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文集

作者:罗从彦
豫章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17卷。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曹道振序称:“郡人许源堂刻其遗集五卷,近得邑人吴绍宗稿,厘为一十三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凡一十八卷。”一般著录本书时,不计入1卷年谱,所以都称为17卷。《四库全书》辑入明代成化间张泰重刻本,此书卷1为经解,但有目无文,卷2至卷9为《遵尧录》,卷10为《二程先生语录》,卷11、卷12为杂著,卷13为诗,卷14至卷16为有关作者生平著作的资料,卷17为外集,则录其生平交游所作祭文、书信等。卷首列张泰序及作者年谱,书后附谢鸾跋。北京图书馆除藏有明张泰刻本,尚有明成化年间冯孜刻本、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罗应斗刻本、明元季恭刻本等。清代康熙间张伯行重编《罗豫章先生文集》10卷,仅录作者诗文,卷首载张伯行、明代柯潜、宋代欧阳佑序,《宋史》本传及作者年谱。作者传世之作多为经世致用、传道讲学的学术著作,诗仅20余首,且多带有浓重的道学气息。

罗从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十七世纪的剑道家,四百年前的传奇人物;他,十七岁前杀戮无数,二十一岁立志修行,后与六十六位高手比武皆获全胜,最终参悟了「剑禅合一」的至高境界。这一境界引导他在岩流岛的比武中,面对小次郎的高超剑法和力道,凭着精神之剑取得最后胜利,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 本书以日本战国初期的这段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宫本武藏在乱世的历史舞台上,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强健,手提孤剑,漂泊天涯,寻求「剑禅合一」之真谛的曲折历程。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天之卷和元明之卷七个部分,叙述了日本战国背景下武藏波澜壮阔的一生。 宫本武藏,为迷茫中的你我提供修炼己身之道,寻找跨越障碍迈向成熟的凝练人生。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

《国学讲义》是一部收录了太炎先生1913年~1396年间,于北平、上海、苏州三地开展的国学讲演纪要,内容涉及国学概论、国学派别、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内容,充分梳理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传承脉络。其中,书中收录的先生关于对白话与文言之关系、读经史儒之利弊等问题的探讨文字,更将对生活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的我们,对重读经典的我们,有深深地启发。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托名吕洞宾撰。以《老子》为根本,结合道教内丹学知识研究钟吕内丹道。《道德经释义》虽是托名吕祖而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钟吕内丹思想价值是同一时期其他托名吕祖而著的文本所不可比拟的,虽为乩降之本,但是,其思想融合了道教钟吕内丹思想相关的思想,不同于其他版本中只以道教内丹学来泛泛解老。因此,通过钟吕内丹思想来研究《道德经释义》中的相关内丹思想无疑对在明清时期的大的社会背景环境下而产生的尊吕重仙的信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

灵宝天尊说蚕娥是玄名真人化身,劝人信敬、精养,以求富贵。

前汉刘家太子传

前汉刘家太子传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全文共有甲、乙、丙三卷,但都已首尾残缺。1899年发掘于甘肃敦煌千佛洞石室。原文1卷。又题《刘家太子变》。附有西王母赠桃、宋玉荐友、郑简公作书“举烛”、汉哀帝断袖4则故事,内容与正文无关,有人认为颇似后来“说话”中的“入话”。《前汉刘家太子传》叙写汉朝帝位被王莽篡夺,太子隐逃到南阳。南阳有一张老,其子夜梦太子前来,便按梦中指示接太子来家,假充养子。朝廷悬赏捉拿,太子逃出城外,口中含7粒粳米,并含竹简以呼吸,藏在土中7天7夜得以逃脱。后经耕夫指点,去昆仑山太白星处,得其言教,遂兴兵恢复汉家帝业。此作品被录入王重民等编辑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结社集会律

结社集会律

清朝末年颁布的一项单行的行政法规。该法是清末社会大变动的情况下,清政府为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而制颁的。《结社集会律》颁布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初九日,计三十五条。该律规定,严禁“秘密结社”,对“各省会党”要严行惩办,并给“政事结社”、“政论集会”、“整列游行”设立了各种苛刻条件及违律罚则。如第十九、二十条规定:“无论何种结社,若民政部或本省督抚及巡警道、局、地方官,为维持公安起见,饬令解散或令暂时停办,应即遵照办理;无论何种集会或整列游行,巡警或地方官署为维持公安起见,得量加限禁或饬令解散”。故清政府的这一《结社集会律》,基本精神是抵制日益高涨的民主主义思潮和不断深入的民主革命运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