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集

作者:王鏊
震泽集

明代诗文别集。王鏊(字济之)著。初刻于嘉靖间,署名《震泽先生集》,凡36卷。前有嘉靖十五年(1536)霍韬序。《四库全书》即以此为底本著录。万历年间,王氏三槐堂重新刻印,署名《王文恪公集》,并附《鹃音》1卷,《白社诗草》1卷。集前朱国桢序云:“《震泽先生集》年深漫漶,而先生之曾孙闻溪公(王禹声)清风伟节,异世同符,亦著有《鹃音》、《白社》二稿,存笥未刊。玄孙文学永熙、及经辈,合梓于家塾。”《广理学备考》收有《王守溪集》,为王集的选本。四库馆臣评其文说:“鏊以制义名一代,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读八比,即无不知有王守溪者。然其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盖有明盛时,虽为时文者亦必研索六籍,泛览百氏,以培其根柢,而穷其波澜。鏊困顿名场,老乃得遇,其泽于古者已深,故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也。”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评其诗文说:“文以修洁为工,规摹韩、王,颇有矩法。诗不专法唐人,在北宋梅圣俞(尧臣)、南宋范至能(成大)之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其诗文的特点。

猜你喜欢的书

曲阜集

曲阜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卷,《内制》50卷,《外制》30卷,与《行状》不同。明永乐十年(1412)其后裔曾刊行《奏议》。清康熙中,裔孙曾俨等取所存奏议,加上诏、制、碑、表等逸篇,编成《曲阜集》,前3卷诗文,后1卷附录。奏议如《乞复转对》、《宣仁皇后受册》、《百官上寿》、《救韩维》、《缴王规外任》等篇并存集中,为史所称述。制诰亦渊懿温纯,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此本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曾思孔刻本,胡思敬作校记,列入《豫章丛书》,亦分4卷,卷1、2为奏议23篇,卷3为诏、制、表、启32篇,卷4为碑、记、序、墓志铭、祭文、论10篇,诗16首。另有《曲阜集补》,清陆心源辑,收入《群书校补》之中。

顺治太原府志

顺治太原府志

四卷。无名氏撰。清顺治十一年(1654)本。全书九类,分为:城池、公署、学校、职官、名宦、选举、人物、诗文、灾祥。此书实为承续关廷访万历刊本而作,承袭旧志书的体例和章法。记事始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止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职官类下,载有顺治十一年(1654)事,如“王显祚,直隶曲周县人,举人,顺治十一年任。”由此可见此志所续,如其刊刻时间,应为顺治十一年后。

增补武林旧事

增补武林旧事

地理杂志。明朱廷焕辑。八卷。廷焕字中白,山东单县人。崇祯进士,官工部主事、大名知府。朱氏于崇祯间司理杭州,遂采《西湖志》、《鹤林玉露》、《容斋随笔》、《辍耕录》及《癸辛杂识》诸书增补《旧事》,七万余字。所增睿藻、恩泽、开、故都宫殿、湖产、灾异六类,一百五十四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讥其妄增湖产、灾异诸类,与周氏本意不符。但为一地掌故文献,犹具较大参考价值。有崇祯十年(1637)刻本。清康熙间重刻本及乾隆四十二年(1777)汪日菼夙夜斋刻本。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资参考。

续吴先贤赞

续吴先贤赞

十五卷。明刘凤(生卒不详)撰。刘凤,字子威,长洲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续吴先贤赞》收明代吴地先贤,各为之作论赞。六卷以前不分门类,序中称“节义”以上不为题目,七卷以下分为节义、死事、孝友,儒林、文学、隐逸、艺事、道术、寄寓十类。该论赞与刘凤其他著述一样,文字晦涩,行文诘屈难懂,且前六卷与后卷,体例不一。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一卷,日本禅证题记,编号二一六二。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

全一卷。元代沙啰巴译。乃属密教白伞盖佛顶法之经典。又称白伞盖陀罗尼经、白伞盖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白伞盖佛顶之陀罗尼及其功德。又本经之类本有真智等译之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