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外史集

作者:郑真
荥阳外史集

明代诗文别集。100卷。郑真撰。郑真是元代学者郑觉民(字以道)之子,明代洪武四年(1371)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早年与宋濂齐名,但一生偃蹇,名位不显,其集流传很少。《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将其编入别集类,但《四库全书》本是残本,仅存70卷,此外并未见到其他完整的版本,所以这70卷残本亦颇足珍贵,曾影印收入《四库珍本丛书初集》。卷首及卷1-6原缺,卷7-13为记,卷14-20缺,卷21-30为序,卷31-32缺,卷33-43为书、说、题跋杂识等各体文,卷44缺,卷45-57为碑铭、传、铭等各体文,卷58-59缺,卷60-68为表、策题等各体文,卷68-86缺,卷87-96为各体诗,卷97为“同年录”,卷98为“濠梁录”,卷99为“进牌录”,卷100为“归程录”。除所缺各卷,行文中仍有缺失。《四库全书总目》评本集:“今观所作,虽不能与濂(指宋濂)并惊词坛,而义有根柢,词有轨度,与濂实可并肩。未可以名位之升沉,定文章之优劣也。”

郑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云村集

云村集

明代诗文别集。许相卿(字伯台)著。是集嘉靖间刻本,其稿为许相卿所自定,凡14卷,原题:“浙浒蹇翁许相卿著,门生董榖、吴遵校。”前有许相卿自序,后有许闻造跋。《四库全书总目》因其本为许相卿所自定,故著录此刻本。此外,万历年间,其哲嗣据钱氏所藏稿重编而梓行,署名《黄门集》,凡12卷,附录1卷。两本相较,此本尽管卷帙较少,但实际上比14卷本诗文为多,而且,嘉靖刻本误字,此本也均已改正。此本虽晚出,实比嘉靖刻本完善,不知四库馆臣何以摈弃不用。《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自题绝句有曰:云村病老语多咙,造次诗成绝宋腔。还溯开元论风格,拾遗坛上树旌幢。’盖自以为所学为未足,欲进而求之唐人也。今观其诗,大体近体居多,五言有大历之调,七言出入于陈师道、陈与义间,可谓自知之审矣。章疏切实,杂文体裁雅洁,亦多有道之言,无明季士大夫求名若渴之习,殆笃实君子欤。”陈田《明诗纪事》也认为:“云村以直谏名,乞归后,入西村诗老小瀛社,又为孙太初(一元)置鹤田,可称好事,诗格不甚高,而人品既超,自无俗韵。"

三字经

三字经

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一说是宋末区适子编撰。明、清时陆续有所补充,计1140字。它是我国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著名的一种,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三字经》全用三言,三字一句,或三字倍数成一句。结构严谨,押韵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因之书中许多名言警句,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字经》内容极为丰富,从论述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开首后,依次叙述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子书、历代史事、最后列举历代奋兴勤学、显亲扬名者,启人效法。全书全用三言,开三言蒙学书先例。

唐诗选

唐诗选

唐诗选注本。今人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初版,后曾重印。茂元祖父为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有《韩昌黎文集校注》。茂元承家学,精熟唐诗文,曾有论文多篇,结为《晚照楼论文集》。此书虽为选本,实凝聚数十年读诗心得,贯穿以对唐诗史的系统认识,具有相当学术性。全书选唐诗人一百十五家,诗五百馀首,大抵承初盛中晚四唐说,推重盛唐诗,强调气格、音调、韵致、神采,但能兼顾初唐、元和、晚唐诸派乃至二三流作者,故选目颇具特色。作者小传与注释常有发明与新见,尤为精粹。以其出版较早,曾一度风靡。重印本对选目、传、注均有所修订。

鹤月瑶笙

鹤月瑶笙

散曲别集。明周履靖著。四卷。卷一“霞外清音”,皆为道词;卷二“闲云逸调”,写幽栖穴隐,闲云野鹤的生活;卷三“鸳湖渔唱”,写渔家水上生活之乐;卷四“梅里樵唱”,写采樵山木之趣,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未必皆写实。又每卷十套,多为南曲,间有南北合套者。每套曲后各缀七绝一首。吕天成《曲品》评周履靖:“著述俱侈,吟咏颇饶。放乎葛天、无怀,解乎《南华》、《道德》,”指的当主要是其散曲。此集初收入周履靖编《夷门广牍》丛书,万历间刊本。卢前《饮虹簃所刻曲》收入此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散曲聚珍》亦收。

清穆宗实录选辑

清穆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一七二面一○三、二○○字)系选自「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同治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八六一~七四)所见有关台湾之大事,一为戴潮春事变,二为福州设厂造船,三为教案与安平事件(又称樟脑事件),四为英、德(布)人合谋侵垦大南澳事件,五为日兵侵犯琅峤事件。「戴变」发生于同治初年,为清季台湾动乱最大之事件;历时三年有余,较已往各次重大事变之持续为久。在戴潮春起事之前,正值内地太平天国势力扩展至浙江之时,曾募台勇援浙;迨变乱形成之后;又有「各营台勇闻变,不无内顾,诚恐别生事端」之困惑。因在军事指挥上,每将两事联系,不能截然划分。因对此一事件所选范围,颇见广泛。自咸豊年间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及北京条约之后,允许台湾开埠通商与传教;教案与樟脑事件以及侵垦大南澳事件,均受上述条约之影响所成。日兵侵犯琅峤事件,为二十年后日本据台之渐,亦为光绪初叶积极筹防之契机;福建设厂造船,即与后此筹办台防有关。因此,本书所见除「戴变」外,几均与通商、筹防等所谓「洋务」聊为一起。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一卷,日本禅证题记,编号二一六二。