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文钞

作者:茅坤
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宋散文总集。共一百六十四卷。明代茅坤编。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后落职归隐至终。本书辑唐代韩愈文十六卷,柳宗元文十二卷,宋代欧阳修文三十二卷附《五代史抄》二十卷,王安石文十六卷,曾巩文十卷,苏洵文十卷,苏轼文二十八卷,苏辙文二十卷共八家文章编成,共计一千四百余篇。初刻于杭州。万历中其孙茅著订正重刻,最为通行。本书系有感于八家全集浩繁而编,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古文选本。前有总序,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弘扬唐宋古文,认为其所选八人文章得“六经”之精髓,并提出“世之操觚者往往谓文章与时相高下,而唐以后且薄不足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时非所论也”的见解,对后世文论很有影响。在编排上,此书首列原序,次列论例,分述八家文体风格,各家文选前亦各有序,述其特色,所评精当,要言不烦,后列作者《本传》,选文题目下均有圈点批评,指示文章的要旨与特色。全书所选虽非精审,但篇幅繁简适中,既便于作文、论文家参考,又利于初学,因此,后世流传较广,“唐宋八大家”之称即由此而起。清桐城派选编《古文约选》、《古文辞类纂》皆以八大家古文为主,清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八卷亦由本书而成。有清代坊刻本,《四库全书》本。

章节列表

升序↑

茅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天才与灵魂

天才与灵魂

主要涉及尼采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论述的内容,阐述就最广泛的、最实际的、最具审美意识的人生哲学而言,我们也许可以说,几个世纪以来,没有多少美学思想、哲学理论对现代人的影响,可以与尼采匹敌。尼采就是一个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需要遇到的幽灵,他既会把世人引到一个黑暗的,充斥着无奈与痛楚的世界,又会帮助人们找到救苦救难的仙子。他把艺术这个人生的另一种表现剖析给人们看,让人们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感悟痛苦与快乐,感悟成功与失败。

云峰集

云峰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胡炳文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胡炳文诗文集原为20卷,原本毁于元末战乱之中。明成化年间,后裔胡用光、胡濬等掇拾散佚,重编为《云峰集》14卷,刊行不久,板片又被毁于市火。胡濬之子胡琏复加搜求,又重编为《云峰集》10卷刊行,10卷本流传较广,有数种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所收《云峰集》也是10卷本。卷首有明正德二年(1507)林瀚序,正德三年汪循序,弘治元年(1488)陈音序,储巏序,弘治二年汪舜民序,胡炳文遗像及自赞等内容。卷1为书、论,卷2为记,卷3为序,卷4为题跋、字说,卷5为碑、墓志、传,卷6为上梁文、启,卷7为箴、铭、赋,卷8为诗、词,卷9为附录上,卷10为附录下。两卷附录收入了有关胡炳文的碑传书简等资料。卷末有明正德二年何歆跋,正德三年胡濬后序。胡文炳是理学家,他的文章平正醇雅,无宋人语录习气;他的诗颇入击壤集一派,但有些篇章仍然不失雅韵。

坐忘论

坐忘论

古代养生术书。唐司马承祯著。分总论和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条。吸收了佛释的正心和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仙理论。主张修仙时要收心、守静、简事、真观、去知识、绝欲望,应物而不为物累,“与道同身而无体”(《得道》),以达“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泰定》)的境界。也就是修道的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问题。认为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不着一物,入于虚无,心于是合道。因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不断清除为凡尘所染之心,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故收心的关键在于主静去欲。

百字碑

百字碑

道家功理功法类养性修为名称。《类修要诀·吕纯阳祖师百字碑》

中国妇女生活史

中国妇女生活史

1937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本书为陈东原所作。作者立志要编中国教育史,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于是将其中一部分先编了《中国妇女生活史》,本着“史料的来源不拘一格,搜采要博,辨别要精,大要以‘无意于伪造史料’一语为标准”这一原则,将3000年的妇女生活编于10章之内。第1章为绪论,其余9章按时代编排,依次为:古代的妇女生活、汉代的妇女生活、魏晋南北朝的妇女生活、隋唐五代的妇女生活、宋代妇女生活、元明的妇女生活、清代的妇女生活、维新时代的妇女生活、近代的妇女生活等。并附有二十四史中之妇女一览表。作者以充满感情的笔调,为中国广大妇女鸣不平。大声疾呼:“三千年的妇女生活,早被宗法的组织排挤到社会以外了。妇女才是畸零者!妇女才是被忘却的人!”“我们妇女生活的历史,只是一部被摧残的女性的历史!”详考了宗法组织与媒妁婚制,教育的缺陷,女性心理的畸形发展,妓女的由来,缠足的起始,贞节观念的发展,“无才是德”的产生,几处特殊的风俗,以及女学制度始立,女权思想的萌发、近代妇女的生活等。并分析了使女子无职业、无知识、无意志、无人格的根源在于男尊女卑的思想。书中在介绍各时期妇女生活时还赞扬了一些女圣人,如班昭、李清照、秋瑾等。作者自序中剖白:“最初也有两个希望:第一个希望,希望趋向新生活的妇女,得着她的勇进方针。第二个希望,希望社会上守旧的男男女女——自信旧道德极深的人们,能明白所谓旧道德是怎样一种假面啊”。这本书传而至今,是没有辜负作者的希望的。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四十卷.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即《大宝积经》第十二菩萨藏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