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典第六十卷

舆图部汇考十八xL5中华典藏网

南齐二xL5中华典藏网

按《南齐书·州郡志》:xL5中华典藏网

荆州 汉灵帝中平永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吴时西陵督镇之。晋太康元年平吴,以为刺史治。悯帝建兴元年,刺史周顗避杜韬贼奔建康,陶侃为刺史,治沌口。王敦治武昌。其后或还江陵,或在夏口。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径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郡,以处流民。属氐陷襄阳,桓冲避居上明,顿陆逊乐乡城上四十馀里,以田地肥良,可以为军民资实,又接近三峡,无西疆之虞,故重戍江南,轻戍江北。苻坚败后,复得襄阳。太元十四年,王忱还江陵。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故也。自忱以来,不复动移。境域之内,含带蛮、蜑,土地辽落,称为殷旷。江左大镇,莫过荆、扬。弘农郡陕县,周世二伯总诸侯,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故称荆州为陕西也。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陵xL5中华典藏网

华容xL5中华典藏网

枝江xL5中华典藏网

临沮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当阳xL5中华典藏网

南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孱陵xL5中华典藏网

作唐xL5中华典藏网

江安xL5中华典藏网

安南xL5中华典藏网

天门郡xL5中华典藏网

零阳xL5中华典藏网

澧阳xL5中华典藏网

临澧xL5中华典藏网

溇中xL5中华典藏网

宜都郡xL5中华典藏网

夷道xL5中华典藏网

很山xL5中华典藏网

夷陵xL5中华典藏网

宜昌xL5中华典藏网

南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氏xL5中华典藏网

厥西xL5中华典藏网

河东郡xL5中华典藏网

闻喜xL5中华典藏网

松滋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永安xL5中华典藏网

汶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僮阳xL5中华典藏网

沮阳xL5中华典藏网

高安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定襄xL5中华典藏网

新丰xL5中华典藏网

广牧xL5中华典藏网

原本此下阙文。xL5中华典藏网

汉平xL5中华典藏网

涪陵xL5中华典藏网

汉玟xL5中华典藏网

郢州 镇夏口,旧要害也。吴置督将为鲁口屯,对鲁山岸,因为名也。晋永嘉中,荆州刺史都督山简自襄阳避贼奔夏口,庾翼为荆州,治夏口,并依地崄也。泰元中,荆州刺史桓冲移镇上明,上表言:氐贼送死之日,旧郢以北,壁相望,待以不战。江州刺史桓嗣宜进屯夏口,据上下之中,于事为便。义熙元年,冠军将军刘毅以为夏口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川,边带涢、沔,请并州刺史刘道规镇夏口。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江夏郡xL5中华典藏网

沙阳xL5中华典藏网

蒲圻xL5中华典藏网

滠阳xL5中华典藏网

汝南xL5中华典藏网

沌阳xL5中华典藏网

惠怀xL5中华典藏网

竟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竟陵xL5中华典藏网

云杜xL5中华典藏网

霄城xL5中华典藏网

苌寿xL5中华典藏网

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武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沅陵xL5中华典藏网

临沅xL5中华典藏网

零陵xL5中华典藏网

辰阳xL5中华典藏网

酉阳xL5中华典藏网

沅南xL5中华典藏网

汉寿xL5中华典藏网

龙阳xL5中华典藏网

潕阳黚阳xL5中华典藏网

巴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下隽xL5中华典藏网

州陵xL5中华典藏网

巴陵xL5中华典藏网

监利xL5中华典藏网

武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武昌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阳新xL5中华典藏网

义宁 寄治鄂。xL5中华典藏网

真阳 《永明三年户口簿》无。xL5中华典藏网

西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陵xL5中华典藏网

蕲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阳xL5中华典藏网

孝宁xL5中华典藏网

期思 《永明三年户口簿》无。xL5中华典藏网

义安左县xL5中华典藏网

希水左县xL5中华典藏网

东安左县xL5中华典藏网

蕲水左县xL5中华典藏网

齐兴郡 永明三年置。xL5中华典藏网

绥怀xL5中华典藏网

齐康xL5中华典藏网

葺波xL5中华典藏网

绥平xL5中华典藏网

齐宁xL5中华典藏网

上蔡 《永明三年户口簿》无。xL5中华典藏网

东牂牱郡 《永明三年户口簿》云新置,无属县。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南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西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东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方城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城阳xL5中华典藏网

归义xL5中华典藏网

北新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吉xL5中华典藏网

长宁xL5中华典藏网

义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绥安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阳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xL5中华典藏网

北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角陵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北遂安 左郡《永明三年簿》云五县皆缺。xL5中华典藏网

东城xL5中华典藏网

绥化xL5中华典藏网

富城xL5中华典藏网

南城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新平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安城xL5中华典藏网

建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霄城xL5中华典藏网

司州 镇义阳。宋景平初,失河南地,元嘉永,侨立州于汝南县瓠,寻罢。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自此以来,常为边镇。泰始既迁,领义阳,侨立汝南,领三郡。元徽四年,又领安陆、随、安蛮三郡。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南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孝昌xL5中华典藏网

平舆xL5中华典藏网

义昌xL5中华典藏网

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xL5中华典藏网

平春xL5中华典藏网

北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义阳xL5中华典藏网

保城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钟武xL5中华典藏网

环水xL5中华典藏网

随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永阳xL5中华典藏网

阙西xL5中华典藏网

安化xL5中华典藏网

安陆郡 寄州治。xL5中华典藏网

安陆xL5中华典藏网

应城xL5中华典藏网

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宣化xL5中华典藏网

汝南郡 寄州治。xL5中华典藏网

平舆xL5中华典藏网

北新息xL5中华典藏网

真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城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息xL5中华典藏网

安阳xL5中华典藏网

临汝xL5中华典藏网

汝南xL5中华典藏网

上蔡xL5中华典藏网

齐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安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xL5中华典藏网

义城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xL5中华典藏网

义昌xL5中华典藏网

义安xL5中华典藏网

淮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阁口xL5中华典藏网

平氏xL5中华典藏网

宋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仰泽xL5中华典藏网

乐宁xL5中华典藏网

襄城xL5中华典藏网

安蛮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木兰xL5中华典藏网

新化xL5中华典藏网

怀xL5中华典藏网

中聂阳xL5中华典藏网

南聂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蛮xL5中华典藏网

永宁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中曲陵xL5中华典藏网

曲陵xL5中华典藏网

孝怀xL5中华典藏网

安德xL5中华典藏网

东义阳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永宁xL5中华典藏网

革音xL5中华典藏网

威清xL5中华典藏网

永平xL5中华典藏网

东新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第五xL5中华典藏网

南平林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xL5中华典藏网

平林xL5中华典藏网

义昌xL5中华典藏网

固城xL5中华典藏网

新化xL5中华典藏网

西平xL5中华典藏网

新城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孝怀xL5中华典藏网

中曲xL5中华典藏网

南曲陵xL5中华典藏网

怀昌xL5中华典藏网

围山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及剌xL5中华典藏网

章平xL5中华典藏网

北曲xL5中华典藏网

洛阳xL5中华典藏网

围山xL5中华典藏网

曲陵xL5中华典藏网

建宁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建宁xL5中华典藏网

阳城xL5中华典藏网

北淮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高邑xL5中华典藏网

南淮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慕化xL5中华典藏网

柏源xL5中华典藏网

北随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济山xL5中华典藏网

油潘xL5中华典藏网

东随安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随xL5中华典藏网

高城xL5中华典藏网

牢山xL5中华典藏网

雍州 镇襄阳,晋中朝荆州都督所治也。元帝以魏该为雍州,镇酂城,襄阳别有重戍。庾翼为荆州,谋北伐,镇襄阳。自永嘉乱,襄阳民户流荒。咸康八年,尚书殷融言:襄阳、石城,疆场之地,对接荒寇。诸荒残寄治郡县,民户寡少,可并合之。朱序为雍州,于襄阳立侨郡县,没苻氐。氐败,复还南,复用朱序。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郗恢为雍州,于时旧民甚少,新户稍多。宋元嘉中,割荆州五郡属,遂为大镇。疆蛮带沔,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涂直至,跨对樊、沔,为鄢郢北门。部领蛮左,故别置蛮府焉。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襄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襄阳xL5中华典藏网

中庐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建昌xL5中华典藏网

南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涅阳xL5中华典藏网

冠军xL5中华典藏网

舞阴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云阳xL5中华典藏网

许昌xL5中华典藏网

新野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野xL5中华典藏网

山都xL5中华典藏网

池阳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交木xL5中华典藏网

惠怀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武当xL5中华典藏网

武阳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xL5中华典藏网

平阳xL5中华典藏网

广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比阳xL5中华典藏网

广平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京兆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新丰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魏县xL5中华典藏网

扶风郡xL5中华典藏网

筑阳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汎阳xL5中华典藏网

冯翊郡鄀xL5中华典藏网

莲勺xL5中华典藏网

高陆xL5中华典藏网

河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河南xL5中华典藏网

新城xL5中华典藏网

棘阳xL5中华典藏网

襄乡xL5中华典藏网

河阴xL5中华典藏网

南天水郡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xL5中华典藏网

华阴xL5中华典藏网

西xL5中华典藏网

义成郡xL5中华典藏网

万年xL5中华典藏网

义成xL5中华典藏网

建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永兴xL5中华典藏网

安宁xL5中华典藏网

华山郡xL5中华典藏网

蓝田xL5中华典藏网

华山xL5中华典藏网

上黄xL5中华典藏网

南上洛郡 建武中,此以下郡皆没虏。xL5中华典藏网

上洛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北河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蔡xL5中华典藏网

汝阴xL5中华典藏网

上蔡xL5中华典藏网

缑氏xL5中华典藏网

洛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固始xL5中华典藏网

苞信xL5中华典藏网

弘农郡xL5中华典藏网

邯郸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卢氏xL5中华典藏网

顺阳郡 顺宋刻作从疑讳。xL5中华典藏网

南乡xL5中华典藏网

槐里xL5中华典藏网

清水xL5中华典藏网

丹水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顺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汝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上洛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康郡xL5中华典藏网

招义郡xL5中华典藏网

右五郡,不见属县。xL5中华典藏网

宁蛮府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西新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汎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化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xL5中华典藏网

义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义宁xL5中华典藏网

汎阳xL5中华典藏网

武当xL5中华典藏网

南阳xL5中华典藏网

南襄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武昌xL5中华典藏网

建武xL5中华典藏网

武平xL5中华典藏网

北建武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苌秋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北郡xL5中华典藏网

高罗xL5中华典藏网

西苌秋xL5中华典藏网

平丘xL5中华典藏网

蔡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乐安xL5中华典藏网

东蔡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蔡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化xL5中华典藏网

杨子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永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安乐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西安乐xL5中华典藏网

劳泉xL5中华典藏网

安定郡xL5中华典藏网

思归xL5中华典藏网

归化xL5中华典藏网

皋亭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士汉xL5中华典藏网

士顷xL5中华典藏网

怀化郡xL5中华典藏网

怀化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遂城xL5中华典藏网

精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化xL5中华典藏网

遂宁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武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武宁xL5中华典藏网

怀宁xL5中华典藏网

新城xL5中华典藏网

永宁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平林xL5中华典藏网

头章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朗城xL5中华典藏网

新市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武安xL5中华典藏网

西林xL5中华典藏网

义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郊乡xL5中华典藏网

东里xL5中华典藏网

永明xL5中华典藏网

山都xL5中华典藏网

义宁xL5中华典藏网

西里xL5中华典藏网

义安xL5中华典藏网

南锡xL5中华典藏网

义清xL5中华典藏网

高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高安xL5中华典藏网

新集xL5中华典藏网

左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襄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广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襄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襄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怀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弘农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弘农郡xL5中华典藏网

析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汉广郡xL5中华典藏网

中襄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右十二郡没于北。xL5中华典藏网

湘州 镇长沙郡。湘川之奥,民丰土闲。晋永嘉元年,分荆州置,苟晞为刺史。此后三省,辄复置。元嘉十八年置,至今为旧镇。南通岭表,唇齿荆区。领郡如左:长沙郡xL5中华典藏网

临湘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湘阴xL5中华典藏网

醴陵xL5中华典藏网

浏阳xL5中华典藏网

建宁xL5中华典藏网

吴昌xL5中华典藏网

桂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临武xL5中华典藏网

南平xL5中华典藏网

耒阳xL5中华典藏网

晋宁xL5中华典藏网

汝城xL5中华典藏网

零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泉陵xL5中华典藏网

洮阳xL5中华典藏网

零陵xL5中华典藏网

祁阳xL5中华典藏网

观阳xL5中华典藏网

永昌xL5中华典藏网

应阳xL5中华典藏网

衡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湘西xL5中华典藏网

益阳xL5中华典藏网

湘乡xL5中华典藏网

新康xL5中华典藏网

衡山xL5中华典藏网

营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营道xL5中华典藏网

泠道xL5中华典藏网

营浦xL5中华典藏网

舂陵xL5中华典藏网

湘东郡xL5中华典藏网

茶陵xL5中华典藏网

新宁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临蒸xL5中华典藏网

重安xL5中华典藏网

阴山xL5中华典藏网

邵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都梁xL5中华典藏网

邵陵xL5中华典藏网

高平xL5中华典藏网

武刚xL5中华典藏网

建兴xL5中华典藏网

邵阳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始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曲江xL5中华典藏网

桂阳xL5中华典藏网

仁化xL5中华典藏网

阳山xL5中华典藏网

令阶xL5中华典藏网

含洭xL5中华典藏网

灵溪xL5中华典藏网

中宿xL5中华典藏网

浈阳xL5中华典藏网

始兴xL5中华典藏网

临贺郡xL5中华典藏网

临贺xL5中华典藏网

冯乘xL5中华典藏网

富川封阳xL5中华典藏网

谢沐xL5中华典藏网

兴安xL5中华典藏网

宁新xL5中华典藏网

开建xL5中华典藏网

抚宁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郡 本名始建,齐改。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xL5中华典藏网

荔浦xL5中华典藏网

建陵左县xL5中华典藏网

熙平xL5中华典藏网

永丰xL5中华典藏网

平乐xL5中华典藏网

齐熙郡xL5中华典藏网

梁州 镇南郑。魏景元四年平蜀所置也。晋永嘉元年,蜀贼没汉中,刺史张光治魏兴,三年,还汉中。建兴元年,又为氏杨难敌所没。桓温平蜀,复旧土。后为谯纵所没,纵平复旧。每失汉中,刺史辄镇魏兴。汉中为巴蜀捍蔽,故刘备得汉中,云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是以蜀有难,汉中辄没。虽时还复,而户口残耗。宋元嘉中,甄法护为氐所攻,失守。萧思话复还汉中。后氐虏数相攻击,关陇流民,多避难归化,于是民户稍实。州境与氐、胡相邻,亦为威御之镇。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汉中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郑xL5中华典藏网

城固xL5中华典藏网

沔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乡xL5中华典藏网

西上庸xL5中华典藏网

魏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城xL5中华典藏网

旬阳xL5中华典藏网

兴晋xL5中华典藏网

广昌xL5中华典藏网

南广城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广城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郡 永元二年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吉阳xL5中华典藏网

东关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房陵xL5中华典藏网

绥阳xL5中华典藏网

昌魏xL5中华典藏网

祁乡xL5中华典藏网

阆阳xL5中华典藏网

乐平xL5中华典藏网

上庸郡xL5中华典藏网

上庸xL5中华典藏网

武陵xL5中华典藏网

齐安xL5中华典藏网

北巫xL5中华典藏网

上廉xL5中华典藏网

微阳xL5中华典藏网

新丰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吉阳xL5中华典藏网

晋寿郡xL5中华典藏网

晋寿xL5中华典藏网

邵欢xL5中华典藏网

兴安xL5中华典藏网

白水xL5中华典藏网

华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宕渠xL5中华典藏网

华阳xL5中华典藏网

兴宋xL5中华典藏网

嘉昌xL5中华典藏网

新巴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巴xL5中华典藏网

晋城xL5中华典藏网

晋安xL5中华典藏网

北巴西郡xL5中华典藏网

阆中xL5中华典藏网

安汉xL5中华典藏网

宋寿xL5中华典藏网

南国xL5中华典藏网

西国xL5中华典藏网

平周xL5中华典藏网

汉昌xL5中华典藏网

巴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宣汉xL5中华典藏网

晋兴xL5中华典藏网

始兴xL5中华典藏网

巴渠xL5中华典藏网

东关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xL5中华典藏网

下蒲xL5中华典藏网

怀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怀安xL5中华典藏网

义存xL5中华典藏网

宋熙郡xL5中华典藏网

兴平xL5中华典藏网

宋安xL5中华典藏网

阳安xL5中华典藏网

元寿xL5中华典藏网

嘉昌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白水郡xL5中华典藏网

晋寿xL5中华典藏网

新巴xL5中华典藏网

汉德xL5中华典藏网

益昌xL5中华典藏网

兴安xL5中华典藏网

平周xL5中华典藏网

南上洛郡xL5中华典藏网

上洛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流风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北丰阳xL5中华典藏网

渠阳xL5中华典藏网

义阳xL5中华典藏网

北上洛郡xL5中华典藏网

上洛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丰阳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流民xL5中华典藏网

秬阳xL5中华典藏网

阳亭xL5中华典藏网

齐化xL5中华典藏网

西丰阳xL5中华典藏网

东邺阳xL5中华典藏网

齐宁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京兆xL5中华典藏网

新宁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新附xL5中华典藏网

安康郡xL5中华典藏网

安康xL5中华典藏网

宁都xL5中华典藏网

南宕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宕渠xL5中华典藏网

汉安xL5中华典藏网

宣汉xL5中华典藏网

宋康xL5中华典藏网

怀汉郡xL5中华典藏网

永丰xL5中华典藏网

绥成xL5中华典藏网

预德xL5中华典藏网

北阴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阴平xL5中华典藏网

平武xL5中华典藏网

南阴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阴平xL5中华典藏网

怀旧xL5中华典藏网

齐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兴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安昌 《永元志》无。xL5中华典藏网

郧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安富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xL5中华典藏网

晋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安晋xL5中华典藏网

宣汉xL5中华典藏网

吉阳xL5中华典藏网

苌寿xL5中华典藏网

东关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xL5中华典藏网

延寿xL5中华典藏网

安乐xL5中华典藏网

东晋寿郡xL5中华典藏网

右一郡,县邑事亡。xL5中华典藏网

弘农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昌魏郡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梓潼郡xL5中华典藏网

广长郡xL5中华典藏网

三水郡思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宋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建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泉郡xL5中华典藏网

三巴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陵郡xL5中华典藏网

怀化郡xL5中华典藏网

归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楗郡xL5中华典藏网

北宕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宋康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汉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梓潼郡xL5中华典藏网

始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部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建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寿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宋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归化郡xL5中华典藏网

始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怀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平郡齐兆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化郡xL5中华典藏网

宁章郡xL5中华典藏网

邻溪郡xL5中华典藏网

京兆郡xL5中华典藏网

义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归复郡xL5中华典藏网

安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宕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宋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凡四十五郡,荒或无民户。xL5中华典藏网

秦州 晋武帝泰始五年置。旧土有秦之富,跨带垄坂。太康省。惠帝元康七年复置。中原乱,没北。穆帝永和八年,伪秦州刺史王擢降,仍以为刺史,寻为苻健所破。十一年,桓温以氐王杨国为秦州刺史,未有民土。至泰元十四年,雍州刺史朱序始督秦州,则孝武所置也。寄治襄阳,未有刺史,是后雍州刺史常督之。隆安二年,郭铨始为梁、南秦州刺史,州寄治汉中。四年,桓元督七州,但云秦州。元兴元年,以苻坚子宏为北秦州刺史。自此荆州都督常督秦州,梁州当带南秦州刺史。义熙三年,以氐王杨国为北秦州刺史。十四年,置东秦州,刘义真为刺史。郭恭为梁州刺史,尹雅为秦州刺史。宋文帝为荆州都督,督秦州,又进督北秦州。州名杂出,省置不见。《永明郡国志》秦州寄治汉中南郑,不曰南北。《元嘉计偕》亦云秦州,而荆州都督常督二秦,梁、南秦一刺史。是则《志》所载秦州为南秦,氐为北秦。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武都郡xL5中华典藏网

下辩xL5中华典藏网

上禄xL5中华典藏网

陈仓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xL5中华典藏网

临汉xL5中华典藏网

安固郡xL5中华典藏网

安固xL5中华典藏网

南桓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西扶风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武功xL5中华典藏网

京兆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蓝田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南太原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陶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xL5中华典藏网

槐里xL5中华典藏网

宋熙xL5中华典藏网

天水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阳xL5中华典藏网

河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定郡xL5中华典藏网

宋兴xL5中华典藏网

朝那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郡xL5中华典藏网

桓道xL5中华典藏网

中陶xL5中华典藏网

金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金城xL5中华典藏网

榆中xL5中华典藏网

临洮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冯翊郡xL5中华典藏网

莲勺xL5中华典藏网

频阳xL5中华典藏网

下邽xL5中华典藏网

万年xL5中华典藏网

高陵xL5中华典藏网

陇西郡xL5中华典藏网

河关xL5中华典藏网

狄道xL5中华典藏网

首阳xL5中华典藏网

大夏xL5中华典藏网

仇池郡xL5中华典藏网

上辩xL5中华典藏网

仓泉xL5中华典藏网

白石xL5中华典藏网

夷安xL5中华典藏网

东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安xL5中华典藏网

北地xL5中华典藏网

南汉县xL5中华典藏网

益州 镇成都,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开拓夷荒,稍成郡县,如汉之永昌,晋之云山之类是也。蜀侯煇杜以来,四为偏据,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沃野天府。刘颂亦谓成都宜处亲子弟,以为王国。故立成都王颖,竟不之国。三峡险阻,蛮夷孔炽。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方面疆镇,涂出万里,晋世以处武臣。宋世亦以险远,诸王不牧。泰始中,成都市桥忽生小洲,始康人邵硕有术数,见之曰:洲生近市,当有贵王临境。永明二年,而始兴王镇为刺史。州土瑰富,西方之一都焉。领夷、齐诸郡如左: 巴、涪陵二郡见,巴州。xL5中华典藏网

蜀郡xL5中华典藏网

成都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牛鞞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永昌xL5中华典藏网

广汉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什方xL5中华典藏网

新都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伍城xL5中华典藏网

阳泉xL5中华典藏网

晋康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原xL5中华典藏网

临邛枞阳xL5中华典藏网

晋乐xL5中华典藏网

汉嘉xL5中华典藏网

宁蜀郡xL5中华典藏网

广汉xL5中华典藏网

升迁xL5中华典藏网

广都xL5中华典藏网

垫江xL5中华典藏网

汶山郡xL5中华典藏网

都安xL5中华典藏网

齐基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南阴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阴平xL5中华典藏网

绵竹xL5中华典藏网

南郑xL5中华典藏网

南长乐xL5中华典藏网

东遂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巴兴xL5中华典藏网

小汉xL5中华典藏网

晋兴xL5中华典藏网

德阳xL5中华典藏网

始康郡xL5中华典藏网

康晋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新成xL5中华典藏网

永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欣平xL5中华典藏网

永安xL5中华典藏网

宜昌xL5中华典藏网

安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汉县xL5中华典藏网

建昌xL5中华典藏网

犍为郡xL5中华典藏网

僰道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xL5中华典藏网

资中xL5中华典藏网

冶官xL5中华典藏网

武阳xL5中华典藏网

江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阳xL5中华典藏网

常安xL5中华典藏网

汉安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安固郡xL5中华典藏网

桓陵xL5中华典藏网

临渭xL5中华典藏网

兴固xL5中华典藏网

南苞xL5中华典藏网

清水xL5中华典藏网

沔阳xL5中华典藏网

南城固xL5中华典藏网

怀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万年xL5中华典藏网

西平xL5中华典藏网

怀道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xL5中华典藏网

巴西郡xL5中华典藏网

阆中xL5中华典藏网

安汉xL5中华典藏网

西充国xL5中华典藏网

南充国xL5中华典藏网

汉昌xL5中华典藏网

平州xL5中华典藏网

益昌xL5中华典藏网

晋兴xL5中华典藏网

东关xL5中华典藏网

梓潼郡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梓潼xL5中华典藏网

汉德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xL5中华典藏网

万安xL5中华典藏网

西浦xL5中华典藏网

东江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汉安xL5中华典藏网

安乐xL5中华典藏网

绵水xL5中华典藏网

南晋寿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晋寿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南兴xL5中华典藏网

西宕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宕渠xL5中华典藏网

宣汉xL5中华典藏网

汉初县xL5中华典藏网

东关xL5中华典藏网

天水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xL5中华典藏网

上邽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宋兴xL5中华典藏网

南新巴郡 《永元志》,寄治阴平。xL5中华典藏网

新巴xL5中华典藏网

晋熙xL5中华典藏网

桓陵xL5中华典藏网

北阴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阴平xL5中华典藏网

南阳xL5中华典藏网

北桓陵xL5中华典藏网

扶风xL5中华典藏网

慎阳xL5中华典藏网

京兆xL5中华典藏网

绥归xL5中华典藏网

新城郡xL5中华典藏网

下辩xL5中华典藏网

略阳xL5中华典藏网

汉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定xL5中华典藏网

扶风郡 见《永元三年志》。xL5中华典藏网

武江xL5中华典藏网

华阴xL5中华典藏网

茂陵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郡 见《永元三年志》。xL5中华典藏网

南安xL5中华典藏网

华阳xL5中华典藏网

白水xL5中华典藏网

乐安xL5中华典藏网

桓道xL5中华典藏网

东宕渠獠郡xL5中华典藏网

宕渠xL5中华典藏网

平州xL5中华典藏网

汉初县xL5中华典藏网

北部都尉xL5中华典藏网

越巂獠郡xL5中华典藏网

沈黎獠郡xL5中华典藏网

蚕陵令,无户数。xL5中华典藏网

甘松獠郡xL5中华典藏网

始平獠郡齐开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齐通左郡xL5中华典藏网

右二左郡,建武三年置。xL5中华典藏网

宁州 镇建宁郡,本益州南中,诸葛亮所谓不毛之地也。道远土瘠,蛮夷众多,齐民甚少。诸爨、氐彊族,恃远擅命,故数有土反之虞。领郡如左:xL5中华典藏网

建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同乐xL5中华典藏网

同濑xL5中华典藏网

牧麻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xL5中华典藏网

新定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同并xL5中华典藏网

万安xL5中华典藏网

昆泽xL5中华典藏网

漏江xL5中华典藏网

谈槁xL5中华典藏网

母单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南广郡xL5中华典藏网

南广xL5中华典藏网

常迁xL5中华典藏网

晋昌xL5中华典藏网

新兴xL5中华典藏网

南朱提郡xL5中华典藏网

朱提xL5中华典藏网

汉阳xL5中华典藏网

堂狼xL5中华典藏网

南秦xL5中华典藏网

南牂牱郡xL5中华典藏网

且兰xL5中华典藏网

万寿xL5中华典藏网

母敛xL5中华典藏网

晋乐xL5中华典藏网

绥宁xL5中华典藏网

丹南xL5中华典藏网

梁水郡xL5中华典藏网

梁水xL5中华典藏网

西随xL5中华典藏网

母掇xL5中华典藏网

胜休xL5中华典藏网

新丰xL5中华典藏网

建安xL5中华典藏网

骠封xL5中华典藏网

建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新安xL5中华典藏网

永丰xL5中华典藏网

绥云xL5中华典藏网

遂安xL5中华典藏网

麻雅xL5中华典藏网

临江xL5中华典藏网

晋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建伶xL5中华典藏网

连然xL5中华典藏网

滇池xL5中华典藏网

俞元xL5中华典藏网

谷昌xL5中华典藏网

秦臧xL5中华典藏网

双柏xL5中华典藏网

云南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古复xL5中华典藏网

西古复xL5中华典藏网

云平xL5中华典藏网

邪龙 邪北雍作雅。xL5中华典藏网

西平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平xL5中华典藏网

暖江xL5中华典藏网

都阳xL5中华典藏网

西宁xL5中华典藏网

晋绥xL5中华典藏网

新城xL5中华典藏网

夜郎郡xL5中华典藏网

夜郎xL5中华典藏网

谈柏xL5中华典藏网

谈乐xL5中华典藏网

广谈xL5中华典藏网

东河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东河阳xL5中华典藏网

楪榆xL5中华典藏网

西河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比苏xL5中华典藏网

建安xL5中华典藏网

成昌xL5中华典藏网

平蛮郡xL5中华典藏网

平蛮xL5中华典藏网

谷邑xL5中华典藏网

兴古郡xL5中华典藏网

西中xL5中华典藏网

宛暖xL5中华典藏网

律高xL5中华典藏网

句町xL5中华典藏网

漏卧xL5中华典藏网

南兴xL5中华典藏网

兴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青蛉xL5中华典藏网

弄栋xL5中华典藏网

西阿郡xL5中华典藏网

楪榆xL5中华典藏网

新丰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平乐郡xL5中华典藏网

益宁xL5中华典藏网

安宁xL5中华典藏网

北朱提郡xL5中华典藏网

河阳xL5中华典藏网

义城xL5中华典藏网

宋昌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阳xL5中华典藏网

安上xL5中华典藏网

犍为xL5中华典藏网

永昌郡 有名无民曰空荒不立。xL5中华典藏网

永安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不建xL5中华典藏网

犍雍乡xL5中华典藏网

西城xL5中华典藏网

博南xL5中华典藏网

益宁郡 永明五年,刺史董仲舒启置,领二县,无民户。xL5中华典藏网

武阳xL5中华典藏网

绵水xL5中华典藏网

南犍为郡 永明二年置。xL5中华典藏网

西益郡xL5中华典藏网

江阳郡xL5中华典藏网

犍为郡xL5中华典藏网

永兴郡xL5中华典藏网

永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安宁郡xL5中华典藏网

右六郡,隆昌元年置。xL5中华典藏网

东朱提郡 延兴元年置。xL5中华典藏网

安上郡 建武三年,刺史郭安明启置。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高祖初,承齐旧得州二十有三,嗣因广狭,不均,遂多更置。大同中,郡县较天监初为多。xL5中华典藏网

按《通典》:梁氏州郡,多沿旧制。天监中,州二十有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有五。其后更有析置,大同中,州百有七,郡县亦称于此。自侯景逆乱,建康倾陷,坟籍散逸不可得而详焉。初,武帝受禅,数年即失汉川及淮西之地。xL5中华典藏网

〈注〉天监三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本部叛降后魏,自剑阁之北并陷之。又魏将元英破将军马仙琕于义阳,失地。xL5中华典藏网

其后诸将频年与魏军交战于淮南淮北,互有胜负。xL5中华典藏网

自天监四年以后,将张惠绍剋魏宿迁城,韦睿剋合肥,裴邃剋翟丘城、朐山城,寻皆败,唯合肥独存。xL5中华典藏网

虽得悬瓠、彭城,俄而又失。xL5中华典藏网

天监六年,魏军主白早生、荆河州刺史胡逊以悬瓠,普通六年,徐州刺史元法兴以彭城并内属,无何,悉复于魏。xL5中华典藏网

又剋寿春。xL5中华典藏网

普通七年,将夏侯亶、元树等剋之,获魏扬州刺史李宪。自齐东昏永元二年陷后魏,至是凡二十七年,南朝始复。xL5中华典藏网

大通初,大举北伐,淮北城镇,相次剋平,直至洛阳,暂为梁有。xL5中华典藏网

大通元年,魏将尔朱荣害胡太后及少主,魏朝大乱。遣将陈庆之率军送元颢为魏主,入河阳,六旬五日,尔朱荣来攻,庆之渡河,守北中府城,数日颢败,庆之亦奔退,所得之地寻亦失之。中府地即今河阳北城是。xL5中华典藏网

其后又复汉中。大同,将兰钦剋之。自天监二年失汉川,凡经四十xL5中华典藏网

三年却复。xL5中华典藏网

至东魏,将侯景以河南地降,逆乱相寻,有名无实。及景平后,江北之地,悉陷高齐,汉川、蜀中没于西魏。xL5中华典藏网

太清初,侯景以十三州来降,旋为东魏将慕容绍宗所败。二年,景举兵反,围建康,陷之。及景平后,元帝承圣初,齐将辛术南伐,尽取淮南江北之地,得传国玺,反于齐。三年,西魏将达奚武陷汉川,尉迟回陷蜀川。其汉川经九年复失。xL5中华典藏网

大抵雍州、xL5中华典藏网

今襄州。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音槎、汉东郡枣阳县东南。xL5中华典藏网

夏口、白苟堆、xL5中华典藏网

大同中,东魏静帝遣将尧雄为南境守将。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请备之。在今汝南郡真阳县。xL5中华典藏网

硖石城、xL5中华典藏网

今汝阴郡下蔡县。xL5中华典藏网

合州、xL5中华典藏网

即合肥。xL5中华典藏网

钟离、xL5中华典藏网

将康绚镇守之。xL5中华典藏网

淮阴、朐山为重镇。xL5中华典藏网

天监三年,角城戍主柴庆宗以角城,十年,琅邪民杀太守刘哲以朐山,并降入魏。xL5中华典藏网

xL5中华典藏网

江左舆图陈氏尤蹙,文宣之世建置。纷纭州郡之数,视前代倍之。xL5中华典藏网

按《通典》:陈氏比于梁代,土宇弥蹙,西不得蜀汉,北失淮肥,以长江为境。xL5中华典藏网

文帝天嘉初,湘川之地为周军所陷;二年,侯瑱剋平之。湘川,今澧阳、武陵、长沙、衡阳等郡之地。xL5中华典藏网

有州四十有二,xL5中华典藏网

地转狭而州益多,暨后周郡又数倍多于前代,故不可详。xL5中华典藏网

郡百有九,县四百三十有八。宣帝太建中,频年北伐,诸将累捷,尽复淮南之地。更经略淮北,大破齐军于吕梁。及旋师,属高齐国亡,又总军北伐,至吕梁,周军来拒,又大破之。xL5中华典藏网

自太建五年北伐,七年破齐军,九年又破周将梁士彦,悉得梁淮北城镇下邳、朐山。xL5中华典藏网

旋为周军所败,悉虏其众。自是江北之地,尽没于周,又以长江为界。xL5中华典藏网

十二年,周大将司马消难以淮西地来降,又遣将周罗㬋攻剋新野,寻并失之。xL5中华典藏网

及隋单来伐,遣将守狼尾滩。xL5中华典藏网

后主祯明三年,戚欣守之。今夷陵郡宜都县界。xL5中华典藏网

荆门、xL5中华典藏网

将仲肃据之,亦宜都界。xL5中华典藏网

安蜀城、xL5中华典藏网

将顾觉镇之,亦夷陵郡县。xL5中华典藏网

公安、xL5中华典藏网

将陈纪镇之,今江陵郡县。xL5中华典藏网

巴陵已下,并风靡退散。xL5中华典藏网

信州道大总管、清河公杨素自峡中舟师东下,东方守将相继而破。信州即今云安郡也。xL5中华典藏网

隋军自采石。京口渡江而平之。xL5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