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补遗
作者:陈仁子
四十卷。宋陈仁子(约1279年前后在世)编。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湖南茶陵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 (1274)漕试第一。宋亡后不仕。著有 《牧莱脞语》。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谓《文选》不当收 《封禅书》、《魏公九锡文》,又不当删《后出师表》,收 《九歌》不当止存 《涉江》,史论赞不当只取班固、范晔,而不取司马迁。此集收司马谈《六家要旨》、《鲁仲连遗燕将书》、刘邦 《鸿鹄歌》、扬雄《反离骚》、蔡琰《胡笳十八拍》、越人歌《李延年歌》等诗文,《四库总目提要》 皆讥其 “有乖伦理,不免陈腐”。此书兼补 《文选》未录诗文,传世之功,概不可泯。收入 《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并加以介绍。
章节列表
升序↑陈仁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龚自珍全集
近代诗文合集。龚自珍著。初名《定盦文集》,9卷。龚自珍,号定庵,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今文经学派学者,主张“通经致用”。一 生共留下散文300余篇,诗词近800首,其诗文多针对 时弊,具有叛逆精神。文如《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 《病梅馆记》,诗句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 哀”等,以及七言歌行《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 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诗风雄健凌厉,柳亚子称之为 “三百年来第一派,飞仙剑客古无俦”。光绪年间由朱之榛刊刻。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又曾出版有《龚定庵全集》,1937年又出版了《龚定庵全集类编》,其中包括文集、文续集、文集补编、拾遗、 诗集、杂诗、未刻诗、词选、词录、手抄词、未刻词及年谱等。
笔阵图
专论写字笔法著作。一卷。旧题晋代卫夫人撰。卫夫人,名卫铄。但是否是卫夫人的作品,历来有争议,暂且不论。其论述的方法和论述的落点,都源于蔡邕《九势》;并且《笔阵图》中提出了一系列前人所未论及的书法美学概念,如:“用笔”、“师古”、“执笔”、“骨”、“肉”、“筋书”、“墨猪”、“意后笔前”、“意前笔后”、“善鉴者”、“善写者”等等,又论述了文房四宝、书法学习、书法创作、书法品评等带有体系性的“书道”,无形中总结了汉魏以来的书法美学思想。所列“一”、“丶”、“丿”、“㇂”、“丨”、“㇈”、“勹”七法,影响深远,历来书论家多奉为圭臬。有《法书要录》等诸本。
十五家词
清孙默辑。三十七卷。是书辑刻于游广陵日,凡历十四载,四刻而成。初名《三家词》,收王士禛《衍波词》、邹祇谟《丽农词》及彭孙遹《延露词》三种,康熙三年(1664)刻,杜濬为序。康熙六年(1667)增刻曹尔堪《南溪词》、王士禄《炊闻词》及尤侗《百末词》三种,名《六家词》,孙金砺序之。次年(1668)再增刻董以宁、陈维崧、董俞、陈世祥四家词集,为《十家词》,汪懋麟为序。康熙十六年(1677),复增吴伟业、梁清标、宋琬、黄永、陆求可五家,始成《十五家词》,邓汉仪为序。清顺、康之际词坛以扬州为盛。顺治十七年(1660)王士禛得选扬州推官,乃开扬州词坛,极一时之盛。创作有红桥唱和诸事,总结前代则有邹祇谟、王士禛《倚声初集》,群体自我总结则为孙默此编。十五家中,二王、二董、二陈、邹、彭诸家皆系扬州词人群中坚,孙默、杜濬、汪懋麟等亦属之。故斯编实为以扬州词人为主体而兼及外围之合集,与龚翔麟《浙西六家词》、王嘉禄《吴中七家词》具类似之意义。十五家之词风,与杜、孙、汪、邓四家刻序中议论,皆尊《花》、《草》,奉晚唐五代及北宋小令为正统,大体与云间派无异。唯其开始注意和认识南宋,长调兼法陆游、辛弃疾,实开阳羡词派风气之先。于朱彝尊早年论词倡“小令宜师北宋,慢词宜师南宋”,亦不无关系。此书后又有另本作《十六家词》,三十九卷。又有别名《留松阁词集》、《国朝名家诗馀》。有康熙留松阁刻本,末附《红桥倡和集》、《广陵倡和集》二种,有《四部备要》本。
普照国师法语
普照国师法语,二卷,日本隐元隆琦撰,日本性杲等辑。当取自隐元在中日两国向弟子或参禅者所作开示的书信或笔录。
圣法印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说空无欲无我无常清净之业,出杂阿含第三卷。
阿弥陀佛说咒
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宝积部、涅槃部的一部由阿弥陀(无量寿)如来所说的密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