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外史集
作者:张雨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 (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 (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等所称道。“雨诗文豪迈洒落,体格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生平诗文,曾手录成帙,但未及刊版,不传。明成化间,姚绶购得其稿。嘉靖间,陈应符始厘为三卷,校雠付刊。附有刘基所作墓志,姚绶所作小传。崇祯中,常熟毛晋复取马程闵元衢所录辑诗,为补遗三卷。附以同时酬赠之作。毛晋又与甥冯武搜得雨集外诗若干首,续刊于后。即今《四库全书》本。另有明末虞山志氏汲古阁刊元人十种诗本。元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初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句曲外史贞后先生诗集》,共五卷。
张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别本韩文考异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 (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外别为卷帙,不便寻览,于是重编此书。书中分析考异之文,散入本集各句之下。又采洪兴祖《年谱辨证》、樊汝霜《年谱注》等。附于各篇之末。盖伯大改朱子之旧第,嗣后坊贾又改伯大之旧第,已全失去原来面目。即卷首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凡例十二条者,勘验其文,亦王伯大重编之凡例,非朱子考异之凡例。流俗相传,执此为朱子之本,实在是一误再误。有明正统刊本、明万历高安、朱吾弼刊本、明新安朱崇沐刊本、宋绍定癸巳大字刊本、小字麻沙本、中字本、元日新堂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欧阳文忠公全集
153卷,《附录》5卷,宋欧阳修撰。此为周必大所编定,然必大原序又称郡人孙谦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旧本,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相编校,起绍熙辛亥,迄庆元庚辰,则是非三异独校,亦非必大自辑,与振孙所言俱不合。包括《居士集》50卷(为欧阳修自定)、《外集》25卷、《易童子问》3卷、《外制集》3卷、《内制集》8卷、《归田录》2卷、《诗话》1卷、《长短句》3卷等。该集有宋刊大字本、北宋吉州公使库刊本、元周益公刊本、明天顺辛巳程氏刊本、明天顺壬午刊本、弘治壬子刊本、正德壬申刊本、嘉靖丁酉刊本、嘉靖庚申何迁刊本、康熙曾弘校刊本、乾隆间裔孙世和重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妆钿铲传
清代白话长篇寓言小说。四卷二十四回。题“昆仑褦襶道人著,松月道士批点”,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现仅存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藏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枭鬼雄魂》排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充金山下三纲村,有一个弓长两。父亲叫弓伯子,诨名“夹榆头”,是个土财主。因继承了祖传的妆钿铲(寓指庄田产)一把,积有万贯家财。长两五、六岁时,被苦海钻云洞丢清祖师看见,说他有“一了精光之缘”。长两七、八岁时,父亲想叫他读书,但又舍不得化钱请先生,只得搭读他人学馆,书也难读,终于废学在家。日月如梭,长两已十七、八岁,父亲替他娶妻完婚。未及一年,父母相继去世。因无人管束,就不安守本分、不务正业,将家产败尽,妆钿铲也慢慢地锈坏。转眼又是二、三年,那日长两闷坐厅房胡思乱想,动了跳出红尘修真了道的念头。于是打点行李,也不告诉妻子,带着妆钿铲悄悄访道去了。
春秋识小录
九卷。清程廷祚撰。此书为考证《春秋》经传之职官,地名、人名之作。凡《职官考略》五卷,《地名辨异》三卷,《人名辨异》三卷。《职官考略》首为数国共有之官,次为一国特有之官,皆分列排纂。凡与《周礼》异同者,一一根据注疏为之辨正,颇为精核。末有《晋军政始末表》,序晋军八变之制,并详列将佐之名,又以御戎、戎右附表于后,相当完整。《地名辨异》首为地同而名异,次为地异而名同,末附《晋书地理志证今》,因为杜预注《左传》,用的是晋代地名。《人名辨异》自一人二名至一人八名者,皆汇列而分注,大致与后蜀冯继先《春秋名号归一图》互有出入。此书以归类考证为主,简洁是其特色,无烦琐考证,间亦有所发明。如《春秋职官考略》卷上“司城”条云:“春秋宋无司空而有司城,所谓以武公废司空。”认为司城为宋独有之官,但哀公七年《传》有曹伯阳使公孙强为司城以听政之记载,程氏据此云:“司城,宋官,曹不应有。盖曹后衰弱,奉宋之政令已久,其见灭于宋宜矣。”现存《艺海珠尘》本、傅氏刻本、《金陵丛书》本等。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二十二卷,唐道宣疏并序,宋元照记,日本禅龙合会并序,日本慧光序,三籍合观,排科于冠上。释南山之业疏者。
供养仪式
一卷,著者不详。据大日经以记供养之法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