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雷

- 姓名:陈梦雷
- 别名:字则震,号省斋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侯官(福建闽侯)人
- 出生日期:1650
- 逝世日期:1741年
- 民族族群:
陈梦雷(1650-1741年),清代学者、诗文作家。字则震,号省斋、松鹤老人。侯官(福建闽侯)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回籍省亲,恰遇三藩之乱,为耿精忠逼授官职。当时,同年进士李光地也回籍在闽。二人合谋,陈梦雷留耿处作内应,探听消息;李光地北上向清廷进蜡丸密疏,递送情报。李光地将蜡丸之事据为己功,大受康熙帝赏识,青云直上。三藩之乱平定以后,陈梦雷以从逆论斩,幸得徐乾学密为开脱,减死谪戍尚阳堡。康熙二十一年赴戍所,康熙三十七年召还。暂住椒园教书。次年,奉命侍诚隐郡王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开始为胤祉搜辑古今图书,纂修汇编。他“目营手检,无间晨夕”,历时5年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帝继位以后,迫害打击同他争夺帝位的兄弟,胤祉遭禁锢。陈梦雷也因胤祉的关系被又一次谪戍黑龙江。后病死于戍所。
《古今图书集成》共1万卷,另有目录40卷。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全书1亿6千万字,是中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善,用处相当广泛的类书。如此鸿编巨制,而成于陈梦雷一人之手,其功绩自不可没。
陈梦雷也善诗文,早年即以诗文名世。由于其坎坷不幸的经历,因此所著诗文充溢着一股抑郁哀怨之气,被形容为“如疾风寒夜,金铁皆飞;又如深岩流泉,鸣声幽咽”(《闲止书堂集钞序》)。文章如《抒哀赋》、《绝交书》、《告都城隍文》,诗歌如《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东行口占》等等,或揭露李光地欺君卖友的丑行,或抒写自己蒙冤受屈的不幸,均可见出其悲愤不能自己之情。诗歌方面他最善古体,五古《华严岭》、七古《海门行》等都是气势奔放,文辞工丽的佳篇。著有《松鹤山房集》29卷(诗9卷、文20卷)、《闲止书堂集钞》2卷(文、诗各1卷)。
陈梦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亚森·罗平的裁决
蒙代伊与贝阿特里斯的婚姻很不幸。蒙代伊曾收到过一封叠成纸船形的恐吓信。接着,他的兄弟们接连被杀,尸体旁也都有一个“纸船”这一系列惨案之间有何联系呢?真正的凶手是谁?他杀人的目的是什么?
骈雅
专释双音词的训诂书。七卷。明朱谋玮撰。刊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朱谋玮,字明父,一字郁仪。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宁献王朱权曾孙,袭封镇国中尉。藏书丰富,博学多闻,著有《周易象通》、《诗故》、《春秋戴记》、《鲁论笺》、《水经注笺》及《骈雅》等。在《骈雅》自序中,朱谋认为许多词语都是“联二为一,骈异而同”,他广搜古书中生僻古奥的词语加以解释,被训释的词和训释词都是双音词。该书从古籍中采辑双音词语,依《尔雅》体制,分为释诂、释训、释天、释器、释名称、释宫、释服食、释草、释地、释木、释虫鱼、释鸟、释兽13类,逐类诠释,故称《骈雅》。引征广博,足资参考。有《借月山房汇钞》本、《丛书集成》本等。
杂纂三续
李义山,浪子,以巷谈寓滑稽。王君玉、苏子瞻各仿之。遂成风流雅谑。后有续者,不免画足,宁复遗珠。徒为大雅罪人,未必能博好诙士一轩渠也。壬子下第,出白门车中识。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清·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张振家参校,振家字筱林,吴县人。张氏跋云:叶氏《临证指南》一书,风行海内,操轩岐术者,恒家置一编。说者谓中多赝鼎,命意立方,间有可议,实非当时之定本。曩从贝师游,有叶先生手写方数页,治法入神妙,字迹亦苍劲。闻先生家别有存本,相承洎六世,不以视人,乃真洄溪先生所评定者。咸丰初,粤逆扰吴下,其家中落,货大书簏于市,故纸充塞,检之则是书在矣。振家以厚币易归,如获波斯鸿宝,今忽忽垂三十年,振家亦老矣。脱终失坠,岂非先生之罪人欤。先生元孙衲人,曾刻《医案存真》,而此书未尽刊入,藏为家秘,爰属及门诸子,详加校订,以公斯世。先生之真传不泯,亦振家之幸。振家尝叩先生之书而讨论之,偶有所得,附赘于上,聊以醒读者之目云。此振家得书及刊书之缘起也。阅其方案,意义确是叶法,且语简意赅,切合病情,其用药变通,与江浙人体质甚合。
龙虎精微论
龙虎精微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内丹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内丹之道。认为金丹之道,当以天地为法则,采阴阳五行之气,日月四象之精为药物,并根据阴阳寒暑之推移变化确定炼丹火候,使龙虎相交、夫妻合体,则金丹可成。作者贬斥外丹烧炼硫磺、水银等物,认为只能烧出绘画颜料,费时伤财而徒劳无功。篇末附诗十首,咏述内丹理论。又附〈庄老火候〉,述导引行气之法。
太上十三经注释
清代李西月撰,十三卷。书中汇集篇幅短小而重要的十三种道教经典,分别详解大旨,每经一卷。计有《道德经注释》、《阴符经类解》、《清静经解》、《玉枢经约解》、《护命经约解》、《日用经约解》、《大通经约解》、《洞古经约解》、《定观经约解》、《五厨经解》、《明镜匣经》、《金谷经》、《文终经》。末附《循途录》、《辨惑论》 两种。为内丹家西派重要文献。载 《道藏精华》 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