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附集

作者: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集

《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所以就不自量其浅陋,和排印,装订的草率,急于出版的罢。这里重承好几位朋友的帮助,使这集子能够迅速付印。又蒙内山先生给予便利,得以销行,谨当深深表示谢意的。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许广平记。

猜你喜欢的书

将相遇托付给别离

将相遇托付给别离

收录了曼殊大师绝大部分原创作品,包括诗、小说、杂著、书札等,是苏曼殊文学因缘全纪录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

地方志。清陈友松初辑,陈淑均总纂,李祺生续辑。八卷。友松事迹不详。淑均,福建晋江人。嘉庆举人,曾任噶玛兰仰山书院讲席。祺生,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道光生员。是志道光十二年完成初稿,二十年(1840)最后成书。噶玛兰设厅始自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初无厅志。1831年(道光十一年)陈淑均始纂该志,次年粗成志稿10卷。经过删繁补缺,于1840年改订为凡八卷,分十二纲,一百二十余目。卷首有序、例言、引用书目及图。卷一封域,卷二规制、职官、赋役,卷三礼制、礼典、风教, 卷四学校、武备,卷五风俗,卷六物产,卷七、八杂识。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分〈仙派〉及〈钟吕二仙庆诞仪〉两部分。〈仙派〉列举从内丹派教祖至陈致虚之传承谱系。以「太极先天老子」为教祖,谓其世世显化,在周朝降生为李耳,亦即「后圣玄元太上老子」。太上为东华帝君之师,从东华帝君经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等人代代相承,传至陈致虚。〈钟吕二仙庆诞仪〉列举奉请祖师之法事科仪及贺表,送神文等。所请祖师有太上老君以下得道仙师尹喜、河上公、安期生、马呜生、阴长生、徐从事、魏伯阳、葛仙公、许真君等人;又有东华帝君以下全真道五祖七真,南宗张紫阳至白玉蟾等五祖;以及陈致虚先师宋德方至赵友钦、刘谷云等人。由此可见元代全真道与钟吕南宗合流之概况。陈致虚实兼承二派之代表人物。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孙真人即唐代名医孙思邈,「妙应真人」乃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加封孙思邈的尊号。《新唐书‧艺文志》与《通志‧艺术略》均着录,并题作「《幽传福寿论》一卷」,即此书。《宋史‧艺文志》题作《九幽福寿论》一卷。明代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则题作《福寿论》,其注云:「与《灵信经旨》同卷。唐太古妙应孙真人述」。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论文分析祸福寿夭之因缘,认为福寿乃积善所致,不可以非分而求得;祸夭乃积不善所致,自作孽而天亡之。又称:「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鬼神盖不能为人之祸,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又说:「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因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亦有贫贱饥冻曝露其尸不葬者,心不吉之人也,德不足是以贫焉,心不足是以死焉。天虽然不煞自取其毙也。」全篇主旨在劝人行善施财以求福寿。

给孩子讲中国历史故事

给孩子讲中国历史故事

本书是中国古代及部分近代史的简略本,撰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九四九年前,上海新中国书局、沪江图书社等机构曾多次出版,广受读者欢迎。叙述了从上古尧舜时代到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的故事。本书共有39篇故事,每一篇都选取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或流传广泛的重大事件,并配有近百张孩子爱不释手的精致插图,是孩童读史的入门书。

台湾郑氏始末

台湾郑氏始末

清沈云撰,沈垚注,凡六卷。该书根据清江日昇《台湾纪事本末》49篇,并参考他书,删订而成。该书叙述郑芝龙自明天启初年起兵,至其子郑成功攻克台湾,以及曾孙郑克塽降清期间的史实。其中有些史事的年月与实际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