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窗余稿
作者:甘复
元代诗文别集。1卷。甘复撰。《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刘宪序(《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均无此序)。本集共有文50篇,诗18首(《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只15首)。卷末有明成化十九年赵琥跋。据序跋,可知本集是据甘复手写本刊刻。 甘复手写本原藏于同邑赵氏家中,赵琥得自祖父石蒲先生,由赵琥的友人张敬先建议,刊行于明成化年间。《四库全书总目》评《山窗余稿》说:“虽零篇断简,所剩无多,而诗格文笔一一高洁,疑复当日自择其最得意者手录此帙,篇篇率有可观,转胜于珠矶杂陈,务盈卷帙,徒供覆瓿者矣。”此论极为确当,所谓“余稿”,应当是删余之稿。本集主要版本,有影写明成化刊本(黄丕烈旧藏),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金侃抄本,《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
甘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闺墨萃珍
古代女子文书合集
金匮要略论注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徐彬将古代著名医学典籍《金匮要略》整理编次为二十四卷 (原书分三卷)。每卷列一种病证,在原文之下分列“注曰”、“论曰”,以明要旨。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且颇重实际,故为医家称道。该书有光绪五年 (1879)扫叶山房藏版刊本,1937年上海书局据此印行。
太清金液神丹经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道教义枢》所引《金液经》“达观兼忘,同归于玄”,见于本书序中。应是六朝时道经。今陈国符先生以《经》中歌诀用韵情况,考为卷上及卷中部分为西汉末东汉初古经。经中内容,序文首述“达观兼忘,同归于玄”等义理。序注中谈服食行气、炼丹守一等摄生之道。正文述作丹之法,包括作六一泥制土釜,密封、日期,祭受之法,泥涂及涂雄黄雌黄精法、涂霜雪法、烧炼金液还丹、服丹法等。卷下还记扶南、西图、典逊、杜薄、大秦、月支、安息等20余国的方位及丹砂物产。是继《黄帝九鼎神丹经》的又一部外丹名著,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宝贵资料。
大六壬管辂神书
论身命
支干传课作提纲,先审安身无所伤。事业一身经历处,存亡隐见莫胡详。
凡看课,皆以干为主。干者,我也。其干支课传上神皆我之用,有以首课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支起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干之阴神起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支之阴神起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初传末传作先归支为终身经历者,皆以生干、比干为上吉;若干克干支传用上神,为次吉,是安身无所伤也。此为上吉之数也。若干支上神、传用上神,或克害刑冲破干,是我身无所安著,以至绝嗣败家,灾讼丧命,终身无成,下等之数也。若占功名,则以克我者为官,又从贵论,不在此项也。
梅妃传
《梅妃传》一卷,唐、宋史志未见著录,出自《说郛》卷三十八,未著录作者。《唐人说荟》定为唐·曹邺作,实不足信。但篇末有“唯叶少蕴与予得之”的话,则知作者为宋人。按,叶梦得(1077—1184),字少蕴,号石林,苏州吴人。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及第,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宋室南渡后,为江东安抚大使、拜崇信军节度使。著作丰富。有《石林总集》一百卷等多种。那么,作者与叶梦得有关系,或许即叶托辞实自作也未可知。叙写唐玄宗与梅妃情事。梅妃其人不见史传,唐人笔记中亦未见称引。小说以江妃(采蘋)转托,初颇得玄宗宠幸,及杨太真入宫,见嫉失宠,仍与玄宗暗叙旧情。杨贵妃死后,玄宗回京,梅妃不知所终。后发尸于太液池旁梅树下,玄宗自制诔文以妃礼葬之。
靖海纪事
军事史料书。清初施琅撰。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随郑芝龙降清,康熙间任水师提督,率兵出征台湾。是书系其出征台湾及善后处理诸事的奏疏、告示、祭文以及官方嘉奖文等汇编。凡二卷,共39篇,皆按时序编次。记述了作者出征筹划、澎湖之役、平台湾之留弃、钱粮征收,以及有关清初东南沿海迁界之事等。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刊本、《台湾文献丛刊》本、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王铎全校注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