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典第五十三卷

舆图部汇考十一3KG中华典藏网

晋二3KG中华典藏网

按《晋书·地理志》:3KG中华典藏网

并州 按禹贡盖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正北曰并州,其镇曰恒山。春秋元命包云:营室流为并州,分为卫国。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称,而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也。汉武帝置十三州,并州依旧名不改,统上党、太原、云中、上郡、雁门、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又别置朔方刺史。后汉建武十一年,省朔方入并州。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魏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北井弃之,至晋因而不改。并州统郡国六,县四十五,户五万九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太原国 秦置。统县十三,户一万四千。3KG中华典藏网

晋阳 侯相。3KG中华典藏网

阳曲3KG中华典藏网

榆次3KG中华典藏网

于离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狼孟3KG中华典藏网

阳邑3KG中华典藏网

大陵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平陶3KG中华典藏网

京陵3KG中华典藏网

中都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上党郡 秦置。统县十,户一万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屯留3KG中华典藏网

壶关3KG中华典藏网

长子3KG中华典藏网

泫氏3KG中华典藏网

高都3KG中华典藏网

铜鞮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襄垣3KG中华典藏网

武乡3KG中华典藏网

西河国 汉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离石3KG中华典藏网

隰城3KG中华典藏网

中阳3KG中华典藏网

介休3KG中华典藏网

乐平郡 泰始中置。统县五,户四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上艾3KG中华典藏网

寿阳3KG中华典藏网

轑阳3KG中华典藏网

乐平3KG中华典藏网

雁门郡 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二千六百。3KG中华典藏网

广武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陶平城3KG中华典藏网

葰人3KG中华典藏网

繁畤3KG中华典藏网

原平3KG中华典藏网

马邑3KG中华典藏网

新兴郡 魏置。统县五,户九千。3KG中华典藏网

九原3KG中华典藏网

定襄3KG中华典藏网

云中3KG中华典藏网

广牧3KG中华典藏网

晋昌3KG中华典藏网

惠帝改新兴为晋昌郡。及永兴元年,刘元海僭号于平阳,称汉,于是并州之地皆为元海所有。元海乃以雍州刺史镇平阳,幽州刺史镇离石。及刘聪攻陷洛阳,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馀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人,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又置殷、卫、东梁、西河阳、北兖五州,以怀安新附。刘曜徙都长安,其平阳以东地入石勒。勒平朔方,又置朔州。自惠怀之间,离石县荒废,勒于其处置永石郡,又别置武乡郡。及苻坚、姚兴、赫连勃勃,并州并徙置河东,又姚兴以河东为并、冀二州云。3KG中华典藏网

雍州 按禹贡黑水、西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以雍名焉。亦谓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阳气雍阏也。周礼:西曰雍州。盖并禹梁州之地。周自武王剋殷,都于酆镐,雍州为王畿。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秦灭,汉又都之。及武帝置十三州,其地以西偏为凉州,其馀并属司隶,不统于州。后汉光武都洛阳,关中复置雍州。后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献帝时又置雍州,自三辅距西域皆属焉。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京兆郡 汉置。统县九,户四万。3KG中华典藏网

长安3KG中华典藏网

杜陵3KG中华典藏网

霸成3KG中华典藏网

蓝田3KG中华典藏网

高陆3KG中华典藏网

万年 故栎阳县。3KG中华典藏网

新丰3KG中华典藏网

阴般3KG中华典藏网

郑 周宣王弟郑桓公邑。3KG中华典藏网

冯翊郡 汉置,名左冯翊。统县八,户七千七百。3KG中华典藏网

临晋 故火荔,秦获之,更名。有河水祠,祠临晋水,故名。3KG中华典藏网

下邽 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3KG中华典藏网

重泉3KG中华典藏网

频阳 秦厉公置,在频水之阳。3KG中华典藏网

粟邑3KG中华典藏网

莲芍3KG中华典藏网

合阳3KG中华典藏网

夏阳 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梁山在西北。3KG中华典藏网

扶风郡 汉武帝以为主爵都尉,大初中更名右扶风。统县六,户二万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池阳 汉惠帝置。有巀嶭山。3KG中华典藏网

郿 成国渠首受渭。3KG中华典藏网

雍 侯相。有五畤、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汧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3KG中华典藏网

陈仓3KG中华典藏网

美阳 岐山在西北,周太王所邑。3KG中华典藏网

安定郡 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临泾3KG中华典藏网

朝那3KG中华典藏网

乌氏3KG中华典藏网

都卢3KG中华典藏网

鹑觚3KG中华典藏网

阴密 殷时密国。3KG中华典藏网

西川3KG中华典藏网

北地郡 秦置。统县二,户二千六百。3KG中华典藏网

泥阳3KG中华典藏网

富平3KG中华典藏网

始平郡 泰始三年置。统县五,户一万八千。3KG中华典藏网

槐里 秦曰废丘,汉高帝更名。有黄山宫。3KG中华典藏网

始平3KG中华典藏网

武功 太一山在东,古文以为终南。3KG中华典藏网

鄠 古国,夏启所伐。3KG中华典藏网

蒯城3KG中华典藏网

新平郡 汉置。统县二,户二千七百。3KG中华典藏网

漆 漆水在西。3KG中华典藏网

汾邑3KG中华典藏网

惠帝即位,改扶风国为秦国。徙都。建兴之后,雍州没于刘聪。及刘曜徙都长安,改号曰赵,以秦、凉二州牧镇上邽,朔州牧镇高平,幽州刺史镇北地,并州牧镇蒲坂。石勒剋长安,复置雍州。石氏既败,苻健僭据关中,又都长安,是为前秦。于是乃于雍州置司隶校尉,以豫州刺史镇许昌,秦州刺史镇上邽,荆州刺史镇丰阳,洛州刺史镇宜阳,并州刺史镇蒲坂。苻坚时,分司隶为雍州,分京兆为咸阳郡,洛州刺史镇陕城。灭燕之后,分幽州置平州,镇龙城,幽州刺史镇蓟城,河州刺史镇枹罕,并州刺史镇晋阳,豫州刺史镇洛阳,兖州刺史镇仓垣,雍州刺史镇蒲坂。于是移洛州居丰阳,以许昌置东豫州,以荆州刺史镇襄阳,徐州刺史镇彭城。既而姚苌灭苻氏,是为后秦。及苌子兴剋洛阳,以并、冀二州牧镇蒲坂,豫州牧镇洛阳,兖州刺史镇仓垣,分司隶领北五郡,置雍州刺史镇安定。及姚泓为刘裕所灭,其地寻入赫连勃勃。勃勃僭号于统万,是为夏。置幽州牧于大城,又平刘义真于长安,遣子瑰镇焉,号曰南台。以朔州牧镇三城,秦州刺史镇杏城,雍州刺史镇阴密,并州刺史镇蒲坂,梁州牧镇安定,北秦州刺史镇武功,豫州牧镇李闰,荆州刺史镇陕,其州郡之名并不可知也。然自元帝渡江,所置州亦皆遥领。初以魏该为雍州刺史,镇酂城,寻省,侨立始平郡,寄居武当城。有秦国流人至江南,改堂邑为秦郡,侨立尉氏县属焉。康帝时,庾翼为荆州刺史,迁镇襄阳。其后秦雍流人多南出樊沔,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仍立京兆、始平、扶风、河南、广平、义成、北河南七郡,并属襄阳。襄阳故属荆州。3KG中华典藏网

凉州 按禹贡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为狄。秦兴美阳甘泉宫,本匈奴铸金人祭天之处。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浑邪王等居凉州之地。二王后以地降汉,汉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汉改周之雍州为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地势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间,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3KG中华典藏网

金城郡 汉置。统县五,户二千。3KG中华典藏网

榆中3KG中华典藏网

允街3KG中华典藏网

金城3KG中华典藏网

白土3KG中华典藏网

浩舋3KG中华典藏网

西平郡 汉置。统县四,户四千。3KG中华典藏网

西都3KG中华典藏网

临羌3KG中华典藏网

长宁3KG中华典藏网

安夷3KG中华典藏网

武威郡 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九百。3KG中华典藏网

姑臧3KG中华典藏网

宣威3KG中华典藏网

揖次3KG中华典藏网

仓松3KG中华典藏网

显美3KG中华典藏网

骊靬3KG中华典藏网

番禾3KG中华典藏网

张掖郡 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七百。3KG中华典藏网

永平3KG中华典藏网

临泽 汉昭武县,避文帝讳改也。3KG中华典藏网

屋兰 汉因屋兰名焉。3KG中华典藏网

西郡 汉置。统县五,户一千九百。3KG中华典藏网

日勒3KG中华典藏网

删丹3KG中华典藏网

仙提3KG中华典藏网

万岁3KG中华典藏网

兰池 一云兰绝池。3KG中华典藏网

酒泉郡 汉置。统县九,户四千四百。3KG中华典藏网

福禄3KG中华典藏网

会水3KG中华典藏网

安弥3KG中华典藏网

骍马3KG中华典藏网

乐涫3KG中华典藏网

表氏3KG中华典藏网

延寿3KG中华典藏网

玉门3KG中华典藏网

沙头3KG中华典藏网

敦煌郡 汉置。统县十二,户六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昌蒲3KG中华典藏网

敦煌3KG中华典藏网

龙勒3KG中华典藏网

阳关3KG中华典藏网

效谷3KG中华典藏网

广至3KG中华典藏网

宜禾3KG中华典藏网

宜安3KG中华典藏网

深泉3KG中华典藏网

伊吾3KG中华典藏网

新乡3KG中华典藏网

乾齐3KG中华典藏网

西海郡 故属张掖,汉献帝兴平二年,武威太守张雅请置。统县一,户二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居延 泽在东南,尚书所谓流沙也。3KG中华典藏网

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永宁中,张轨为凉州刺史,镇武威,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又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统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是时中原沦没,元帝徙居江左,轨乃控据河西,称晋正朔,是为前凉。及张寔,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张茂分武兴、金城、西平、安故为定州。张骏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郡、湟河、晋兴、须武合十一郡为凉州,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成、汉中为河州,敦煌、晋昌、西域都护、张茂以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张骏假凉州都督,摄三州。张祚又以敦煌郡为商州。永兴中,置汉阳县以守牧地,张元靓改为祁连郡。张天钖又别置临松郡。天锡降于苻氏,其地寻为吕光所据。吕光都于姑臧后,以郭黁言谶,改昌松为东张掖郡。及吕隆降于姚兴,其地三分。武昭王为西凉,建号于敦煌。秃发乌孤为南凉,建号于乐都。沮渠蒙逊为北凉,建号于张掖。而分据河西五郡。3KG中华典藏网

秦州 按禹贡本雍州之域,魏始分陇右置焉,刺史领护羌校尉,中间暂废。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西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七年,复立,镇上邽。统郡六,县二十四,户三万二千一百。3KG中华典藏网

陇西郡 秦置。统县四,户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襄武3KG中华典藏网

首阳 乌鼠山在东。3KG中华典藏网

临洮3KG中华典藏网

狄道3KG中华典藏网

南安郡 汉置。统县三,户四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豲道3KG中华典藏网

新兴3KG中华典藏网

中陶3KG中华典藏网

天水郡 汉武置,孝明改为汉阳,晋复为天水。统县六,户八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上邽3KG中华典藏网

冀秦州。3KG中华典藏网

始昌3KG中华典藏网

新阳3KG中华典藏网

显新 汉显亲县。3KG中华典藏网

成纪3KG中华典藏网

略阳郡 本名广黎,泰始中更名焉。统县四,户九千三百二十。3KG中华典藏网

临渭3KG中华典藏网

平襄3KG中华典藏网

略阳3KG中华典藏网

清水3KG中华典藏网

武都郡 汉置。统县五,户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下辩3KG中华典藏网

池河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武都3KG中华典藏网

故道3KG中华典藏网

阴平郡 泰始中置。统县二,户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阴平3KG中华典藏网

平广3KG中华典藏网

惠帝分陇西之狄道、临洮、河关,又立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属秦州。张骏分属凉州,又以狄道县立武始郡。江左分梁为秦,寄居梁州,又立氏池为北秦州。3KG中华典藏网

梁州 按禹贡华阳黑水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彊梁,故因名焉。周礼职方氏以梁并雍。汉不立州名,以其地为益州。及献帝初平六年,以临江县属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璋改永宁为巴东郡,分巴郡垫江置巴西郡。刘备据蜀,又分广汉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县,改葭萌曰汉寿,又立汉德县,以为梓潼郡;割巴郡之宕渠、宣汉、汉昌三县置宕渠郡,寻省,以县并属巴西郡。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改汉寿为晋寿,又分广汉置新都郡。梁州统郡八,县三十八,户七万六千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汉中郡 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五千。3KG中华典藏网

南郑3KG中华典藏网

蒲池3KG中华典藏网

褒中3KG中华典藏网

沔阳3KG中华典藏网

成固3KG中华典藏网

西乡3KG中华典藏网

黄金3KG中华典藏网

兴道3KG中华典藏网

梓潼郡 蜀置。统县八,户一万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梓潼3KG中华典藏网

涪城3KG中华典藏网

武连3KG中华典藏网

黄安3KG中华典藏网

汉德3KG中华典藏网

晋寿3KG中华典藏网

剑阁3KG中华典藏网

白水3KG中华典藏网

广汉郡 汉置。统县三,户五千一百。3KG中华典藏网

广汉3KG中华典藏网

德阳3KG中华典藏网

五城3KG中华典藏网

新都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二万四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什方3KG中华典藏网

绵竹3KG中华典藏网

新都3KG中华典藏网

涪陵郡 蜀置。统县五,户四千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汉复3KG中华典藏网

涪陵3KG中华典藏网

汉平3KG中华典藏网

汉葭3KG中华典藏网

万宁3KG中华典藏网

巴郡 秦置。统县四,户三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江州3KG中华典藏网

垫江3KG中华典藏网

临江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巴西郡 蜀置。统县九,户一万二千。3KG中华典藏网

阆中3KG中华典藏网

西充国3KG中华典藏网

苍溪3KG中华典藏网

岐惬3KG中华典藏网

南充国3KG中华典藏网

汉昌3KG中华典藏网

宕渠3KG中华典藏网

安汉3KG中华典藏网

平州3KG中华典藏网

巴东郡 汉置。统县三,户六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鱼腹3KG中华典藏网

胊䏰3KG中华典藏网

南浦3KG中华典藏网

太康六年九月,罢新都郡并广汉郡。惠帝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并以新城、魏兴、上庸合四郡以属梁州。寻而梁州郡县没于李特,永嘉中又分属杨茂搜,其晋人流寓于梁益者,仍于二州立南北二阴平郡。及桓温平蜀之后,以巴汉流人立晋昌郡,领长乐、安晋、延寿、安乐、宣汉、宁都、新兴、吉阳、东关、永安十县;又置益昌、晋兴二县,属巴西郡;于德阳界东南置遂宁郡;又于晋寿置剑阁县,属梁州。后孝武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统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梓潼郡徙居梓潼,罢剑阁县;又别置南汉中郡,分巴西、梓潼为金山郡。及安帝时,又立新巴、汶阳二郡,又有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四郡,其后又立巴渠、怀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怀汉、新兴、安康等十郡。3KG中华典藏网

益州 按禹贡及舜十二牧俱为梁州之域,周合梁于雍,则又为雍州之地。春秋元命包云:参伐流为益州,益之为言阨也。言其所在之地险阨也,亦曰疆壤益大,故以名焉。始秦惠王灭蜀,置郡,以张若为蜀守。及始皇置三十六郡,蜀郡之名不改。汉初有汉中、巴、蜀。高祖六年,分蜀置广汉,凡为四郡。武帝开西南夷,更置犍为、牂牁、越巂、益州四郡,凡八郡,遂置益州统焉,益州盖始此也。及后汉,明帝以新附置永昌郡,安帝又以诸道置蜀、广汉、犍为三郡属国都尉,及灵帝又以汶江、蚕陵、广柔三县立汶山郡。献帝初平元年,刘璋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东,以巴郡为巴西,又立涪陵郡。二十一年,刘备分巴郡立固陵郡。蜀章武元年又改固陵为巴东郡,巴西郡为巴郡,又分广汉立梓潼郡,分犍为立江阳郡,以蜀郡属国为汉嘉郡,以犍为属国为朱提郡。刘禅建兴二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分建宁永昌立云南郡,分建宁牂牱立兴古郡,分广汉立东广汉郡。魏景元中,蜀平,省东广汉郡。及武帝泰始二年,分益州置梁州,以汉中属焉。七年,又分益州置宁州。益州统郡八,县四十四,户十四万九千三百。3KG中华典藏网

蜀郡 秦置。统县六,户五万。3KG中华典藏网

成都3KG中华典藏网

广都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江原3KG中华典藏网

临邛郫3KG中华典藏网

犍为郡 汉置。统县五,户一万。3KG中华典藏网

武阳3KG中华典藏网

南安3KG中华典藏网

僰道3KG中华典藏网

资中3KG中华典藏网

牛鞞3KG中华典藏网

汶山郡 汉置。统县八,户一万六千。3KG中华典藏网

汶山3KG中华典藏网

升迁3KG中华典藏网

都安3KG中华典藏网

广阳3KG中华典藏网

兴乐3KG中华典藏网

平康3KG中华典藏网

蚕陵3KG中华典藏网

广柔3KG中华典藏网

汉嘉郡 蜀置。统县四,户一万二千。3KG中华典藏网

汉嘉3KG中华典藏网

徙阳3KG中华典藏网

严道3KG中华典藏网

旄牛3KG中华典藏网

江阳郡 蜀置。统县三,户三千一百。3KG中华典藏网

江阳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汉安3KG中华典藏网

朱提郡 蜀置。统县五,户五万二千四百。3KG中华典藏网

朱提3KG中华典藏网

南广3KG中华典藏网

汉阳3KG中华典藏网

南秦3KG中华典藏网

堂狼3KG中华典藏网

越巂郡 汉置。统县五,户五万三千四百。3KG中华典藏网

会无3KG中华典藏网

邛都3KG中华典藏网

卑水3KG中华典藏网

定苲3KG中华典藏网

台登3KG中华典藏网

牱牱郡 汉置。统县八,户一千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万寿3KG中华典藏网

且兰3KG中华典藏网

指谈3KG中华典藏网

夜郎3KG中华典藏网

毋剑3KG中华典藏网

并渠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平夷3KG中华典藏网

惠帝之后,李特僭号于蜀,称汉,益州郡县皆没于特。李雄又分汉嘉、蜀二郡立沉黎、汉原二郡。是时益州郡县虽没李氏,江左并遥置之。桓温灭蜀,其地复为晋有,省汉原、沉黎而立南阴平、晋原、宁蜀、始宁四郡焉。咸安二年,益州复没于苻氏。太和八年,复为晋有。隆安二年,又立晋熙、遂宁、晋宁三郡云。3KG中华典藏网

宁州 于汉魏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益州之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户八万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云南郡 蜀置。统县九,户九千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云平3KG中华典藏网

云南3KG中华典藏网

梇栋3KG中华典藏网

青蛉3KG中华典藏网

姑复3KG中华典藏网

邪龙3KG中华典藏网

楪榆3KG中华典藏网

遂久3KG中华典藏网

永宁3KG中华典藏网

兴古郡 蜀置。统县十一,户六千二百。3KG中华典藏网

律高3KG中华典藏网

句町3KG中华典藏网

宛温3KG中华典藏网

漏卧3KG中华典藏网

母掇3KG中华典藏网

贲古3KG中华典藏网

滕休3KG中华典藏网

镡封3KG中华典藏网

汉兴3KG中华典藏网

进乘3KG中华典藏网

都篖3KG中华典藏网

建宁郡 蜀置。统县十七,户二万九千。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昆泽3KG中华典藏网

存䣕3KG中华典藏网

新定3KG中华典藏网

谈槁3KG中华典藏网

母单3KG中华典藏网

同濑3KG中华典藏网

漏江3KG中华典藏网

牧麻3KG中华典藏网

谷昌3KG中华典藏网

连然3KG中华典藏网

秦臧3KG中华典藏网

双柏3KG中华典藏网

俞元3KG中华典藏网

脩云3KG中华典藏网

泠丘3KG中华典藏网

滇池3KG中华典藏网

永昌郡 汉置。统县八,户三万八千。3KG中华典藏网

不韦3KG中华典藏网

永寿3KG中华典藏网

比苏3KG中华典藏网

雍乡3KG中华典藏网

南涪3KG中华典藏网

巂唐3KG中华典藏网

哀牢3KG中华典藏网

博南3KG中华典藏网

太康三年,武帝又废宁州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护之。太安二年,惠帝复置宁州,又分建宁以西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晋宁,分牱牱立平夷、夜郎二郡。然是时其地再为李特所有。其后李寿分宁州兴古、永昌、云南、朱提、越巂、河阳六郡为汉州。咸康四年,分牱牱、夜郎、朱提、越巂四郡置安州。八年,又置并宁州,以越巂还属益州,省永昌郡焉。3KG中华典藏网

青州 按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元命包云:虚危流为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因旧名,历后汉至晋不改。州统郡国六,县三十七,户五万三千。3KG中华典藏网

齐国 秦置郡,汉以为国。景帝以为北海郡。统县五,户一万四千。3KG中华典藏网

临淄3KG中华典藏网

西安 有棘里亭。3KG中华典藏网

东安 平女水出东北。3KG中华典藏网

广饶3KG中华典藏网

昌国 乐毅所封。3KG中华典藏网

济南郡 汉置。统县五,户五千。或云魏平蜀,徙其豪将家于济河北,故改为济岷郡。而太康地理志无此郡名,未之详。3KG中华典藏网

平寿 古国。寒浞封此。3KG中华典藏网

下密 有三石祠。3KG中华典藏网

胶东 侯国。3KG中华典藏网

即墨 有天山祠。3KG中华典藏网

祝阿3KG中华典藏网

乐安国 汉置。统县八,户一万一千。3KG中华典藏网

高苑3KG中华典藏网

临济 有蚩尤祠。3KG中华典藏网

博昌 有薄姑祠。3KG中华典藏网

利益 侯相。3KG中华典藏网

蓼城 侯国。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寿光 古斟灌氏所封国。3KG中华典藏网

东朝阳3KG中华典藏网

城阳郡 汉置,属北海,自魏至晋,分北海而立焉。郡统县十,户一万二千。3KG中华典藏网

莒 故莒子国。3KG中华典藏网

姑幕 古薄姑氏国。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淳于 故淳于公国。3KG中华典藏网

东武3KG中华典藏网

高密 汉改为都。3KG中华典藏网

壮武3KG中华典藏网

黔陬3KG中华典藏网

平昌3KG中华典藏网

昌安3KG中华典藏网

东莱国 汉置郡。统县六,户六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掖 侯相。3KG中华典藏网

当利 侯相。3KG中华典藏网

卢乡3KG中华典藏网

曲城3KG中华典藏网

黄 有莱山、松林来君祠。3KG中华典藏网

怰 侯国。有百支来王祠。3KG中华典藏网

长广郡 咸宁三年置。统县三,户四千五百。3KG中华典藏网

不其 侯国。3KG中华典藏网

长广3KG中华典藏网

3KG中华典藏网

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又分城阳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营陵、安丘、大、据、临胊十一县为高密国。自永嘉丧乱,青州沦没石氏。东莱人曹嶷为刺史,造广固城,后为石季龙所灭。季龙末,辽西段龛自号齐王,据青州。慕容恪灭赵,剋青州。苻氏平燕,尽有其地。及苻氏败后,刺史苻朗以州降。朝廷置幽州,以别驾辟闾浑为刺史,镇广固。隆安四年,为慕容德所灭,遂都之,是为南燕,复改为青州。德以并州牧镇阴平,幽州刺史镇发干,徐州刺史镇莒城,青州刺史镇东莱,兖州刺史镇梁父。慕容超移青州于东莱郡,后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自元帝渡江,于广陵侨置青州。至是始置北青州,镇东阳城,以侨立州为南青州。后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3KG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