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涛尺牍

作者:杨嘉祚
广陵涛尺牍

书信集,明杨嘉祚著,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尺牍文集。书中所收录的信札,涉及与乡绅、官员、总兵等多种身份人士的往来交流,从与上年伯邹南皋先生、谢林季翀宗伯、上座师李懋明先生等的书信中,能看到晚明时期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官场纷争的隐晦提及,如作者因得罪魏忠贤党羽崔呈秀而被贬的经历或有相关影射,也有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像在扬州府知府任上面对白莲教寇乱时的应对或许在信中有所交流;还包含着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探讨。其文字风格或体现出作者清古的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明的社会风貌、政治局势、人际交往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

杨嘉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都市的人生

都市的人生

散文集,张爱玲著。《都市的人生》林林总总五十篇什,大多选自《流言》、《张看》等集子,此外还收集了一些散落在书刊中的单篇,计三十万言,包纳了张爱玲各个时期的散文力作。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话本。宋元讲史。《全相平话五种》之一。元佚名撰。三卷。系民间说书艺人创作。以《三国志》正史人物故事为线索,分上中下卷。后人冠目录,列六十九个标题,其中“桃园结义”分两段。八万八千余字。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故事从司马仲相梦入阴司,判韩信、彭越、英布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朝天下始,至诸葛亮病殁、三国俱灭、司马氏称帝止。已具《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并带有民间传说的色彩。抽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文辞虽鄙陋简率,但张飞等人的形象已颇为生动。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娇女诗

娇女诗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父母一段矜惜,笔端言外,可见可思。”(同上)此诗是左思一首著名诗篇,描写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象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的《骄儿诗》等,都是学习这首诗创作而成的。

史传三编

史传三编

《史传三编》是清人朱轼和蔡世远主持编纂的《历代名儒传》、《历代名臣传》和《历代循吏传》的合称。成书于雍正七年(1729)。这部书辑录了自汉至元名儒8人、名臣22人、循吏119人,有传有论。这部书的问世和传世,为研究中国历史人物和中国历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成于雍正六年(1728)。时《明史》尚未成书,故所录至元而止。 《名儒传》由李清植撰,上起田何、伏生、申公诸人,中及董仲舒,韩愈渚人,于宋则胡瑗、孙复诸人,共八十九人。《名臣传》由张江等撰,所列凡一百八十人,续编又三十九人。《循吏传》由张福昶撰,所列一百二十一人。全书由朱轼裁定, 蔡世远参加商榷。 前有朱,蔡总序二篇,又三编各有专序。以阐扬理学为宗旨,颇欠赅备。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

一卷,唐般若斫羯罗译。毗沙门天王之供养仪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