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事文类聚
作者:祝穆
类书。又称《事文类聚》。南宋祝穆、元富大用、祝渊等编。七集、二百三十七卷。仿照《艺文类聚》、《初学记》体例编成。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三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卷。前、后、续、别四集是宋祝穆编。共四十八部,八百八十五目。每类下先是总论,记录群书要语,或是叙述内容梗概,或是讲解历代沿革,其次是辑古今事物,最后录诸家文集。引文完整且注书名及出处。但由于编辑无计划,其中不免重复。元富大用依照祝氏体例,增补有关官制的材料,编成新、外二集,共二十二部,二百二十四目,每类前增加了历代沿革一项。祝渊又补大用之阙遗,编成遗集,十九部,一百一十八目。有元泰定三年(1326)庐陵武溪书院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积秀堂重刊七集本。
章节列表
升序↑前集
- 卷一 天道部
- 卷二 天道部
- 卷三 天道部
- 卷四 天道部
- 卷五 天道部
- 卷六 天时部
- 卷七 天时部
- 卷八 天时部
- 卷九 天时部
- 卷十 天时部
- 卷十一 天时部
- 卷十二 天时部
- 卷十三 地理部
- 卷十四 地理部
- 卷十五 地理部
- 卷十六 卷十七地理部
- 卷十八 地理部
- 卷十九 帝系部
- 卷二十 帝系部
- 卷二十一 帝系部
- 卷二十二 帝系部
- 卷二十三 人道部
- 卷二十四 人道部
- 卷二十五 仕进部
- 卷二十六 仕进部
- 卷二十七 仕进部
- 卷二十八 仕进部
- 卷二十九 仕进部
- 卷三十 仕进部
- 卷三十一 仕进部
- 卷三十二 退隐部
- 卷三十三 退隐部
- 卷三十四 仙佛部
- 卷三十五 仙佛部
- 卷三十六 民业部
- 卷三十七 民业部
- 卷三十八 技艺部
- 卷三十九 技艺部
- 卷四十 技艺部
- 卷四十一 技艺部
- 卷四十二 技艺部
- 卷四十三 艺术部
- 卷四十四 乐生部
- 卷四十五 乐生部
- 卷四十六 乐生部
- 卷四十七 婴疾部
- 卷四十八 神鬼部
- 卷四十九 防事部
- 卷五十 丧事部
- 卷五十一 丧事部
- 卷五十二 丧事部
- 卷五十三 丧事部
- 卷五十四 防事部
- 卷五十五 丧事部
- 卷五十六 丧事部
- 卷五十七 丧事部
- 卷五十八 丧事部
- 卷五十九 丧事部
- 卷六十 丧事部
后集
- 卷一 人伦部
- 卷二 人伦部
- 卷三 人伦部
- 卷四 人伦部
- 卷五 人伦部
- 卷六 人伦部
- 卷七 人伦部
- 卷八 人伦部
- 卷九 人伦部
- 卷十 人伦部
- 卷十一 人伦部
- 卷十二 人伦部
- 卷十三 人伦部
- 卷十四 人伦部
- 卷十五 人伦部
- 卷十六 人伦部
- 卷十七 娼妓部
- 卷十八 肖貌部
- 卷十九 肖貌部
- 卷二十 肖貌部
- 卷二十一 肖貌部
- 卷二十二 谷菜部
- 卷二十三 林木部
- 卷二十四 竹笋部
- 卷二十五 菓实部
- 卷二十六 菓实部
- 卷二十七 菓实部
- 卷二十八 花卉部
- 卷二十九 花卉部
- 卷三十 花卉部
- 卷三十一 花卉部
- 卷三十二 花卉部
- 卷三十三 鳞虫部
- 卷三十四 鳞虫部
- 卷三十五 介虫部
- 卷三十六 毛虫部
- 卷三十七 毛虫部
- 卷三十八 毛虫部
- 卷三十九 毛虫部
- 卷四十 毛虫部
- 卷四十一 毛虫部
- 卷四十二 羽虫部
- 卷四十三 羽虫部
- 卷四十四 羽虫部
- 卷四十五 羽虫部
- 卷四十六 羽虫类
- 卷四十七 羽虫类
- 卷四十八 虫豸类
- 卷四十九 虫豸部
- 卷五十 虫豸类
祝穆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道德与人性
康德的道德神学肇始于对人性的基本分析。 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之中包含了向善的原初禀赋以及趋恶的自然倾向。 道德根基的确立表明康德宗教思想的基础问题的圆满解决,但对于一种成熟、完整、系统化的宗教思想而言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和奠基。
古本水浒传
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或《古本水浒》,初由江苏常熟医生、藏书家、小说家梅寄鹤发现,被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是《水浒传》的一个古老但长期被埋没的、甚至《水浒传》作者最初的版本。但是此说也被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并不属实,这一观点认为此书实为清朝或民国时所作。双方各有理据,此书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仍有争议。梅氏藏本《水浒传》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与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基本一致,后五十回则与现存任何其他《水浒传》版本不同。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一般所称“梅氏水浒”或“古本水浒传”等,即指此书后五十回部分。
小八义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议退婚,同时授意指使义子梁滚暗害周景隆。梁府千金梁秀英梁府闻知气愤不已,她和老管家梁忠毅然冒险救出周景隆。周景隆无奈只好远走他乡。在漂泊途中先后结识梁山后代飞毛腿阮英、孔氏三兄弟、金枪将徐文标、踏雪无痕花云平、无影侠时长青、尉迟肖和猛汉唐铁牛。他们侠肝义肠、扶危济贫,同恶霸和奸臣作斗争。最终将蔡京阴谋叛乱的武装组织藏兵营打败,斩杀了助纣为虐的恶僧铜头和尚。周景隆也在漂泊途中发奋读书考中状元,为国锄奸。小八义士齐聚汴梁保家卫国,共敌外患,谱写一曲人间大义之歌。
言兵事疏
又名“上书言兵事”,西汉晁错任太子家令时,给汉武帝的奏疏。内容以边事为主,兼议政事。晁错认为戍边的关键在于择用良将。在战争中,取胜主要条件是:“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战备方面,主张利用矛盾,破坏其联盟,这样汉王朝的边疆可自固。文章结构严谨,议论深刻,切中要害,言辞犀利,简洁明畅,被视为作者代表作,亦被人看作是西汉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顾曲麈谈
曲学论著。近人吴梅撰。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州(今苏州)人。终生从事曲学研究,制谱、填词、按拍,一身兼擅。历任北京、南京等地大学教授。著有曲学、词学著作多种:《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曲学通论》、《词学通论》等;创作则有杂剧、传奇戏曲11种和《霜厓诗录》、《霜厓词录》。《顾曲麈谈》分原曲、制曲、度曲、谈曲四章,详细论述了包括散曲和剧曲在内的南北曲的宫调、音韵、作法、唱法诸问题,并对元明清部分作家作品作了评介。其中论宫调一节,备列六宫十一调的管色及所隶的南北曲曲调,以便度曲者能在同一宫调中择曲联套,而免出宫犯调之病。论音韵一节,据清人王鵕《音韵辑要》等书,编出新的曲韵,以作为填词者守部选韵的依据,而不致逾规越矩。论作法最为详尽,计分南曲、北曲、剧曲、清曲四节,分别就音律、文词问题,提出填词者所应知的事项:于音律则要求辨明曲谱、板式,调节音调高低,掌握联套方法。于文章则要求剧曲一要结构谨严,二要词采超妙,三要宾白优美;而清曲则还要少借宫,少重韵,少衬字。论度曲部分,从五音、四呼、四声、出字、收声、归韵、曲情等方面,论述了昆曲的发声和演唱方法。吴梅论曲重在声律和制作,虽有承袭明清人曲论之处,但也颇多他个人研究的创获。有1916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吴梅戏曲论文集》,收此论著。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一卷,明净伦撰,周理辑,内题曹溪一滴卷六,李绅序,依驹目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