文献,辑此书以存苏州风土演变痕迹。吴中,宋代称平江府,包括今江苏苏州、吴江、昆山、常熟、太仓、嘉定等地。书中所收皆为历代至南宋有关吴中诗文,作者未必皆为吴人。所选录诗以东吴陆机《吴趋行》开篇至宋为止。入选作品多有考订文字,有助于考察古代吴中风俗及其演变。如唐皮日休《鱼斗》诗后,皮自注:“吴中卖鱼论斗。”编者又注云:“鱼斗者,吴俗以斗数鱼,今以二斤半为一斗,买卖者多论斗,自唐至今如此。”皮日休《登初阳楼》后,编者注云:“初阳楼在郡池上,既曰初阳,宜占东城,今废。”其他在咏“齐云楼”、“馆娃宫”、“响屟廊”、“采香径”、“长洲苑”、“蠡口”等名胜之后,皆有长注,对这些遗迹有较为详密的考订。此编初刊于宋末,后多以钞本传世。康熙六十年(1721)娄东施氏以活字板刊行,此本多舛谬;而一些抄校本,如乾隆间钱枚手抄本、黄丕烈手校抄本则较好。《四库全书》据施氏活字本著录。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末日的受审判者

末日的受审判者

本书收录短篇小说七篇:《性的屈服者》、《晒禾滩畔的月夜》、《不平衡的偶力》、《约伯之泪》、《蔻拉梭》、《末日的受审判者》、《三七晚上》。前五篇小说是恋爱小说,写知识青年男女的恋爱,后两篇是“身边小说”。

赵飞燕外传

赵飞燕外传

古轶事小说。原名《赵后别传》,又称《飞燕外传》。现存1卷,约3000字左右。旧题汉代伶玄撰。此书自汉至唐都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见于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传记类著录。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称此书为“传奇之首”。《四库全书总目》入小说家类。现存本主要有《顾氏文房小说》本。《汉魏丛书》本、《说郛》本、《古今逸史》本、《五朝小说》本、《龙威秘书》本、皆1卷本,题汉伶玄撰。其书附伶玄自序、桓谭语、荀勖语。自序除略述生平外,以与扬雄不和、得罪过班彪的从父,解释自己在西汉末文名不显、史书不载的原因。其得知宫闱秘事的原因,则声称闻之于所买妾樊通德,通德又闻之于宫人樊嬺。序中预答后人应有之疑问,反而露出伪托痕迹。桓谭语大略说此书原藏卞理家,卞理避赤眉军时,刘恭入其家得之。又引贾子翊说,认为此书是卞理琴师玄所撰。荀勖语说明他所校此书已是残本。桓、荀语也来历可疑。历来学者几乎已公认此书为伪托,不可能出于汉代。其写法类似唐传奇而语言较古,可看作唐前传奇小说或轶事小说类传奇者。赵飞燕为汉成帝皇后,体轻善舞。汉平帝继位,废为庶人,乃自杀。《汉书》有传。《外传》则叙冯万金私通江都王孙女,生宜主、合德双胞胎姐妹,冒姓赵,宜主即赵飞燕。姐妹2人历经坎坷,以美色得入宫,飞燕为皇后,合德为昭仪。2人皆无子,遂肆意淫乱,相互争宠,妒杀宫人。淖夫人曾称合德为“祸水”,汉成帝却称为“温柔乡”。故事叙至汉成帝崩、昭仪死为止,未交待赵飞燕、樊嬺的结局,似有残缺。自晚唐以来,文人津津乐道的《外传》中情节,有飞燕跳舞顺风欲仙去,向夷人求却老方不成,争宫奴燕赤凤姐妹争吵,成帝窥昭仪浴等

春秋左传选译

春秋左传选译

《春秋》学著作。今人陈世饶译注。是书选录《左传》原文约五分之一。所选篇目大多是历史大事的记述或有代表性的文学名篇。注释参考前人旧注和今人研究成果,择善而从。译文尽量忠实于原文,但由于语言的发展而形成的差距,译文则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某些词语或改变原来句式,以求明白流畅。每篇之首有提示,约略举出内容或写法上的某些特点。

华严经传记

华严经传记

凡五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经纂灵记、华严传之记、华严传记、华严经传、华严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有关人物之事迹。全书共分部类、隐显、传译、支流、论释、讲解、讽诵、转读、书写、杂述等十门。最后之杂述则列举与本经有关之杂着十数部,并举作者其他著作。本书即为华严经流传初期至撰者当时史实之集记。书未撰毕,法藏即示寂,门人慧苑、惠英等续成,正德元年(1711)印行。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