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书文
作者:方苞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溪全集》、《钦定四书文》(简称 《四书文》)。包括化治、正嘉、隆万、启祯及国朝五集。乾隆元年 (1736)清政府为了科举考试和进一步禁锢人民思想的需要,令方苞等人编撰此书,目的是“俾学者童而习之,日以义理浸灌其心,庶几学识可以渐开而心术归于正也”(《序》)。全书所选文章之主旨必在“制义”,方氏以为明时文章大体四嬗,故划为化 (成化)治 (弘治)、正 (正德)嘉(嘉靖)、隆 (隆庆) 万 (万历)、启 (天启) 祯 (崇祯)四个间断共四百八十六篇明人文章,并按四书之体例,依次编纂排列。“每篇皆抉其精要评论于后”(《序》)。书中有强烈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色彩,其分类也未必恰当,是为之弊。然其 “文章必随时而改”、“文必清真雅正”等观点则是可取的。该书最早版本是乾隆五年 (1740)刊印本,后有四十一年、四十四年重新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凡例
- 总目
- 钦定化治四书文总目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一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二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三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四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五
-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六
- 钦定正嘉四书文总目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一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二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三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四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五
- 钦定正嘉四书文卷六
- 钦定隆万四书文总目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一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二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三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四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五
-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六
- 钦定启祯四书文总目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一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二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三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四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五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六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七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八
- 钦定启祯四书文卷九
- 钦定本朝四书文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一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二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三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四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五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六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七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八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九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十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十一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十二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十三
- 钦定本朝四书文卷十四
猜你喜欢的书
雨中杀手
钱德勒死後才集成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八部短篇,完成於一九三五 ~ 一九四一年间。这八部短篇皆是日後钱德勒七大长篇的前身,小说中的私采亦皆是马罗的前身,本书是理解钱德勒、研究钱德勒的最佳第一手史料,它揭示了日後七大长篇和伟大侦探马罗的塑造过程。这八个故事是进入钱德勒世界的敲门砖,是开启马洛前世今生的金钥匙。 早年的加州阳光更明亮一些,警察更像人一些,世界更善意一些。一个为寻找真相披荆斩棘的私家侦探正在诞生,他就是“我”,是达尔马斯,是卡尔马迪,是埃文斯,同时也是菲利普·马洛!。 即使姓名不同,骨子里的正义感未变,“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必须是最好的男人;而对任何一个世界来说,他也会是个够好的男人。
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研究科学史的代表作。1962年出版,先后被译成德文、波兰文、意大利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全书除了序言共有13章,以纲领形成、表述作者的观点。在书中库恩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他科学观中的核心概念“范式”。库恩还采用工具主义观点来说明科学发展机制,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见解。他提出科学既非有规则可循又非有真理性的要求。只是由于旧有的范式不再能对解决疑难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所以才需要对范式进行更换。库恩还表明,符合科学史实的研究不能是逻辑主义的,而应当是历史的,心理学的。面对逻辑主义课题的规范回答,库恩都代之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回答。库恩还着重分析了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试图强调科学革命的创造性以及科学家心理特征对科学活动的影响,来表明自己的科学知识增长观点与传统的逻辑主义直线积累的观点的不同。该书是库恩经过15年精心研究形成的观点的简要概述,在书中他提出并规定的一系列新概念如“范式”、“科学革命”、“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等,现在已经成为科学哲学中常用的术语。该书的出版在当时西方哲学界、社会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有人将其列为20世纪科学哲学五大成就之一。
客座偶谈
四卷。近人何刚德撰。民国十一年(1922年),何刚德曾刊刻《春明梦录》一书。本书之作,意在补前书之缺漏。主要记载清代的典章制度、名人软事、社会风俗等,尤以记述清代典制为详,涉及宫制、军制、学校、科举、财政等各个方面。如对官员俸禄、养廉银及军费开支的记载及评论就很有参考价值。此外,对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佩纶等的言行亦有记述。由于书中所记多为作者亲身经历,故史料价值颇高。原有民国二十三年刻本(1934年)。今有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9月影印本,并与《春明梦录》合为一册,列入《清代历史资料丛刊》。
东林本末
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年维崧太史家”。但该书实存上中下三卷,这可能是书刚编成时有六卷,后来删繁就简,合并为三卷。吴应箕在序中说:“东林者,门户之别名也;门户者,又朋党之别号。夫小人欲空人国,必加之以朋党。于是东林之名最著,而受祸为独深,要亦何负于人国哉!东林争言真伪;其真者必不负国家,伪者反至负东林。此实何欤?盖起事至五、六十年,相传多失其实。于是而有伪者,亦势使然也。今之所为东林者,又一变往时欲锢之林下者、今且下及草野。夫盛世岂有党锢之事?何论朝野,亦办其真与伪而已矣。余于是条次其本末,以使观者有所考而感焉。”
存斋随笔
为熊十力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写成于1963年。作者以随笔为名,写来不论长言与简说,而都无体系,随时随即而写。本书主要是解释佛教的十二缘生,同时又批评了佛家的性相、体用割裂之说,最后又论列佛家戒定慧三学,发挥己意。对于今日学术思想之研究亦多有参考价值。
圆觉经
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教经典。中译本,唐代佛陀多罗译,1卷。收入《大藏经》。成书年代及真实作者已无可考。佛陀善多于693年(唐长寿二年)在洛阳白马寺译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本书是中国僧人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而作的伪经。本书译者佛陀善多,汉语意译名觉救。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人,唐武则天代时译出本书,其他事迹无从可考。“圆觉”,直译为圆满的灵觉,实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真法界的别名。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和“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误,“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