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作者:陈梦雷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字则震,号有斋,福建候官人。清代学者。曾编有《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闲止书堂集钞》、《松鹤山房诗文集》等。1701年据诚亲王胤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及家藏的1万多卷图书,分门别类编成一集。雍正登基后,被流放东北,卒于戍所。蒋廷钖,清康熙举人。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工诗善画。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等书。雍正时奉命重编《古今图书集成》。其第1编即《历象汇编》(其他5编为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庶征典》记变异、灾荒、梦、谶等,共50部188卷。有关气候变化及灾害史方面资料,可在《庶征典》中找寻;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卷
- 第二卷
- 第三卷
- 第四卷
- 第五卷
- 第六卷
- 第七卷
- 第八卷
- 第九卷
- 第十卷
- 第十一卷
- 第十二卷
- 第十三卷
- 第十四卷
- 第十五卷
- 第十六卷
- 第十七卷
- 第十八卷
- 第十八卷
- 第十九卷
- 第二十卷
- 第二十一卷
- 第二十二卷
- 第二十三卷
- 第二十四卷
- 第二十五卷
- 第二十六卷
- 第二十七卷
- 第二十八卷
- 第二十九卷
- 第三十卷
- 第三十一卷
- 第三十二卷
- 第三十三卷
- 第三十四卷
- 第三十五卷
- 第三十六卷
- 第三十七卷
- 第三十八卷
- 第三十九卷
- 第四十卷
- 第四十一卷
- 第四十二卷
- 第四十三卷
- 第四十四卷
- 第四十五卷
- 第四十六卷
- 第四十七卷
- 第四十八卷
- 第四十九卷
- 第五十卷
- 第五十一卷
- 第五十二卷
- 第五十三卷
- 第五十四卷
- 第五十五卷
- 第五十六卷
- 第五十七卷
- 第五十八卷
- 第五十九卷
- 第六十卷
- 第六十一卷
- 第六十二卷
- 第六十三卷
- 第六十四卷
- 第六十五卷
- 第六十六卷
- 第六十七卷
- 第六十八卷
- 第六十九卷
- 第七十卷
- 第七十一卷
- 第七十二卷
- 第七十三卷
- 第七十四卷
- 第七十五卷
- 第七十六卷
- 第七十七卷
- 第七十八卷
- 第七十九卷
- 第八十卷
- 第八十一卷
- 第八十二卷
- 第八十三卷
- 第八十四卷
- 第八十五卷
- 第八十六卷
- 第八十七卷
- 第八十八卷
- 第八十九卷
- 第九十卷
- 第九十一卷
- 第九十二卷
- 第九十三卷
- 第九十四卷
- 第九十五卷
- 第九十六卷
- 第九十七卷
- 第九十八卷
- 第九十九卷
- 第一百卷
- 第一百一卷
- 第一百二卷
- 第一百三卷
- 第一百四卷
- 第一百五卷
- 第一百六卷
- 第一百七卷
- 第一百八卷
- 第一百九卷
- 第一百十卷
- 第一百十一卷
- 第一百十二卷
- 第一百十三卷
- 第一百十四卷
- 第一百十五卷
- 第一百十六卷
- 第一百十七卷
- 第一百十八卷
- 第一百十九卷
- 第一百二十卷
- 第一百二十一卷
- 第一百二十二卷
- 第一百二十三卷
- 第一百二十四卷
- 第一百二十五卷
- 第一百二十六卷
- 第一百二十七卷
- 第一百二十八卷
- 第一百二十九卷
- 第一百三十卷
- 第一百三十一卷
- 第一百三十二卷
- 第一百三十三卷
- 第一百三十四卷
- 第一百三十五卷
- 第一百三十六卷
- 第一百三十七卷
- 第一百三十八卷
- 第一百三十九卷
- 第一百四十卷
- 第一百四十一卷
- 第一百四十二卷
- 第一百四十三卷
- 第一百四十四卷
- 第一百四十五卷
- 第一百四十六卷
- 第一百四十七卷
- 第一百四十八卷
- 第一百四十九卷
- 第一百五十卷
- 第一百五十一卷
- 第一百五十二卷
- 第一百五十三卷
- 第一百五十四卷
- 第一百五十五卷
- 第一百五十六卷
- 第一百五十七卷
- 第一百五十八卷
- 第一百五十九卷
- 第一百六十卷
- 第一百六十一卷
- 第一百六十二卷
- 第一百六十三卷
- 第一百六十四卷
- 第一百六十五卷
- 第一百六十六卷
- 第一百六十七卷
- 第一百六十八卷
- 第一百六十九卷
- 第一百七十卷
- 第一百七十一卷
- 第一百七十二卷
- 第一百七十三卷
- 第一百七十四卷
- 第一百七十五卷
- 第一百七十六卷
- 第一百七十七卷
- 第一百七十八卷
- 第一百七十九卷
- 第一百八十卷
- 第一百八十一卷
- 第一百八十二卷
- 第一百八十三卷
- 第一百八十四卷
- 第一百八十五卷
- 第一百八十六卷
- 第一百八十七卷
- 第一百八十八卷
陈梦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滦阳录
《滦阳录》2卷。朝鲜人柳得恭撰。该书是作者随使臣赴热河行宫贺乾隆万寿时所写。卷上记载了作者过鸭绿江后到入宴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所至地方的民间风俗、满洲诸王及各国使节在宴会上的情况,间考山川形势; 卷下为宴会结束后直到其渡江回国期间的见闻。书中对圆明园扮戏、西山宫殿等都有详细的描述。它是研究爱新觉罗家族史的宝贵材料。现有《辽海丛书》本。
乘轺录
地理杂志。北宋路振 (957—1014)撰。一卷。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一作湘潭人)。淳化进士,官州通判、知州、太常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知制诰路振充契丹国主生辰国信使,率团使辽,次年正月返宋,归撰此文以献朝廷。本篇记载了使团越宋辽边境后沿途地名及地理概况,凡跋涉20天,宿辽20驿馆,才至辽中京大定府(治今辽宁建平西北)。
蕉廊脞录
《蕉廊脞录》为笔记。近代吴庆坻著。八卷。作者在世时尚未定稿,卒后由其长子吴士鉴整理 分类,由刘承幹校阅作序,为其刊行。刘序谓全 书分为八类,“曰国闻,曰里乘,曰忠义,曰经 籍,曰金石,曰书画,曰嘉言,而以杂记附焉”。“国闻”记同治以后政事。“里乘”记浙江人物遗 事与名胜古迹。“忠义”记明末遗民最多。“经 籍”、“金石”、“书画”记作者收藏或寓目之书籍 版本、金石文字、书画真迹。“嘉言”记清人家 训。内记“西泠十子”中丁澎轶事,记《清诗铎》 编者张应昌身世,记杭州诸诗社,记《王荆公诗 注》版本,记郝莲所选清人诗,记三多辑《柳营诗传》,均有文学史料价值。
隋唐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二十卷一百回。清褚人获撰,系据罗贯中《隋唐志传》、袁于令《隋史遗文》、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及正史野乘、唐宋传奇故事改编而成, “叙述多有来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最早刊本为四雪草堂本,全称《四雪草堂重订通俗隋唐演义》,首有康熙己亥(五十八年,1719)自序,此后文盛堂、文锦堂、崇德书院、东溪堂、自厚堂、文奎堂、奎璧堂、联墨堂、维扬堂等本,均系据四雪草堂本翻刻。《隋唐演义》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是(清)褚人获。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六万五千字。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歌颂的经典传奇英雄之作。
圭塘欸乃集
元代诗词总集。2卷。本集所收的是许有壬、许有孚兄弟及许有壬之子许桢的唱和之作。《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在御史中丞任上,因一再受到权臣攻击,便称病辞归故里。他以赐金买了一座废园,重新扩建,因园中新挖的水池形如桓圭,便以圭塘作为园名。他终日与亲友觞咏其间,并将唱和之作汇集成帙,名为《圭塘欸乃集》,计收诗219首,词66首,除10首词为宾客马熙所作,全是许有壬、许有孚、许桢所作。后来许桢携本集到京师,马熙重阅唱和之作,又再次追和集中诸作,计有诗78首,词8首,别题为《圭塘补和》。附于本集之后。本集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艺海珠尘》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等。《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元人周伯琦序。卷末有段天祐等8人的跋语,还有赵桓等2人的题诗。以上序跋皆作于元末。此后还有许有孚写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的跋语1则(署为“洹滨”,《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就是许有孚)。对于本集,《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诗虽多 一时适兴之什,不必尽刻意求工。而一门之中,父子兄弟自相师友,其风流文雅之盛,犹有可以想见者焉”。
大品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大品经游意》是对《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的注解。汉土行般若始于曹魏朱士行,他甘露五年(260)由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后西行于阗得正本九十章送归内地。晋泰始五年(269),竺叔兰、无罗叉译成晋文,称“放光般若”。由此般若义学大张。鸠摩罗什入秦重译,称“小品般若”。南朝梁武帝崇大论,致使此经疏解甚多,今皆不传。此游意以五重释义,即释名、辨宗、会教、出部倘、明缘起。释名有五,谓明摩诃,明波若、明波罗密、明修多罗、明序。辨宗有五,谓明体、明宗、简因果、明长短、辨远近。会教有二,即会教及五家味相生,广列异解。出部倘所述部类,与普通所明不同。此游意是研习般若教理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