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一角
作者:周作人章节列表
升序↑卷二桑下丛谈
- 一 小引
- 二 越言释
- 三 越谚
- 四 绍兴少鱼
- 五 绍兴城门
- 六 东昌坊
- 七 芡与莲
- 八 烧鹅
- 九 杨梅
- 一〇 越王峥
- 一一 李越缦诗
- 一二 飞升
- 一三 陶方琯
- 一四 南园记
- 一五 若耶谿
- 一六 东昌坊薛五
- 一七 踏桨船
- 一八 蕉轩摭录
- 一九 松花粉
- 二〇 独脚魈
- 二一 梅树牌坊
- 二二 陈念二
- 二三 溺鬼
- 二四 古今俗语
- 二五 糊鱼
- 二六 素火腿
- 二七 吴越语相同
- 二八 莫元英
- 二九 门档灰
- 三〇 鸣榔
- 三一 越中金石记
- 三二 王见大本梦忆
- 三三 春波桥
- 三四 龙虎瓦
- 三五 南齐造象拓本
- 三六 沈桐生
- 三七 冯黔夫
- 三八 叶柳亭
- 三九 陶七彪
- 四〇 杨花
- 四一 骑猫狗
- 四二 胡小二
- 四三 左腴周氏刻本
- 四四 王止轩藏书印
卷三看书偶记
- 一 小引
- 二 张皇亲胡同
- 三 记杨妃脚
- 四 诗话
- 五 读字书
- 六 背书
- 七 轩语
- 八 钥匙牌
- 九 文字蒙求
- 一〇 张芑堂逸事
- 一一 变鬼人
- 一二 戊戌奏稿
- 一三 金冬心题记
- 一四 列仙传
- 一五 倒悬求长生
- 一六 秃头
- 一七 带皮羊肉
- 一八 扬州画舫录
- 一九 教童子法
- 二〇 玩具
- 二一 印书纸
- 二二 毛诗多识
- 二三 蟋蟀之类
- 二四 翁鞋
- 二五 紫幢轩诗
- 二六 西斋偶得
- 二七 三千威仪
- 二八 千百年眼
- 二九 疑耀
- 三〇 北风集
- 三一 天咫偶闻
- 三二 寒灯小话
- 三三 儿女英雄传
- 三四 品花宝鉴
- 三五 香祖笔记
- 三六 扪烛脞存
- 三七 分类诗话
- 三八 古诗里的女人
- 三九 多岁堂古诗存
- 四〇 李朴园
- 四一 钱竹汀论轮回
- 四二 乌里雅苏台
- 四三 唐晏
- 四四 旗人著述
- 四五 大谷山堂集
- 四六 野园诗稿
- 四七 癯鸥戏墨
- 四八 刘备曹操
- 四九 冷红轩集
- 五〇 六祖真身
- 五一 扶桑两月记
- 五二 学海谈龙
- 五三 稗海纪游
- 五四 林和靖集
- 五五 天津文钞
- 五六 四史疑年录
- 五七 卷地皮
- 五八 宝竹坡
- 五九 金陵游记
- 六〇 左庵词话
- 六一 思痛记
卷四看书余记
- 一 读东山谈苑
- 二 读大学中庸
- 三 读经律异相
- 四 读柳崖外编
- 五 读云仙散录
- 六 题藤阴杂记
- 七 读孔子集语
- 八 题乡言解颐
- 九 题会稽三赋
- 一〇 题十种古逸书
- 一一 读眉山诗案广证
- 一二 题王氏刻荛圃藏书题识续录
- 一三 读解脱集
- 一四 题古槐书屋制笺
- 一五 读养和轩随笔
- 一六 读陶庐五忆
- 一七 题阮盦笔记
- 一八 记海瑞印文
- 一九 读泊宅编
- 二〇 白石诗词题记
- 二一 题四奇合璧
- 二二 读小柴桑諵諵录
- 二三 读南阜山人诗集
- 二四 读毛诗草木疏
- 二五 读舒艺室随笔
- 二六 记嫁鼠词
- 二七 读黄生义府
- 二八 记爱窝窝
- 二九 记盐豆
- 三〇 题谋野集删
- 三一 读带经堂诗话
- 三二 读李氏见物
- 三三 桥
- 三四 题留我相庵诗草
- 三五 思元斋续集
- 三六 曲成图谱
- 三七 凌厚堂
- 三八 孟心史
- 三九 黄晦闻
- 四〇 沮江随笔
- 四一 题影印琵琶记
- 四二 尔雅义疏杨氏刊本
- 四三 文章缘起
- 四四 唐才子传
- 四五 迷藏一哂
- 四六 柳如是事辑
- 四七 竹人录
- 四八 和陶诗
- 四九 谪麟堂遗集
- 五〇 恒言录
- 五一 列仙图赞
- 五二 樵隐集
- 五三 憩亭杂俎
- 五四 二十七松堂集
- 五五 栖云阁诗
- 五六 清诗初集
- 五七 印人传
- 五八 陈授衣诗
猜你喜欢的书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撰。倪谦,字克让。上元 (今江苏南京) 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 (1449) 出使朝鲜。景泰元年 (1450) 归国。后预修 《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年 (1459)主北闱试,被斥有弊,谪戍开平。成化元年 (1465)复入史局。寻授南礼部侍郎,以言官劾而致仕。不久复职,进尚书。卒后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著有 《朝鲜纪事》。据李东阳序称,倪谦著有《玉堂稿》一百卷、《上谷稿》八卷、《归田稿》四十二卷、《南宫稿》二十卷。又有奉使朝鲜之作为 《辽海编》,别行于世。此本凡三十二卷。其中赋辞、琴搡、古今体诗、诗余十一卷,颂、赞、表、笺、箴、铭一卷,文二十卷。盖倪谦所自编,于生平著作,仅为六分之一。“三杨”台阁之体,至弘、正之间极弊盛,几乎万喙一音。倪谦当明盛之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虽体近 “三杨”而无末流之失。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亦彬彬然自成一家。其诗虽多为题画之作,但善于铺陈,劲健拔俗,尤以七古为最佳。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另有 《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题为 《倪文僖公集》 (三十卷、补遗一卷)。
少广补遗
一卷。清陈世仁(1676—1722)撰。陈世仁字元之,号焕吾,浙江海宁人,系陈訏的族侄,好学工为文,精晓算学。康熙五十四年 (1715)以进士入翰林后,即回乡不仕。《少广补遗》专论垛积之术,视垛积为少广,实为幂级数求和之法。其时杨辉、朱世杰等宋元算术湮没无闻,垛积术无人研治,作者独辟蹊径,自立名称,多有发明。清阮元在 《畴人传》称赞“世仁详人之所不详,其用心有足尚已。”全书共七节,三十七个垛积公式,可归为平尖、立尖、倍尖、方尖、再乘尖、抽奇平尖、抽偶平尖、抽偶立尖、抽奇立尖、抽奇偶方尖、抽偶再乘尖、抽奇再乘尖等十二类。其中如“抽偶方尖准立尖”: 1+ (1+9)+ (1+9+25)+···+[1+9+25+···+(2n-1)²]=1/3{n²(n+1)²-1/2n(n+1)}等为前人所未述。陈世仁的工作在我国级数研究方面占有一定地位。在十九世纪,“幂和公式”经董祐诚、屈曾发、汪莱、李善兰等人研究得到重大发展。该书无刊本,仅有《四库》本。另有抄本分藏于李俨 (现已捐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图书馆和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处。
文子缵义 [四库本]
对《文子》加以注释讲解的道家著作。《四部备要》本,12卷。另有《道藏》本。南宋杜道坚撰。坚字南谷,当涂(今属安徽)人,武康(今浙江德清)计筹山升玄观道士。据清纪昀、陆锡熊、任大椿校书序言考证,道坚为南宋理宗时(1225—1264)人。因其所居计筹山有文子故迹,故注其书。所采诸家之说,不标姓名,但题曰旧注。坚自为说者,则题为缵义以别之。所录旧注及自注均以讲述大义为主,列于一段之后,而文字训诂较少。自元以来,传本颇稀,《永乐大典》尚载其文。其《精诚》、《符言》、《上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义》七篇首尾完备。《道原》、《十守》、《道德》、《上仁》、《上礼》五篇原本失载。《四部备要》本前七篇原文注文俱存,后五篇只载原文,无注文。书前有牟牟巘所撰《文子缵义原序》,及《四库全书》馆臣纪昀等人上奏的校书记。《道藏》本,12篇注俱全。
金刚决疑
亦称《金刚经决疑》。佛典注疏。明德清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在前言中称,《金刚经》“解者极多,都不合佛意。独西域天亲菩萨以二十七疑分经极是”。故本书注解“先出疑在本文(指经文)之前,节节按迹而破之。忘言领悟,自得其宗”。全书列三十二疑。据作者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所撰《刻金刚决疑题辞》记载,本书有多种刻本。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梵网经古迹记
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处、机根、藏摄、翻译、宗趣、题名、本文等七门。注释书有文集十卷(睿尊)、纲义十卷(清算)、补妄钞十卷(定泉)等。本书系参照智顗、法藏、义寂等诸疏,而别立一家之见。对净土之依用智顗菩萨戒义疏而言,本书自昔即为律、真言、法相等宗所重。
诃利帝母真言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鬼子母之修法。



![文子缵义 [四库本]](/d/file/books/f4cd387589df04eecf20659b8aa2a01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